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在家乡浦东
2009-08-31唐国良
唐国良
1888年1月15日出生于浦东高桥的杜月笙,是一位对浦东地区近代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人物。海上“闻人”杜月笙的身上,有不少污点,他曾受到过蒋介石的拉拢和利用,帮助干过很多坏事,但对民族、对人民也做过有益的事。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杜月笙成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解放前夕党的最高领导专门制定了争取杜的工作方针,还安排潘汉年、乔冠华专程赴香港造访杜宅。杜月笙在家乡浦东的经历、轶事,公开出版的《杜月笙传》,除了写杜在高桥的少年生活以及盛况空前、热闹非凡的杜家祠堂--落成典礼外,其它的内容极少提及。为摸清情况,笔者翻阅了大量有关杜月笙的史料,多次走访高桥地区的长者,数次实地调研保护完好的杜氏藏书楼(杜家祠堂),也采访过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现把杜月笙在家乡浦东的往事略举大概,以供更多的人士有所了解。
修建海塘,创办医院,支持办学
长期生活在帮会中的杜月笙,形成了“三碗面”的处世特点,讲究“情面、场面、体面”。受江湖义气的感染,他乐于助人,出手大方,家乡观念强,凡事“不能丢人”,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
为解决家乡缺医少药看病难的问题,杜于1931年7月出资在高桥镇创办时疫医院,设病床8张。同年10月改称济群医院。1935年,济群医院迁往高东杜家祠堂左侧平房,床位扩充到40张,有医护员工14人。1937年8月抗战爆发后医院停办。抗战胜利后,恢复后的济群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第七医院。1949年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该院,改称为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并从杜家祠堂迁往高桥镇。杜月笙除了创办济群医院外,也曾主持过浦东医院(现为东方医院)。浦东医院创办于1920年,由实业家、社会名流陈桂春、虞洽卿、王一亭、朱葆三、朱福田等集资筹建。1932年1月杜月笙任浦东同乡会理事长后,改浦东医院为“浦东同乡会附设浦东医院”。医院成立管理委员会,杜任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日常经费由同乡会资助。改名后的浦东医院规模有所扩大,设床位30张,工作人员14人,成为浦东沿江地区最大的医院。除此之外,杜利用杜家祠堂的房子创建了“正始小学”,招收当地子弟上学,还在浦东中学担任了相当长时间的董事长。1946年他参与创建了高桥中学,并资助创办了其他学校。
修建海塘,是杜月笙在浦东做的另一件好事。高桥地处长江人海口,沿海筑有漫长的海塘,浦东人称之为“命塘”、“保命塘”,可这些海塘长期失修。1931年8月发生特大潮灾,多处海塘被冲毁,损失惨重。为此,杜月笙、黄炎培、穆藕初等与水利专家20多人,集体讨论护塘问题。为筹集经费,杜月笙一方面“向上海市俞代市长呈文”,要求“迅赐照拨工务局请领修塘经费,督饬赶速兴工,以慰民望”;与此同时,杜把社会各界为其祝寿的礼金悉数捐出,用来修筑浦东石塘。1930年,杜月笙出资修建了一条起自高桥王新街,往东南方向直通高东陆家堰杜家祠堂的道路,取名杜高路。道路全长5里余,宽6尺多,修成后大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
创办浦东银行,创建浦东同乡会
1843年上海开埠。浦西发展迅速,逐步形成近代都市城区,然而一江之隔的浦东发展仍相当缓慢,尤其金融机构长期处于空白。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28年3月,杜月笙参与集资在浦东杨思镇(现为三林镇)创办了浦东地区的第一家银行——浦东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为浦东银行),该行在浦西市区设有分行。1931年,总行从杨思桥迁至泗泾路1号,杜开始任银行董事长,先后增设赖义渡(民间又叫“烂泥渡”)、周家渡、周浦镇(属南汇县)等分行。1931年,浦东银行曾发行过面值为100枚铜元的铜元票。该票正面花框上端印有“上海浦东”四字,底下亦有“上海浦东”四字。该铜元票最初作为发放码头搬运工人工资之用,后陆续流入市场。
浦东同乡会创建于1932年1月。此会前身为浦东同人会,由浦东一批新型士绅李平书等于1905年创立。1931年8月,经杜月笙、黄炎培、穆藕初、王一亭等上海滩社会名流酝酿,于1932年1月改组成立浦东同乡会。浦东同乡会是近代上海最有影响的两大同乡会(另一个为宁波同乡会)之一,入会者近2万。同乡会以联络情谊、交换知识、对同乡力谋互助、对家乡共图发展为宗旨,对早期浦东的开发,做了不少实际工作。如修建铁路、开发交通、改进农村、创办报纸、兴修水利、赈济慈善等。1932年杜就任浦东同乡会理事长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地建造同乡会会馆。经磋商,以22.88万银元在爱多亚路(今延安路)买下地皮一块。又先后募捐筹款近百万银元,于1936年建成了上海滩上少有、高八层的同乡会会馆——浦东大厦。由于杜月笙在建造会馆筹措资金中带了头,捐款最多,因而筹建委员会决定将大厦内最大的厅命名为“杜厅”。而浦东话乡音中,“杜”和“大”(du)为同音,称最大的厅为“杜厅”,让杜脸上有光。
抗战中杜月笙在浦东二三事
抗战之前,杜月笙由于在上海滩“闻人”中捐款赈济最多,故被推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会长为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蒋梦麟)。“七·七”事变后,浦东同乡会领袖杜月笙、黄炎培、穆藕初担任了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执委,杜月笙和黄炎培还被推为主席团成员,成为抗敌后援会主要人物。杜月笙又担任筹募会主任委员。现把杜月笙在抗战中与浦东有联系的一些事情略作介绍。
1、把浦东同乡会会馆浦东大厦用作上海抗日救亡活动的主要场所。如:有500余团体参加的上海抗敌后援会的5次重要会议,在浦东大厦召开;上海市救济委员会总办事处、上海市教育界救亡协会、洪兴协会战时工作委员会等设在浦东大厦三楼;上海市学生战时服务团、上海市作家救亡协会、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等设在大厦五楼;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樊仲云任总编辑的《救亡日报》也设在楼内。除此之外,1938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职委在浦东大厦组织了三期现代知识讲座,每期3个月,学员800余人。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参加了新四军,有的加入上海近郊的抗日游击队。
2、亲赴抗战前线,慰劳守军将士。“八·一三”事变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淞沪会战。当杜月笙筹集了一批急需的军需物质,派人送往第3战区司令部时,接待的冯玉祥司令说:“杜先生有爱国心,请转达我的问候。并请杜先生去慰问浦东战场的张发奎部队。”第二天下午,杜月笙带着自费1万银元购买的一辆装甲车(也有资料称装甲汽车)及5车慰劳品,前往地处浦东的淞沪会战右翼作战军司令部,向张发奎司令移交慰问品,慰劳守军将士。
3、组织救护运输,收容救济难民。淞沪会战一开始,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的名义,联合各团体成立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同时组建救护队10个、急救队13个、救护院24所。杜月笙领导的救护运输医疗工作,曾救护了大批抗日受伤的军民。10个救护队中,第六、第九、第十3个救护队安排在浦东地区。据有关资料记载,这3个队仅1937年9月16日至9月30日半个月内,就救回伤兵622人,伤民186人。1937年8月23日,日机空袭罗店镇,有4名救护队员牺牲,杜月笙、蒋梦麟等为他们立了高5.65米的“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一座,此碑现尚在罗店中学内。
组织救护运输的同时,杜月笙领导的抗敌后援会大力组织对难民的收容、救济。由于上海市救济委员会总办事处设在浦东大厦,浦东同乡会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同乡会先后设立的12个收容所中,有2个设在浦东的周浦和杨思,并在沿江的周家渡、白莲泾、塘桥、老白渡、赖义渡、洋泾设6个发米站,以解决难民的当务之急。
4、掩护新四军地下交通线“51号兵站”。1937年上海沦陷后,杜月笙秘密撤离上海,但杜公馆总管万墨林(浦东高东人,浦东同乡会理事,其母为杜月笙姑母)留守上海,万在杜月笙的领导下搜集情报、转运物质、协助军统惩恶除奸。在协助新四军建立的数条地下交通线(电影中称“51号兵站”)中,有一条建在杜月笙、万墨林的家乡高桥、高东地区,因而被称为浦东地区的“51号兵站”。在杜月笙门生的掩护下,通过这条交通线为新四军安全运送了大量军用物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桥地区“51号兵站”“小老大”中就有王申甫、赵树华、徐家善三位贡献突出的党外人士,经中共川沙县委统战部报请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批准为受人尊敬的政协专员。其中王申甫至今身体健康,与家人欢度幸福的晚年。
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出走香港。蒋介石为防止他投向人民,多次派人游说邀他赴台,杜以染病推拒。后蒋发现杜欲回大陆,布置特工潜入香港欲以暗杀,杜因惊惧而中风。1951年8月16日杜弥留之际对妻子说:“把我的尸骨带回上海,葬在浦东高桥老家。”希望叶落归根,这是传奇人物杜月笙最后一次提到家乡浦东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