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
2009-08-27吴珺楠
吴珺楠
我是个喜欢阅读的孩子,打心眼里喜欢。
从六岁的《三只小猪》到破销售记录的《小时代》,我一直用目光印证着那个关于文字与生命缠绕的不老心愿。
再也抵制不了书香的诱惑,我成了镇上新开的书社的会员。从此,开始了我收集梦想的旅途。
那个书店的老板,我至今仍不知道他的名字,甚至姓什么也从未过问。印象中,他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和经常送我白眼让我误以为有三分之二眼白的明亮眼睛。后来一聊才知道,他父亲和我爸妈有过几面之缘,就因为这,我们的关系竟缓和了许多。
我是个生活很随意的人,总是在租书时忘带书卡,然后手里拿着书站在柜台前,傻愣愣地看着他,他便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说:“你又忘带书卡了啊?卡号多少?”然后便在我微小的声音中翻开账册,记下我的卡号。我便冲他呵呵一笑,跑了出去。次数多了,他便习惯了我的坏记性,从来没有任何责问的话,甚至已经记住了我的卡号,在每一次我的低头注视中,拿起笔,留下潦草的字迹。
记得那是一个有着柔和阳光的下午,为了防止别人虚报卡号,书社要求每个人都携带书卡才能看书,而我仍旧我行我素,继续保持不带书卡的习惯,旁边的人开始好奇,问道:“她为什么就能不带卡啊?”正当我不知如何解释时,他仰起头,白了我一眼,说道:“她从来都没带过!”我又笑了,抿着嘴唇,心里泛起些许感动。
不知为什么,老板总喜欢有事没事地“打击”我。一次,我拿起《皮皮鲁和鲁西西》时,他故作惊奇:“整天都在看,怎么还没看完?”或是当我捧着《名侦探柯南》时,他不屑地说:“只有你这种智商的人才看这种书,我从来都不看!”就在这样三言两语的对话中,记忆中便储存了他的影子,亲近的,友好的,熟悉的。
在老板的店里,我知道了“皮皮鲁”,知道了“吉住涉”,知道了“小四”,知道了“韩寒”,最重要的是,知道了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可以这样简单地拥有。
每次和老板说话,都是匆匆的两三句,无法再找到更多的言语。不外乎:“我眼镜度数又加深了。”“为什么啊?”“看书看的。”“那以后少来拿点书。”“上次的碟好看吗?”“不好看。”“那我重新给你拿别的好了,不要钱。”“上次你说的动画片我拿回来了,你看吗?”“哦,在哪儿?”这样简单的对话,没有复杂的表情,总是一个淡淡的微笑,或蚊子般的一声“哦!”却总能让我找到一点纯净的温暖,通往心灵深处……
初三了,学习夺走了我的一切空闲,没有时间画画,没有时间看书,甚至不允许我走进那个梦想的殿堂。
直到那个明亮的假期,再次走进书店的门,久违了的熟悉和轻松又涌上心田,包括那个并不多见的大大的笑容。
“稀客啊!”他说。我笑而不语,继而轻轻地说:“我在这看会书哦!”“嗯。”
看完书后,看着明亮的天空,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原来,温暖一直都在。
【指导教师:马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