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释放抑或重塑
2009-08-31刘进
刘 进
为杜绝少数不良商贩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国家质检总局正以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以及实施家电下乡的农村地区为监管重点,采取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
滞销假冒品“回收站”?
伴随着家电产品大下乡,不少家电企业把大量过时的库存产品投入到农村登场,把农村当成了消化库存的最主要消费群体。
与此同时,“山寨”产品也不甘落后,山寨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大肆涌入农村市场,演变成“送祸下乡”。
在北京上科华联商厦采访时,销售员向记者反映,一些农民消费者被打着家电下乡旗号的不法商贩欺诈,购买的却是山寨电器,发票也是假的。
有识之士认为,政府招标时可以把农村市场准入门槛设置得高一些。
4月12日,美菱向社会郑重承诺:美菱家电下乡冰箱在国家“三包”法律条款的基础上,主要零部件免费保修1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认为,这体现了一个企业社会公民的责任感,给整个家电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
北京信素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市场研究总监王永锋指出,在渠道方面,一个乡镇居然有几十家经营家电产品门店,而经营的品牌更为杂乱,由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竞争,低价格产品往往是个体户的首选,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从售前到售后基本上没有保障,往往是个体修理铺承担售后服务,农村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和品片牌意识。
在家电下乡盛宴面前,政府监管如何不缺位?
为杜绝少数不良商贩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次真好”、“以假冒真”的行为,国家质检总局正以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以及实施家电下乡的农村地区为监管重点,采取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除了加强对中标企业的巡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责令召回不合格产品,限期整改。各地质监部门建立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质量档案,将中标企业产品质量监督信息录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网。对两次监督检查产品质量安全性项目不合格以及故意违法的企业列入黑名单,报告当地政府,依法查处,吊销许可证或3c认证证书。
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时跟踪了解家电下乡相关政策要求。
招投标悬疑
5月14日,新一轮全国版的家电下乡招投标结果甫一揭晓,面对名牌企业大获全胜的中标结果,一种质疑之声再次出现:家电下乡招标程序是否有必要,“还不如把省下来的钱用于补贴农民”。
“竞投标只是一个形式,走走过场。”一些参与竞标的中小企业多有怨言。
这些中小企业认为,下乡家电采取招标方式确定,自然使得家电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特别是中标多类产品的企业明显受益。一些原本依存于农村市场、具备一定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破产。由于利益驱动,下乡家电招标环节也容易滋生腐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此前曾公开炮轰竞投标,称家电下乡根本不需要政府招标程序,既不要指定品牌和型号,也不要指定价格,而是直接交给市场调节,让农民购买任何一款产品都可获得政府补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农民朋友如今对家电产品更看重的是价廉实惠。
“农村居民消费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价格异常的敏感,农民们不是不需要名牌,在价格与名牌之间,农民们首先选择的是实惠。不要怪农民不识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强调,“招标时应该让那些价低而实惠的企业多中标,这些是农民所真正需求的。要考虑农民的真正需求以及农村特殊的居住环境。”
专家提醒,政府招标容易出现权力寻租。如此大规模的家电下乡活动,可拉动近1.6万亿元的消费,其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分配。而目前实行的政府招标、逐层拨款、财政补贴的家电下乡模式,有导致管理权力寻租的可能。同时,不排除一些财政困难的乡镇存在截留或者挪用家电下乡补贴的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分析认为,在流通领域进行招标之后,家电生产厂家需要额外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应对各个省市的流通企业项目招标,使得中标产品的销售成本增加,而且农民消费者可购买中标产品的渠道终端数量也减少了,因此,渠道招标这个环节颇显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