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声音特征辨析研究

2009-09-01

人民音乐 2009年8期
关键词:音响效果技术手段琵琶

张 弩

从演奏声学角度看,音乐的运行,本质上是演奏、演唱者让乐器(包括嗓音)发出带有不同声音特征的音响,从而让听者产生情感反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演奏技法是乐器发声的手段,而演奏者能否用听觉辨析自己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却是保证音乐表现力的关键。琵琶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其表现音乐的过程亦然。

今日琵琶,在古代秦汉至隋唐的一段时期里,是各种弹拨乐器的总称或泛称。琵琶两字最早见于史载的是东汉刘熙的《释名》:“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①由此可鉴,琵琶的命名是由两种不同运动方向的拨弦而来的,“批”、“把”二字各对应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两种最为常用的演奏技法“弹”和“挑”了。就以其中的“弹”为例,一般认为,“弹”就是右手从右向左拨动琴弦发声,但是在这个拨弦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以下的各种疑问了。如:这个“弹”我们到底想要使乐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一旦确定了这个声音的目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演奏技术手段弹奏出这个“声音”呢?当我们做出了这个“弹”的技术动作后,又凭借什么来确定这个“弹”就是我们想要的“弹”呢?以小见大,在没有搞清楚上述问题之前,如果只是单纯从演奏动作层面来分析琵琶的各种演奏技法和技术动作的话,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如果说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的话,我相信大家也会同样认为,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既然是听觉艺术,那么在学习和演奏乐器中,也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专业音乐院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视唱练耳”课,就是专门为训练学生对于音乐诸元素的听辨能力而设定的。琵琶进入我国的专业音乐院校教学体系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现阶段的琵琶演奏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没有专门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各种琵琶演奏声音特征差异的细微听觉分辨能力;第二:在教授演奏技术时,单纯教授演奏技法,没有明确演奏技术手段与声音特征之间的关联,更无系统化地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术手段使琵琶发出不同的声音特征;第三: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不同声音特征的音响效果来诠释琵琶音乐作品的理念。

由此,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学生在演奏音乐作品时的声音音响变化略显单一。笔者不禁有过这样的疑虑,如果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只是注重培养学生在演奏中仅仅使用这些较为单一的音响来诠释音乐的话,是否过于片面呢?如果所有的琵琶作品均使用同一类音响效果,是否不能深入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呢?即便在诠释同一首音乐作品时,由于其中表现的音乐形象、情感、画面均带有一定的差异,单一的音响势必也不能完全展示出这些因素呢?例如:传统作品《春江花月夜》中是一幅江南四月、月夜泛舟的诗画,所以演奏音色整体委婉、甜美;而传统武曲《十面埋伏》为听众展现的则是气势磅礴的历史战争场面,那么其演奏音色之刚劲也是必然的了。即便是同一种演奏技法,由于描绘音乐的立意不同,必然在演奏声音特征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就前面的例子来说,同样是演奏技法“长轮”,在声音特征上,《春江花月夜》大多以轮速偏慢、音色柔和、音量适中为宜,而《十面埋伏》却需要大量使用轮速较快、音色刚烈、音量较强的长轮。即便是在诠释同一首音乐作品时,如《霸王卸甲》前半部分对于战争场面描绘时,长轮的声音特征与《十面埋伏》十分相近,而后半部“楚歌”、“别姬”两段音乐,轮速忽然转缓,音色浓重、凄凉,从而深深地勾勒出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之情。由此可见,每一种琵琶的演奏技法在为了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及情感时,必然要产生一定的声音特征变化,而这种声音特征的变化,也为我们诠释琵琶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许多琵琶演奏者(尤其是学生),当需要演奏一首作品时,往往只是单纯按照乐谱上的标记弹奏出相应的演奏技法,但并未对这个演奏技法的声音特征有过详细入微的推敲。笔者就曾经对比了近十个不同演奏家所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大部分演奏家并没有充分地运用演奏音色的变化。例如,在第一段中mi、re、dol这三个音,见谱例:

乐谱中标注是使用“轮”的演奏技法,绝大部分的琵琶演奏者一般均会使用常态“轮”的声音特征来弹奏此句,乍一听好像演奏的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分析演奏声音特征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由于常态“轮”采用中等轮速,所以听觉上可以感受到是五个较为明显的带有固定节奏律动的音点,形成了“mi、mi、re、re、dol”的音型;第二,常态“轮”的触弦位置在24品至复手之间1/2处,声音特点是音色明亮;第三,常态“轮”的拨弦用锋为中锋(亦称:正锋)音色特点也是明亮;第四,常态“轮”的指甲经过弦速度较快,其音色特点为偏刚;第五,常态“轮”的拨弦方向与面板平行,其音色特点为明亮。

现在,我们将以上的五种声音特征结果整合起来(五个音点+明亮+明亮+偏刚+明亮),所得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音响效果:明亮、偏刚性的五个连续音点。此种声音用于表达“花、月、夜”的意境就略显不足了。然而,在王范地先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中,充分地利用变化丰富的声音特征,描绘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使听者产生无限的遐思。同样是mi、re、dol 三个音的演奏,为表现“月、夜”的意境,王先生从乐队版的《春江花月夜》中得到启示,演奏此乐句时,以“轮”的技法来模仿箫声。箫的声音特征为线状;音色幽暗、浑厚、柔和、连绵。下面,笔者具体分析一下使用了哪些演奏技术手段来实现这种声音特征,最终达到所想要表现的音乐意境。

第一,采取较快的轮速,从而使声音线性化,不再产生明显的音点效果;第二,触弦位置改变为“中”位(即16之24品之间),使音色变得幽暗;第三,拨弦用锋改变为下偏锋,使音色变得较浑厚;第四,指甲经过弦速度改变为较慢,使音色变得柔和;第五,拨弦的方向改变为斜上45度,因此拨弦的形态也变为滑拨,使音色变得柔和。

通过利用以上几种改变演奏声音特征的技术手段,最终将mi、re、dol三个音诠释出来。现在,我们再将以上这五种经过改变后的声音特征结果整合起来(音线+幽暗+浑厚+柔和),所得到的这个声音已经非常接近使用箫来吹奏此三音的声音音响效果了。王范地先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六种改变琵琶右手演奏音色的手段。②

第一,改变触弦(拨弦)的部位;第二,改变拨弦的方向;第三,改变指甲经过弦的速度;第四,改变指甲拨弦的用锋;第五,改变拨弦时指甲入弦的深浅;第六,改变动作的部位。

近年来,笔者就这六种手段中的两种(动作部位、拨弦用锋)进行了音乐声学的实证研究,通过使用声音频谱测量软件的分析,已经证实了这两种演奏音色变化手段的存在。

到了此时,我们又将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琵琶可以做出如此丰富的音响效果,大家为什么依旧“不为所动”呢?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每当我为学生单独放王范地先生的录音后,学生好像都不能听出此句中带有的声音特征变化,这时我不禁会问自己,难道学生们的听觉都出了问题?随即,我又将多个演奏版本中这一乐句的录音逐个放给学生听,这时绝大部分学生就能够分辨出各个版本的演奏声音特征之间存在差异了,不过学生们的答案依旧停留在“快慢、强弱”之间的对比,此时笔者就会提醒他们“音”是带有四种属性的(音高、音长、音量、音色),而在这个“轮”中,各个演奏版本除了“强弱、快慢”外,音色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呢?听过这句话,学生们都会要求我多次重放錄音。同时,我观察他们在聆听音乐时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聚精会神”。经过数次甚至是数十次的回放,学生们往往都会较为细致、准确地描述出他们所听到的各种声音特征的变化了,而且几乎都会饶有兴趣地向我请教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才能做到这些声音特征变化。

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所以分辨不出这些细致的声音特征差异,并不是他们本体听觉出了问题,而是专业教师在演奏技术的教学中,没有以声音为核心,没有为学生明确“所有乐器的演奏技法只有一个最终目的,那就是使乐器发出具有不同声音特征的音响效果”这个理念。就如同射箭运动员根本不知道目标在何处一样,技术动作练得再纯熟也会显得毫无用处。

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构想:

第一,明确演奏琵琶的目的——“以音乐为核心”;第二,明确琵琶的各种演奏技法和技术手段均是为了实现某种具体的声音音响效果;第三,以指导学生大量、细致地对比聆听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录音为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不同琵琶演奏声音特征的分辨能力,从而建立和加强学生内心对这些声音特征的记忆水平;第四,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基础,系统地为学生讲解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改变演奏声音特征;第五,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前辈演奏家的某一具体演奏版本(注:不是单纯演奏乐谱,而是对照录音完全继承音乐中的所有元素),有重点地教授学生前辈演奏家是如何使用各种琵琶演奏声音特征来表达音乐中所包涵的情感、形象、画面等诸多元素的,从而也会使学生不断积累诠释音乐作品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第六,当学生已经经过以上五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且已具备良好的声音特征分辨能力、大量的音响记忆积累、系统的演奏技术变化控制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审美素养后,可以让其按照分析、设计、修改并尝试演奏的步骤,自主地诠释一首音乐作品,从而锻炼其独立诠释音乐的能力。

当然,实现以上的构想还需要广大琵琶工作者付出极大的努力。首先,需要专业教师通过大量细致地聆听、分析,总结出前辈演奏家如何合理地使用各种琵琶演奏声音特征来诠释音乐作品的方法与手段;其次,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和科学研究最终总结出琵琶演奏技术手段与声音特征之间的各种关联因素,并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再次,结合演奏实例与理论分析,建立一套具有可行性、系统性、阶段性、综合性的琵琶教学理论体系。

①庄永平《琵琶手册》?眼M?演,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②王范地《琵琶演奏技术及教学的基础理论》[J],《中国音乐》 1983年第3期

张弩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技术手段琵琶
数字音乐即时性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试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试论音响效果在舞台综合演出中的作用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