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个主要方面 推进安全有效管理
2009-08-31柳健康
柳健康
今年上半年,我省的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但如何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事故及其损失,仍是决定企业兴衰和长远发展、维护社会大众利益的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有效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事故及其损失?从找个人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体会来说,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抓住三个关键内容
安全管理尽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要确保其有效性,必须首先抓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措施”这三个关键内容。
安全意识的养成和不断强化。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行为上的不作为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生產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坚持安全教育和知识培训相结合,事故分析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长期熏陶与培养习惯相结合,促进员工从“要我安全”上升到“我要安全”。
安全技能的学习和提升。掌握安全技能是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基本条件。企业必须把对员工安全技能的培训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针对性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各类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确保发生紧急突发情况时能有效应对,有效改变总用血的事故教训来完善规程制度的被动局面。
安全措施的完善与落实。制订安全措施是为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采取的举措与行动。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生了466起较大的事故,死亡1847人。国家对7起特大事故的366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然而,重特大事故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绝大部分事故是由于安全防范措施没能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对于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个根本问题,要坚决杜绝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防范设施不完善的现象,防患于未然。
做好三项工作研究
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深入到基层一线,面向生产实际,在行为的引导和制度的规范等方面开展工作研究,从专业角度推进安全管理。
研究如何提高安全现场检查的有效性。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达到消除隐患,增强防范的目的。富有成效的安全检查,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带着思考和问题去检查,有效促进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提高。
研究如何切实把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本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设备状况等实际情况,把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融入到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现场管理以及安全检查等具体要求中去。
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一线员工的安全行为。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在提高管理技巧上动脑筋想办法。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的过程中,要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对被检查者做到“三问一指导”。一问为什么这样做,二问错在什么地方,三问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整改,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帮助基层单位和岗位员工完善措施、校正操作,从而真正达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
确保三类人员参与
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还必须努力确保三类人员参与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主动深入生产现场,针对具体实际,从专业角度引导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教会他们娴熟应用危险源辨识技能,才能避免因安全技能欠缺而发生安全事故。
确保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要真正把危险源点认识清楚,除了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也要在辨识过程中,用相关专业知识去培训一线员工,促进安全技能水平的提升。
确保班组员工参与。班组员工是操作生产装置、进行工艺过程控制的直接参与者,必须要让班组人员真正参加到整个工作过程中来。我们贵州分公司高度重视生产一线员工参与危险源点辨识,从基层班组到车间、分厂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危险源辨识交流,努力推进从“事后诸葛亮,事后算总账”的传统安全管理向“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现代安全管理转变,从而真正做到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