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希文与油画《开国大典》

2009-08-27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09年50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民族特色刘少奇

《开国大典》一文作为小学课文以来,总是用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作为插图。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这个任务落到了当时年仅37岁的画家董希文的身上。

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力求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董希文用中国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装饰风格和鲜艳色彩,把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成一个风和日丽、富丽堂皇、庄严而热烈的场面。董希文这幅画的构图和设色等绘画技巧,创造性地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两个月后,油画完成了,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顿时引起了轰动。那年准备在印度举行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需要一批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就在其中。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审阅。毛主席拉着董希文的手,兴奋地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这对董希文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几位领导人都说画上的人画得很像。董希文却对刘少奇说:“很抱歉,资料里只有您一张正面的照片,而画里面需要侧面的,所以画出来有些不像。”刘少奇爽快地说:“这好办,这次你给我照。”后来董希文给刘少奇拍了照片,并对油画进行了修改。

可惜到了1972年,“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强令修改《开国大典》,要求把刘少奇去掉。面对这种情况,董希文内心非常痛苦:这不是违背历史真实吗?这不是有悖艺术家的良知吗?当时他正在外地下放劳动,不久身患癌症。直到逝世,他都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画像而感到遗憾。

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貌的原则,才将《开国大典》恢复了原貌。

【配合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

【王宝琪/供稿】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民族特色刘少奇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开国大典阅兵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