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活动环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9-08-31崔玉良
崔玉良
原方案目标明确,环节有连续性并呈螺旋式上升,有利于幼儿由浅入深地积累经验,建构概念。但是,原方案也有以下欠缺:
(1)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够。表现在:①时间紧。整个活动有六个环节,其中有四次测量活动,每次都有测量、记录、讨论等内容,要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六个环节的活动,肯定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②容量大。在六个环节和四次测量中,教师要求幼儿学会自然测量的方法,掌握自然测量的技能,还要理解同一物体用不同计量单位测量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再加上还要了解故事《曹冲称象》中难度较大的测量方法,幼儿必定来不及完成。③难度大。用三种不同计量单位测量同一物体,需要建立在用同一种计量单位熟练测量的基础上,否则会导致幼儿思维混乱,概念混淆。而对于《曹冲称象》中的测量方法,幼儿只有在同时具备体积、容积和等量代换等概念之后,才能理解其意义。
(2)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原方案从表面上看很全面,如从幼儿对测量方法、测量技巧的探索到教师的讲解演示,从用中碗测量到用小碗、大碗测量,从用碗测量到感受《曹冲称象》中的测量方法,但整个方案没有突出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该活动只要让幼儿掌握一个概念、一种技能就足够了。所谓“一个概念”就是让幼儿将桶里的米用碗盛完,一碗一碗地摆好,说说桶里的米是几碗。“一种技能”就是如何正确地用碗量米,让每个幼儿都学一学。而用三种不同的碗量米,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总之,在设计数学教育活动时,内容的选择要尊重“量力性”原则,顾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考虑各个活动环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标可以重新定位
孙琴干
笔者以为这个活动的重点不应只是让幼儿掌握“具体的测量方法”、发现“量器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而应让幼儿明白“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比较物体量的多少,测量工具应统一”“不管测量工具如何改变,物体的量不变”。这样的目标定位也许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丰富和提升幼儿的经验更加有意义。
如果这样定位目标,碗也许就不是最合适的测量工具了。首先,用碗测量米的多少较难准确把握。其次,这种测量方法不是最简便、有效的。当教师提出“这儿有两桶米,是圆桶里的米多,还是方桶里的米多”时,有的幼儿说圆桶里的米多,有的幼儿说方桶里的米多。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量米,而应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圆桶(或方桶)里的米多的?,,通过幼儿的回答,教师可以真正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许有的幼儿是瞎猜的,有的幼儿是看出来的(如根据米的高度或桶的粗细来判断),有的幼儿会提出掂量一下两桶米的重量,等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使幼儿逐渐意识到要比较两桶米的多少需用统一的工具去测量,否则无法比较。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可以运用哪些工具,如何测量,如何比较。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将两桶米先后倒入同一较大容器中,分别用水彩笔画线做标记,记下米的高度;也可以启发幼儿称两桶米的重量,从而让幼儿体验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最后的比较结果,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思考: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两桶米的测量结果一致,多的还是多,少的还是少,从而帮助幼儿感知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