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固树立歌词创作的精品意识

2009-08-31曾祖标

词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精品创作质量

曾祖标

形式像歌词,内容也像歌词,这是一种传统的抒写;形式上不像歌词,但实质却是歌词,这是带有先锋意义的抒写;而面目像歌词,灵魂却不像歌词,这是最糟糕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些都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命题,即作品的质量。所以,每当我翻阅词刊词报和收到的歌词集,总觉得不解渴,原因就是精品佳作太少,其提供的艺术力量难以支撑厚厚的页码。而次品、废品、舶来品,雷同的、空洞的、浅薄的篇什不请自到,秋风扫落叶一样飘来。面对歌唱艺术的盛景,面对广大读者和听众的期待,对于歌词的质量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如果分析其原因,这与词作者急功近利、心绪浮躁不无关系。

其一,歌词观发生了倾斜一些作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没有长期作战的思想。总以为歌词通俗易懂、篇幅短小、便于操作,不需要多少学养也能驾驭。这就仅看到“易”的一面,没有看到“难”的一面、本质的一面。因而对歌词缺乏敬畏之心,小视了歌词这门艺术。一些作者未能摸透歌词艺术的脾气、习惯,仓促上阵,急于求成,下笔后临纸踌躇,章法凌乱,难免处于失语状态。一些作者不懂把歌词放到文学的大环境中考量、置于音乐的制高点体察,无法从宏观至微观,从历史到现实上作双向把握。而是就歌词写歌词,仅仅围绕歌词打转转,造成思想稀薄,诗意匮乏,可唱性差,难以突破与创新。更有一些作者不是把歌词当成一种公众的艺术,而当成了渲泄私欲私情的工具。因此,作品中缺失了大众共享特征的艺术空间,而以个人的、自私的对人的社会性的消解,取代了对公众的“人”的审美情趣。由于其创作乏善可陈,那些平庸之作自然很快淡出了读者的视线。

其二,不能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一些作者以为只要勤写多写,一定会碰上好作品。于是像印刷照片一样不断地把词稿写出来、投出去,其结果是数量的标高覆盖了质量的底色。这无异于创作上的赌博,即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撞大运上,显然是以量取胜的心理在作祟。我们必须明白,歌词创作毕竟与摄影不同,搞摄影只要有好的相机及设备,勤跑多拍,在几百张照片中准能挑出几张有质量的。歌词创作更不是生产砖坯。砖坯可以通过机器不停地压制出来,歌词却无法这样生产。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歌词创作是一种复杂的文学思维活动,从来不以数量论英雄,而以质量打天下。所以“勤”不一定能补“拙”。尽管创作中的勤奋精神必须大力提倡,但作者必须强烈地意识到,歌词创作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作者激动过的生活,并将这种生活通过审美创造来实现艺术效果。在日常创作中,激动人心的生活不是无限地存在,不可能天天光顾笔端,灵魂的火花需要一定条件才能点燃,它有一个厚积薄发的酝酿过程。何况,一个人的文思有快有慢,生活有通有塞。我们只能在文意成熟时挥毫抒怀,而在文思潜伏时搁笔寻找。

诗词是艺术要求最高的妙语,心思不灵巧实在不必勉强去写。硬做或批量制造的东西,只会被人厌弃。对此,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只有通过心灵并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品才成其艺术品。”可见,创作除了“勤”之外,还需要讲究“巧”,讲究科学,遵循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

实践证明,歌词能否写得好,无不同作者的修养与性情有关。如果多写、勤写就能解决问题,那么凡是会写字的人,都可望成为作家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对此,我们的词作者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宁愿少写少发,也要在质量上狠下功夫。

其三,受金钱的驱使

有关报刊常常刊登征集市歌、县歌、校歌、厂歌或其他行业歌曲的广告。入围作品皆发奖金,头名“状元”更是高达数万元。于是,你写我写大家写,一窝峰去追赶“孔方兄”。征歌单位这一招真灵,一个月之内便收到应征作品上千件。

作为一名词作者应该冷静地思考,你对这个地方的情况到底了解多少?你能写出令当地官员及几十万市民满意的市歌吗?发烫的钞票确实充满诱惑力,但你盲目地写,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四,受功利左右

一些社会团体经常组织参赛评奖活动,参赛人员除交作品外,还得交足评审费。有的作者为了日后评职称,获得一张荣誉证书,也就乐意参加。主办方呢,只要参赛人交足铜板,你要金奖则颁发金奖,你要银奖就颁给银奖,保证你满载而归。本来,搞些评奖活动,有利于激发创作热情,是一件好事。但这样的做法,似乎成了一种交易,无疑是对评奖的扭曲,其公正性当然也受到质疑。这种法子的评奖,不仅败坏了创作风气,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怎么可能产生精品力作呢?

其五,有偿出刊

一些未能公开发行的民办报刊为维持生计,实行有偿出刊。只要作者交足版面费,这家刊物就十首八首给你登出来。而一些作者出于虚荣心,粗制滥造,并心甘情愿地为之掏腰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些银子,做点买卖,无可厚非。问题是那些热热闹闹生产出来的东西,又无声无息地消逝,不免令人惆怅与喟叹。

其六,媒体的作用

文艺晚会和电视媒体上一些低品位歌曲的推出,给大众带来文化消费的同时,也给听众和青年作者造成错觉与困惑。近年来,理论界对歌词的评判也出现了失误与偏差。所有这些,无疑要影响歌词质量的整体性的提升。

其七,指导把关乏力

私人创办的词刊词报越办越多,歌词队伍越来越大,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应该看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局面。再是无需审稿的网络歌曲的加盟,既打破了传统的发表方式,也冲击了作品质量,挑战着当下的歌坛。

对于这种状况,显然是在指导把关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我们知道,今天活跃在词坛上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刚刚走上文学之路,首选写歌词与诗歌的比例很高。因为诗与词便于抒情,也很浪漫,符合青年人的心态与想象力。但青年作者涉世不深,判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创作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需要有关方面和老一辈词家着力加以引导,使他们逐渐成熟,使创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影响歌词的质量,既有作者个人的修养问题,也有社会大环境问题。市场经济给歌词艺术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带来强烈的冲击。功利思想、拜金主义与审美价值形成冲突。一些作者屈服于市场,许多未经打磨的作品纷纷出笼,形成了文化快餐。

而艺术是需要精品的,创作是讲究质量的。因为精品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名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对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敢于舍弃一些、重拾一些、守望一些。在功利与艺术面前,作出目标性很明确的选择。无论歌坛风云如何变幻,都要把精品意识贯穿到创作的全过程。

歌词是作者心泉中喷涌出来的一泓清流洁波。我们有理由高举质量的旗帜,让它化作时代进军的号角,社会生活的火炬,言志传情的使者。所以,创作前务必深思熟虑,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音乐性、大众化诸方面通盘思考。创作中宁愿少写也要精写。只要质量上去了,数量上少发一些没有什么过不去,更不能害怕自己的名字从报刊上消失。当然,我们更呼吁词刊词报和文艺活动的组织者严格把关,真正担当起社会责任,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至于词作能否达到精品的水准,还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何谓精品,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罗丹认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刘勰的标准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文心雕龙·总术》)。翻译成今天的文字是说:这种精品佳作,看在眼里像五彩的锦绣,听在耳里像琴笙演奏的音乐,尝在口里像肥美的佳肴,戴在身上像芬芳的香草:获得这种艺术效果,就算达到极致了。我想,要创作这般高雅的作品,恐怕只有请李白、杜甫出山,当下的作者是无法企及的。对此,笔者认为:如果你写了一千首歌词都被人忘记了,而第一千零一首却被大众记住了,这就是你的精品之作。

一个用真诚选择了歌词的作者,就用你的执著去追赶这门艺术的精灵。是的,时间的风雨会淹没许多文字,精品却能在历史的星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因此,每一位作者都应该牢固树立歌词创作的精品意识。

猜你喜欢

精品创作质量
Jazz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睡个好觉
视界 精品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