APP下载

走过75发展历程的NIKKOR 光影传奇

2009-09-02

数码世界 2009年2期
关键词:尼康画幅镜片

厚重的宇航服让简单的合焦操作变得异常困难,但当David Scott在取景框里看到逐渐清晰的登月车和美国国旗时,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飞溅起来的灰石迷住了战地记者James Bibby的眼睛,他紧握手中的相机,没有丝毫畏惧,Steve McOurry只花了大约5分钟拍摄那位阿富汗少女,而这幅照片的影响力却长达24年;每次同酗酒的父亲吵架之后,JaSka Raatikainen总喜欢抱着相机,静坐在Bodom湖边。

在这些不同国籍、不同姓氏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背后,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名字一一NIKKOR。一缕缕光线,被NIKKOR收纳成一幅幅照片,它们穿越时间、超越语言,将那些关于和平、生活与爱的片段,永驻在人们的心田。

源自创业情节的严谨

追溯NIKKOR的历史,要从更早一点的1917年说起。日本几家光学与玻璃制作所的员工因为同样的梦想走到了一起,一家相对完善的光学仪器制造企业由此成立,命名为NipponKoqaKu KK,(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尼康前身)。成立之初,企业聘请了8名德国专家作为指导顾问,同时,一批日本技师被派驻到德国进修学习,了解当时业界领先的光学技术。

NIKKOR镜头并非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最早作品。三支口径分别为5cm、7.5cm、10cm的反射式望远镜于1921年相继推出,成为这家日后叱咤光学领域九十余年品牌的产业开端。早期,摄影镜头只是尼康庞大的光学制品阵营中的一个小分支,其涉足的领域还包括望远镜、潜望镜、测距仪等。创业时期打下的基础,为尼康日后的产品发展和品牌树立,起到深远的影响。首先,浓重的德国色彩为企业营造出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文化氛围。在日德人员的相互交流同时,尼康也从德国引入了先进的全套玻璃加工、研磨以及光学制造设备。而就其产品而言,当时多为政府订购,所以,尼康的品质管理,从一开始就站在很高的位置上。谈及NIKKOR镜头75年来长盛不衰的成功秘诀,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肥田一久表示,最大的优势在于光学方面的技术积淀。从镜头的镜片选材、设计开发到制作完成,尼康具备一套完善的体系。此外,自有的玻璃制造公司也是尼康的重要财富,可以制造出最优秀的玻璃原材料。

NIKKOR的世界第一

75年的发展历程中,NIKKOR不光为使用者提供了性能卓越的镜头产品,更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很多当年NIKKOR的创新技术,现已成为镜头制造领域的指标性特性。

近距矫正系统(CRC)是NlKKOR在对焦领域内的一项重要革新,它实现了一种“浮动镜片”的设计概念,合焦过程中,每个镜组都可以独立的移动,这样,即能够保证在近距离的拍摄情况下,依然获得优良的成像表现。

非球面(ASP)镜片最早配置在1968年投产的OP FisheVe—Nikkor 10mm f/5.6上,它有助于消除彗形像差和另外一些镜头色差问题,在广角镜头的变形情况上尤为有用。此外,在镜组设计时采用非球面镜片,还可实现镜头的小型化,现今这一类型的镜片已经被众多的光学品牌广泛应用。

超低色散(ED)玻璃的发明,体现了NIKKOR在基础光学制造领域内的超凡实力。曾经,为了矫正长焦镜头的色差问题,必须使用具备特殊色散特性的物质如氟化钙结晶,但这种物质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常会使镜片的折射率产生偏差而影响合焦。于是,一种全新类型的玻璃——超低色散玻璃被研制出来,它消除了氟化钙玻璃的弊端,此外还拥有更佳的成像优越性。

散焦影像控制技术(DC)是NlKKOR献给人像摄影师的礼物。通过转动镜头的DC环,使用者可以控制前景及后景的虚化程度,首支搭载这一技术的镜头AF DC-Nikkor 135mmf/2S于1991年问世,至今亦只有NIKKOR镜头可以提供此项功能。

基于浮动镜组的光学防抖(VR)技术,同样由NlKKOR缔造。1994年,尼康袖珍相机Zoom-Touch 105 VR搭载的33-105mmNIKKOR变焦镜头中,首次装备了用于补偿持机手震的浮动镜组。2000年,第一支搭载VR机能的NIKKOR可交换镜头上市销售,2005年,VR技术演进至第二代。

纳米结晶涂层(Nano CrystaI Coat)早期应用于尼康分步重复系统半导体制造设备,这种涂层拥有纳米级的超精细结晶颗粒,能够消除各种波长的内部镜片反射,更可有效消除常见于广角镜头成像中的鬼影和眩光现象。第一支拥有纳米结晶涂层的NlKKOR镜头发售于2005年,现在更被广泛应用于NIKKOR专业系列产品之中。

潜入水底、翔入太空

“始终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是我们坚持的信念”,肥田一久说到这里时显得轻松儒雅,但我们深知这句话背后的压力与责任。

美国太空总署(NASA)恐怕是尼康庞大用户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器材的可靠性自不用说,独一无二的应用环境还对产品的操控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一定制版Nikkor 35mmf/1.4、Nikkor 50mmf/1.2的对焦环、光圈环上长出了独特的手柄,即便宇航员穿戴着厚厚的手套,依然可以进行精准的控制。

水下摄影器材领域有很多品牌涉足,但推出可更换镜头结构的水下相机,只有尼康一家一特别设计的NlKKOR系列镜头,在这一系统的构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上市于1963年的首支水下摄影镜头W Nikkor 35mm f/2.5或许是NlKKOR镜头群中,产品生命周期最长的型号,至今它仍在配合着NiKONOSV水下相机销售。而伴随着自动对焦水下单反相机NIKONOS RS的问世,NlKKOR水下摄影镜头也全面进入到AF时代。为了满足水下摄影师的多样化需求,变焦,微距,鱼眼等多规格镜头型号相继发布。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将蓝色巨人拉出泥潭、让大象跳起华尔兹,这让旧M前总裁LouisGerstner一举成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高级经理人之一。就在Louis Gerstner忙于写作的2001年,NikonCOOLPlX775上市销售,“在当年美国圣诞节期间,它跃居销售排行榜首位,给正在美国工作的我留下深刻印象”,即便今天谈起,肥田一久仍对这款自己最钟爱的尼康数码相机颇有兴趣,

与COOLPlX系列的欣欣向荣相比,尼康D系列数码单反此时遇到了一些阻力、老对手佳能在2002年公布了首款35mm全画幅数码单反机型,而尼康则迟迟没有交出一份让支持者满意的答卷。D×画幅,成为用户的唯一选择、AF-S DX Zoom Nikkor 12-24mm f/4G IF-ED及AF-S DX Zoom Nikkor 17-55mm f/2.8GlF-ED这两支高规格NIKKOR镜头的发布是对全画幅盲目崇拜者的最好回应,而随着AF—SDX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GlF-ED这支高倍变焦镜头的正式销售,让人们感受到了更多DX画幅的独特魅力。

尼康于35mm全画幅数码单反领域内的爆发,更离不开NIKKOR镜头支持、两记漂亮的组合拳,帮助尼康迅速摘取了DSLR产业王者的桂冠——与拥有高速连拍特性Nikon D3所对应的,是AF-SNikkor400mmf/2.8GEDVR、AF-S Nikkor 500mm f/4G ED VR、AF-SNikkor600mmf/4G EDVR这三支新开发的长焦镜头,它们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帮助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2450万超高像素NiKOn D3X的目标用户群包括商业摄影师,2008年发布的三支PC,E NIKKOR透视控制镜头,正是他们进行建筑、静物摄影时需要的。

猜你喜欢

尼康画幅镜片
1000人数据大调查
小画幅已死?
镜片外的星光
尼康与ASML、蔡司达成12亿元赔偿协议 以解决专利诉讼
尼康新款全画幅微单相机
画幅长留天地间
隐形眼镜
尼康Df相机专用快门按钮AR—11
尼康发布正式版“捕影工匠”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