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生物学教学策略
2009-08-27成双龙
成双龙
生物学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笔者立足于学生实际,从知识结构分析知识要素,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采用以下教学策略,长期以来,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不妨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探索.
一、先行组织策略
教师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前,要将学习材料恰当地归入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关联的概念之中,为教学的有效进行和学习效能的提高提供有益的线索.
采用该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意研究本学科教材在编排过程中所遵循的方法.就拿我们的生物学来讲,教材是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学习领域的“科学探究”等十个主题而建立起来的学科体系,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第二,还应重视对重点习题的组织和筛选,组织用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解决问题,避免无效的思维活动.
二、目标分析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师精选教材和研究教学方法的根据,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的基本指标.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做到从易到难,力求使每一个梯度有一个小目标,然后再将其分解成一系列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小问题从而解决主要问题,使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初始状态经过一步步“问题空间”,最后到达目标状态.
三、因材施教策略
新课程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学中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意味着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教师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要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达到把群体的培养目标同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实施这一策略,最根本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采取不同的方法,探究和掌握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通过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矫正等手段,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四、科学探究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单列“科学探究”主题,同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地渗透到各个主题内容中,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极力倡导探究式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认知的具体状况及知识本身的属性设计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体现知识的属性,适合于探究式进行的学习内容应尽可能设计探究活动,不能因耗时费力而采用讲授法;不适合用探究方式进行的学习知识,也要多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技能训练,获得技能和情感.
总之,在今天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性地进行富含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丰富多彩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满腔热情地、充满灵气地、活泼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让课堂活起来”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