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2009-08-31骆芙蓉陆旺金房三虎梁慧玲黎小青
骆芙蓉 陆旺金 房三虎 梁慧玲 黎小青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与日剧增。环境和氛围的压力迫使在校大学生设法在各方面充实自己,其中在知识方面,他们渴求自己具备多种领域广泛知识,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辅修和双学位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辅修和双学位的概述
辅修和双学位教育是一项新生事物,还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阶段。所谓辅修,就是由高等学校自行组织,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以自愿选课方式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依据修读的辅修学分申请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而双学位则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或适当延长),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学习了另一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要求后可同时获得另外一个学科的学士学位。双学位不仅存在于本科,而且逐渐出现在硕士、博士层次。
实施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挖掘学习潜力,在校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面,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事实证明,辅修和双学位模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对某学院2005、2006、2007级修读辅修和双学位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70份调查问卷,收回50份有效问卷。从50份有效问卷来看,90%的同学认为,通过辅修或双学位的学习,知识面拓宽了,眼界开阔了,促进了本专业的学习,而且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但是通过调查,笔者也看到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还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院系对辅修和双学位这种教学模式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院系对其所开设的专业缺乏深入地宣传和介绍。导致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时,不知所措,盲目从众。宣传不够,从侧面反映出院系对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重视不够。重视不够必将导致对辅修和双学位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改革和完善,从而违背了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初衷。二是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设辅修、双学位的院系对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同学缺乏指导。辅修、双学位的开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指导(报名前和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有的学生选择专业随大流,修读后才发现没有兴趣,于是中途放弃。有的学生虽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专业,但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指导,学习起来很困难,最后也放弃。数据显示:2005、2006、2007级三个年级中放弃辅修、双学位学习的总人数已达19人,占最初修读辅修、双学位总人数(70人)的27%。三是教学管理不完善。表现在:各种教学通知不及时,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监督,不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等。
三、辅修和双学位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加大辅修和双学位的宣传力度
1.网站宣传
院系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功能,在网站上开辟辅修和双学位版块。宣传辅修和双学位定义、特点、发展潜力,介绍报读辅修、双学位的申请资格、流程、学分计算。另外,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院系还应在网站上公布其所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修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招生人数、教学计划、所设课程、教材选用、师资配备、考核方法等信息。院系不妨尝试建立互动空间,收集学生对辅修和双学位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院系网站的宣传作用,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了解辅修和双学位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辅修和双学位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辅修和双学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专业讲座
在辅修和双学位报名前期,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院系组织各专业教授开设几次专业讲座,介绍专业特点、优势、现状、发展前景及就业情况等。通过专业讲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开设的专业,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讲座的时间安排一般提前一周分别在学校、院系网站上公布。
(二)加强学生报名前和学习中的指导
在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中,指导很关键。而科学化指导更是实施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的有效机制,减少学生修读的盲目性,有效预防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中途放弃的现象出现。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合理调整和安排学习,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科研活动等奠定基础。
1.报名前指导
为了宣传辅修和双学位的教育理念以及申报、修读要求等,在辅修和双学位报名之前,各院系有必要召开包括主管本科教学院长、本科生、辅导员及负责双学位和辅修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务员等在内的双学位和辅修指导大会。召开指导大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双学位和辅修的有关管理规定、修读要求和修读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困难等情况,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今后的学业。
学生所在院系的班主任,应注意加强对班上准备修读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学生的指导。首先要对他们预警,告知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将面临休息和娱乐时间减少、功课重、要经历诸多的考试等等。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专业和兴趣确定是否有修读辅修和双学位的必要。第二,班主任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双学位专业。并适当引导学生科学组合两个专业,既要避免跨度太大,造成学艺不精;又要避免交叉太小,拓宽不够。还要引导学生考虑修读的专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利,能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
2.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院系应配备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或辅导员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避免急功近利,对辅修或双学位的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关注学生修读辅修或双学位的学习情况,经常与学生所在学院保持联系,了解其主修专业的学习情况。要设法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境。指导学生处理好主修与辅修或双学位学习的关系,处理好攻读辅修专业或双学位和考研等学习的关系。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主修专业为主,不断调整辅修专业或双学位的学习计划,以便顺利完成辅修专业或双学位的学习。
担任辅修和双学位的授课老师也应多抽时间对修读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的同学进行指导。尤其对那些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薄弱的同学,授课老师应多加关注。比如:给学生推荐专业相关的参考书和课件,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等。理想的双学位专业教育应该是与主修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融合的、一体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因此授课教师从这个角度出发指导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学科间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效、适当地指导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辅修、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价值也就达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三)加强辅修、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
1.利用QQ群,有效进行辅修和双学位日常教学管理
由于修读辅修和双学位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院系,具有分散、不易召集的特点,而辅修和双学位教学和管理上有许多信息需要及时通知学生,这时QQ群就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利用QQ群发布各种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教务员利用QQ群即时发布各种通知和教学信息,能确保各种教学管理信息及时传播,大大提高了日常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2.利用QQ群,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腾讯公司的群空间服务,提供了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交流方式。有效地利用这些交流方式,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课后找老师困难的现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就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解答。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辅修和双学位的教学工作。
3.加强辅修和双学位教学质量监督和过程管理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辅修和双学位的教学效果,制约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制约着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院系应不定期组织修读辅修和双学位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态度、授课方法、授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从而促进教师责任心的加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建立院系领导、同行听课制度,全方位保证辅修和双学位的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辅修和双学位教学过程的管理,如严格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安排落实情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督,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场纪律,加强学生考勤等。只有保证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地提高,才能真正达到实施辅修和双学位本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新庄,倪师军,郭科.双学位本科生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27-30.
[2]叶双,曾志新.多渠道共享教学资源——辅修及双学位模式案例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0-33.
[3]王红玲.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69-70.
[4]施美华,瞿斌.高校第二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探索[J].纺织教育,2008(3):19-22.
[5]朱秀娟.高校第二专业教育的反思与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8(3):56-60.
[6]丁善耘.对我国高校第二专业现状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2-164.
[7]刘华东,郝志杰.双学位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4(4):31-34.
[8]赖国松,邹涌.新时期高校系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9-81.
[9]吕小艳,韦红桦.办好辅修专业之我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0(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