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
2009-08-26王瑜
王 瑜
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表现
虽然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但大部分学者的共识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是不能成功地应付各种负面压力的结果。综合各种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我们认为: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因此,教师、警察、医护人员、保险代理、高科技研究者、新闻工作者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师因其职业特点成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教师职业倦怠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可以看作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Maslach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界定,据此,我们从上述三方面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
其一,情绪衰竭。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经常表现出情绪衰竭、疲劳感,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症状,对教学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对生活冷漠悲观。
其二,人格解体。经历职业倦怠的教师,会逃避社会交往,不愿意与学生接触,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学生挖苦、漫骂,甚至滥施惩罚。
其三,个人成就感低下。教师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感觉自己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于是产生无助感,从缺乏信心到“习得性无助”,失去工作动机。
国外对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已经进行了30多年,研究体系较为成熟。中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仅有十几年,目前主要是以理论介绍或综述性研究为主,具体的实证研究、干预研究不多。从2003年开始的一些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已经具有普遍性。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组织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8699名填写调查问卷的大、中、小学教师中,86%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倦怠,58:50%的有中度职业倦怠,29%的有严重的职业倦怠;其中34.60%的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47.60%的反映压力比较大,38.50%的感觉心理健康不佳,64.40%的感觉工作满意度低。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组织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管理角度探讨引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结合中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来看,产生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有:社会的期望过高、教师缺少人文关怀、教师职业压力太大、学校管理体制不科学、工作环境差等。
1.社会的期望值过高
社会对教师职责的高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现实社会中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等的矛盾造成的角色冲突,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人类灵魂工程师”、红烛精神、春蚕精神都对教师提出了以只付出不求回报为特征的职业要求。另外,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全社会尤其是家庭的高期望直接或通过学校间接地施加到教师身上,教师感到越来越难当。久而久之,教师就会丧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不可避免地产生职业倦怠。
2.缺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众所周之,中小学校的管理比较严格,一踏进校门,教师很难有自主的时间,各种事情安排得满满的。有一句话说:对大学老师的管理就像管理大学生,对中学老师的管理就像管理中学生,对小学老师的管理就像管理小学生。中小学教师对此感触颇深,除了教学工作压力大以外,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非本职任务也是接踵而至,教师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完成这些任务,既劳身又劳神,但一点也感受不到成就感,容易倦怠。
3.教师考评制度缺乏科学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重大变革,形成的冲击波也对中小学教师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都是首先从中小学开始的,如“末位淘汰制”、教师聘任制、职称评定等一系列茨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使教师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教师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工作会随时感到危机感,这既影响了他们的教学质量,也对其造成了心理危害。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学校在进行各种评优、评先、考核时,由于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缺少必要的监督,导致操作过程中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这改革先行、保障落后的形势造成了中小学教师人人自危、唯恐下岗的惧怕心理,就会失去教育热情,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病”,它是个体在工作中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与个体的因素有关,但其发生发展更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的特点决定的,所以不能脱离职业因素来探讨职业倦怠干预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从组织角度来为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缓解职业倦怠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文关怀
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主体,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方针最终都要落实到中小学,而具体任务要靠教师来完成,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任何教育蓝图都显得苍白无力,教育目的难以实现。各级教育管理者要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如果崇尚以严格的制度压制、约束、监督教师,这种非人性化的管理必然会导致教师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丧失,更不会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只是疲于应付,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要以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为前提,建立相互信任的管理体系,发扬民主作风,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提高第一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远离职业倦怠。
2.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体系,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本着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体系,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方式,建立关注教师成长过程,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既要看教师教学的成果,也要看教师工作表现和意愿,还要看教师自身素质和履行工作职责的态度和能力,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坚持全面评价、全员评价、全程评价的观点,为一线教师营造宽松的、能激发教师积极性的良好工作环境。在考评操作过程中要实行校务公开,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教师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审议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使教师处处感受到组织的信任,从而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潜能,提高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减少职业倦怠产生的可能性。
3.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升教师的个人成就感
教育管理者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发展机会,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只有顺利度过教师成长的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走向职业成熟。学校要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负责向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以使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要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如参加学术研讨会、短期培训等各种机会,保证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职称评定对教师来讲关系重大,最好将教师分为“科研型”与“教学型”,使教师从不同方向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相应水平,实现预期目标。这样能减轻教师的压力和挫折感,提升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从而有效消除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4.关注教师生活,适当为教师减压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都应该积极为教师“减压”。尽量为教师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每个教师都有时间有精力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倡导创造性地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多读书,勤学习,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组织上要珍惜教师个体的劳动成果,重视教师的心理需求,充分理解教师在实际上作中的艰辛,不断给予关怀和鼓励。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鼓励教师培养业余爱好和生活情趣,为缓解工作压力创造一个休养的平台,教师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职业倦怠就会远离教师。
5.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预防职业倦怠
教育管理者、学校领导缺少心理卫生及相关的知识,就会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或不科学的奖惩方式要求教师完成一些额外任务,教师不得不靠加班加点拼精力、拼体力的疲劳战术来应对。长久下来就会对职业失去兴趣,产生职业倦怠。如果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了解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就会对与职业相关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就会受益。为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学校可邀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要为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教师制订心理成长指导计划,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设立教师心理热线,建立网络心理沟通平台,这些措施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都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