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承受卫星坠毁之痛

2009-08-27

环球时报 2009-08-27
关键词:发射卫星火箭宇宙

媒体避免鞭挞政府 专家否认完全失败

●本报驻韩国、日本特约记者 詹德斌 谢德良●本报特约记者 王轶峰 陈一 ●阚志森

韩国26日承认此前一天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可能坠入大气层烧毁,已经停止对它的追踪定位。美国《纽约时报》说,韩国坠入失望之中。像它立志追赶的那些太空大国一样,韩国体验到了太空之路的艰辛,在刚起步时就体验到骄傲与痛苦之间的瞬息万变。日本、中国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嘲笑韩国的帖子,重现东亚三国中一国出丑,另外两国民间喝倒彩的场景。韩国主流媒体没有因这次失败鞭挞政府,很多26日刊出的报道仍使用了本次发射“一半成功”的说法,爱国主义并没有随卫星一起坠落。从欢呼发射成功,到焦虑“部分失败”,再到正视卫星可能坠落的现实,韩国人经历了相当难熬的戏剧性的十几个小时。韩国政府和媒体在世界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做得尽量有尊严。

卫星碎片坠在澳大利亚

美国《商业周刊》说:“8月25日是令韩国人失望的一天。韩国人期待已久的卫星发射终于登场,最初的发射情况正常,看起来完美无缺,可是很快就传来坏消息: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韩国媒体25日晚对卫星发生问题的具体描述是:“火箭发射后,本应在离地9分钟后的306公里高空分离科学技术卫星2号,但却在340公里高空分离。”不过,韩国官方25日认为火箭发射取得“部分成功”,韩国科学家们仍然希望卫星能在升空12小时后向地面传回信号。韩国的态度让国际媒体的报道都变得谨慎。美国《华尔街日报》说,“这次发射给韩国是否成功成为第十个在本土发射卫星的国家留下了悬念”。

悬念很快在26日凌晨解开,韩国科学技术院人造卫星研究中心从26日凌晨4时25分开始,用17分钟的时间试图同“科学技术卫星2号”进行通信,但一直没有成功。韩国有关方面暂时认为卫星在大气层烧毁,于是决定停止追踪卫星位置。韩联社报道说,随着与卫星的联系失败,人们开始担心该卫星可能已经成为“宇宙的迷路者”或者“宇宙垃圾”。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6日在记者会上推测说,卫星以每秒6.2公里的速度回落,这低于进入轨道所需的每秒8公里的速度,因此没能进入公转轨道,并在坠落地球时在大气层烧毁。

稍后,澳大利亚驻韩国使馆声称,可能坠落在澳大利亚的韩国卫星部分残片,已经在澳北部城市达尔文的郊外发现,韩国政府及航空宇宙研究院目前正在对坠落物体进行确认工作。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第二次官金重贤26日上午举行记者会称:“调查结果显示,罗老号发射过程中,一级、二级推进器分离、卫星分离都成功进行,但卫星整流罩分离出现问题,导致卫星未能进入目标轨道。”

在记者会上,有记者追问:“昨天说是部分成功,今天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金重贤回避了发射失败的说法,而是说,火箭第一节和第二节都成功分离了,“可以说火箭本身的功能和系统都是成功的”。

26日下午,韩国有网站刊登了几位著名的航空宇宙工学教授的观点,认为韩国现在都在争论火箭“是不是一半成功”是毫无意义的,也是可笑的。该文认为,发射“应该视为几乎完美成功”,只有2%不足,“只有整流罩一边未脱落,就这么一点点失误”。文章还说:“首次发射就取得如此成功,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果此次送入轨道成功,将创造世界新纪录而令人自豪。”

两派激烈争吵

部分韩国媒体赞同政府的观点。韩国《朝鲜日报》26日社论的标题是“韩首发运载火箭一半成功”。该社论说,虽然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但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所以可以说是“一半成功、一半失败”。“全世界首次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率仅为27%”,“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等太空强国都经历过这种失败”;“罗老号的一半失败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太空开发之路多么遥远、多么崎岖”,“如果能将失败视为跳板,以明天的成功为目标发生飞跃,

(上接第一版) 就可以说已经超越失败,为成功奠定了基础”。

韩国《中央日报》26日的评论基调类似。这篇题为《可惜的罗老号之梦,失败也是宝贵的财产》的文章说:“对于昨日全程关注罗老号直冲云霄那一场面的韩国人民来说,突然传来发射部分失败的消息无疑让人失望无比。大家也再一次体验到向着太空之路的艰辛。”但韩国明年5月还要再发射卫星,“昨日的绝望是为迎接下次的成功做准备的”。该评论同样提到太空强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率只有27%的数据。

但这些观点在网上没有得到认同,有网民在留言中情绪激烈地反驳说,27%的成功率用的是50年前的技术,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卫星都不知道发射到哪儿去了,媒体还嚷着一半成功,哪有这么自我安慰的!”

韩国edaily网站说:“科技界冷静地称这次是一半成功,但是这一半成功应该都在俄罗斯那边。”另一家网站26日在题为《“罗老号”卫星坠毁是因为李明博?》的文章中说,“罗老号”是李明博政府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发射失败给李明博政府带来了很大压力。文章还说,在对待“罗老号”发射失败上,韩国媒体像报道政治事件或者朝韩关系一样,分成保守和进步两派。保守派媒体安慰说,美国首次发射也是以失败告终;进步媒体则声称“发射失败韩国的责任更大”。

《韩国日报》26日头条文章的标题是“啊!罗老号奔向‘未实现的梦想”。文章称,罗老号失败使韩国能否加入宇宙俱乐部的未来越来越迷茫。韩国《世界日报》则感叹说,韩国离宇宙强国还远得很。但韩国《中央日报》的评论认为,“雄赳赳气昂昂冲破大气层的罗老号搭载的卫星最终没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失望的结果。”“韩国的宇宙开发始于1992年最初的国产卫星‘我们的星1号的发射。短短18年时间内,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应该获得掌声。”

韩国的失望来得太快

韩国对此次火箭发射赋予太多意义。韩国《东亚日报》26日的社论称:“罗老号发射成功将带来最多2.34万亿韩元的经济及产业波及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让国民感到自豪,同时还提高了国家品牌。‘我们是自己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这一国民的自尊心将成为我国进入先进国行列的重要动力。”社论还以中国为例说,“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引发的提升国家品牌效应,相当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带来的国家品牌上升效应”。

在如此期待之下,才有了后来的狂喜和失落。韩国记者协会网站报道说,在报道“罗老号”发射过程中,韩国媒体用尽了爱国主义词汇,如“大踏步迈向10大宇宙强国”、“万岁万岁!罗老号艰难曲折终于成功”、“打开了世界10大宇宙强国之门”等。“罗老号”升空的瞬间,韩国还有学者激动地表示:“这是改变人们世界观的划时代事件。韩国从此挺进与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未来技术竞争行列,意义重大。”

但仅过了一个小时,兴奋就变凉了,“持续很短的成功喜悦”、“国民深感遗憾”等词汇开始登场。在野的民主劳动党发言人26日表示:“失望的心情难以掩饰”。“罗老号”发射失败还影响到航天题材股。26日,韩国股市的多只“罗老号”受益股跌停。《韩民族新闻》报道说,官方26日宣布卫星可能烧毁后,韩国科学技术院人造卫星研究中心陷入一片沉默。

见惯了卫星发射的美欧媒体对发射是否失败本身评论不多,却比较关注韩国与朝鲜发射卫星的竞争。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韩国发射卫星的举动可能加剧同朝鲜的紧张关系,因为朝鲜已经表示,它将“密切关注”美国及其盟国是否批评韩国的发射活动。报道说,此次发射是在朝鲜利用自己的火箭发射大浦洞导弹4个月后,而朝鲜的那次发射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日本《朝日新闻》26日的评论认为,因为发射失败,韩国想借此成为世界上第10个在本土发射卫星的国家的梦想破灭。《朝日新闻》还忧虑地说,虽然发射失败,但却成为朝鲜就此牵制国际社会的把柄——朝鲜外交部表示,作为六方会谈参加国的韩国发射火箭、卫星(是不合适的),朝方将关注事态发展,有可能向安理会提交相关抗议。

在日本,还有大量幸灾乐祸的留言出现在网上。有网民嘲笑说:“朝鲜半岛高度紧张,几个月前,朝鲜的火箭跳入大海。这次,韩国再次验证了自主研发火箭能够跳入大海的能力。”还有网民讽刺说:“其实韩国人不是为了发射卫星,只是天上的鸟、海里的鱼,得罪了韩国人,他们找个借口,这样一举两得。”

在中国,也有部分网民嘲笑韩国。有网民的留言称,是地球忽然改变航向,才把韩国卫星撞到了。但有中国网民批评嘲笑韩国者太狭隘,并说“科技是全人类的财富!空间实验的每次失败都是进步的阶梯!”还有中国网民留言鼓励说:“韩国如果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还是会成功的。探测太空、和平利用太空是人类的共同事业。”▲

猜你喜欢

发射卫星火箭宇宙
宇宙第一群
养小孩如同发射卫星
这宇宙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