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09-08-25闫忠林初阔林郝建英
闫忠林 初阔林 郝建英
摘 要:对于处在探索阶段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保障相关文件政策的落实与稳定;发挥队伍领导者行政、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火车头”作用;组建专业队伍,不断完善队伍结构;注重队伍的长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任务,各方面要统筹兼顾,防止出现“短板”。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89-03
为贯彻《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和《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8号)文件的重要精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2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其于2006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1][2],之后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上了日程。但是,就目前国内普通高校整体的发展水平而言,国防教育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大纲》制定之初,国内除少数普通高校开展过或一直进行着国防教育或类似的课程教学外,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国防教育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建设层次较低,其中师资队伍更是层次不齐,这严重地制约着国防教育的发展。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大纲》的第八至十一条已经从教师的地位、职责、培养、聘任和管理等方面[2]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才能落实《大纲》规定,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发展呢?
一、保障相关文件政策的落实与稳定
首先,保障相关文件政策的落实是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如前所述,为了确保国防教育在全国普通院校的顺利开展,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确定了相关政策。如《大纲》中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军事教师是完成军事课程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军事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合格的军事教师;”“要建立军事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2]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地方的落实和文件政策的稳定,国防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否建立起来,能否发展壮大,都与之密切相关。相关文件政策只有在各职能部门真正的落实,才能为国防教育队伍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此外,为了更好地扶植国防教育队伍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应在落实相关文件政策的同时,进行校内政策的暂时倾斜,在国防教育人才的引进、培养、待遇、职称评定以及校内地位、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优先政策的支持。
其次,相关文件政策的稳定则是队伍建设的定心丸。现在,国防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顾虑就是担心政策的变化。笔者曾利用200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授课竞赛”的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国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发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即相关文件政策会不会变,不少教师甚至担心将来因政策的变动会导致失业。特别是一名与会者提到一个事例,说的是某学院由于领导班子的变更导致了政策的变换,将原先办的有生有色的国防教育机构予以解散。这一事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相关政策校内贯彻的连贯性问题(这固然与部分领导对国防教育的认识有关,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当前很多院校都进行了新校区的建设,不同程度的造成学校经费紧张,压缩公共课成为许多院校节省经费的途径,国防教育也位列其中)。这种疑虑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而破除这种疑虑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努力。
二、发挥队伍领导者在行政、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火车头”作用
对于国内多数院校而言,国防教育队伍是一支组建中或成长中的团队,所以选派合适的领导至关重要。为了今后的发展,担任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必须在行政、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能力突出,能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国防教育队伍建设,而队伍中的成员反过来也应激发和监督领导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讲,在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领导者应怎样发挥其“火车头”作用呢?
首先,在行政管理方面,领导者在理顺上下关系的同时,还应着力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部门队伍发展的有利空间,如前面提到的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待遇、职称评定以及校内地位、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这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国防教育单位显得尤为重要;向下则应合理分工,成立教学、科研等相关的小组,调动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性,以期尽快形成和长久保持队伍合力。
第二,在教学方面,以身作则,带领和督促队伍成员下大力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教风,并且在严把教学质量关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国防教育之路。实践中要求领导者要发挥榜样、教师和督导员三重作用:榜样的作用,即要求领导者首先自身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成为队伍的表率,激励和带动成员提升教学能力;教师的作用,即领导者要传授成员一些教学经验、技巧等,指导成员摸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及时帮助大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督导员的作用,即要求领导者要监督大家的教学工作,严把教学质量关,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第三,在科研方面,领导者同样需要发挥表率作用,不断地激发队伍科研兴趣,鼓励和督促成员刻苦钻研,逐步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以期最终结出硕果。在这方面,领导者一开始就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科研在国防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即科研是课程建设的引擎之一,如果让这一引擎熄火或者长期处于动力不足的状态,那么课程建设这架飞机的前途可想而知;帮助队伍成员理顺与教学的关系;整合力量,寻找科研突破口;带动出台相关内部政策,鼓励教师投身科研,这就需要灵活应对:可以制定科研奖惩制度;可以为部分教师的科研项目配套资金;也可以调整各教师的课时量,让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发挥特长,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同样要发挥领导者榜样、教师和督导员三重作用,此不再赘述。
三、组建专业队伍,不断完善队伍结构
组建专业队伍,不断完善队伍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关于高校国防教育师资的配备和完善队伍结构,《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即“学校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军事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合格的军事教师”[2];并且要“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及学历、学位水平” [2],等等。
首先,形成一支专业队伍是完善队伍结构的前提。但是,就目前国内各高校国防教育的师资配备情况来看,不容乐观。业内人士对国内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7所(部属7所、省属28所、市属2所)普通高校调查后发现,有3所院校未配备相应数量的军事教师,而在所有的教师中,专职教师的比例只占47.1%,兼职或外聘教师占52.9%,专职教师的比例小于兼职或外聘教师的比例,这说明很多院校自身并没有形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3]这很令人担忧,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成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其职能就是要成为国防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一支专业教师队伍的形成对于国防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不用笔者赘述。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呢?第一,上级要落实国防教育教师的编制。第二,关于教师的来源,队伍组建之初,可以先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从学校各院系抽调或借调一批精兵强将,以此来搭建队伍的支架;之后就可以以招聘的形式广纳人才,充实队伍,不断地完善队伍的结构。
其次,要着力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具体则要在年龄、知识层次和职称等方面合理配置。年龄上,尽量是老、中、青梯次搭配。老一代是骨干,中年一代是中坚,年轻人则作为后续力量。三者的人员比例最好是1:1:1,这有助于减轻老一代的压力,有利于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时下许多高校实行定岗定编制度,对教师编制人数和职称比例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老、中、青教师中任何一方比例过大,都不利于队伍的成长与稳定。老教师过多就会面临队伍老化的相关问题,如中青年的成长和集中退休后出现的空白等;中年人过多就会面临相关方面的激烈竞争,如职称等,影响队伍稳定;青年人过多就会面临队伍青年化的相关问题,如经验的不足。在学历方面,前者的调查发现,37所院校军事教师学位构成为博士占3%,硕士占33%,学士占51%,其他占13%,[3]可见当前学士和硕士学历的教师占主导。但是,从学科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应着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并鼓励现有人员提升学历。在职称方面,前者调查表明,教授占7.2%,副教授占22.6%,讲师44.3%,助教占25.9%,[3]可见讲师和助教是主体,高级职称不足30%,这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今后应注重和增加高级职称比例,整体提升师资水平。
四、注重队伍的长期培养
在组建和完善国防教育师资团队的同时,也应注重队伍的长期培养,以使我们的队伍整体呈上升势头,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大纲》中也要求:“军事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开创科研教学新局面;”“普通高等学校和军队各有关大单位、省军区及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军事教师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及学历、学位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2]队伍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着力提升队伍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如前所述,在当前的国防教育者中,有近三分之二人的学历低于研究生,这与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方向明显不符,面临着被淘汰的境遇。而国防教育的蓬勃向上,也需要一大批高学历、高专业素养教师的加入和推动。那么,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提升提升队伍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呢?到目前为止,方式有二:一是鼓励一些教师报考普通院校研究生;二是通过其他方式提升队伍成员学历和素养,如可以与部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吸收队伍中的一些成员参加,西安交通大学在这方面有成功的范例。
第二,为了提高队伍中教师的军事素养,可以经常选送一些教师到军事院校针对性的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国防教育队伍中的许多教师来自普通院校,缺乏一定的军事素养,在某些方面出现脱节的现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靠内部的教育、学习外,还需要相关军事院校的协助,帮助培训来自普通院校的国防教师。双方要从实际出发,每次短训都要针对一个问题,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后者的军事素养。这种培训最好制度化,定期进行,这有利于教师军事素养的养成、保持和不断提升。
第三,积极运用上级主管部门构建的平台,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其实,上级主管部门也十分关心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在积极想办法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如2004年教育部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师培训班,全国100多所高校20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班。这就是一个很好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先进知识、理念,也可通过相互交流,听取各方成功经验,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综合能力。
最后,加强与其他院校国防教育单位的交流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派遣教师到全国各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上级主管部门搭建的交流、学习平台固然很好,但是毕竟有限。为了队伍的长期培养,这就需要各院校国防教育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更多的平台,其中之一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派遣教师到全国各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学习人家的成功之处,交流心得,就共同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等。这既是一个相互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双赢的平台。
当然,培养队伍的方式肯定不限于此,这就需要各国防教育单位依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从相关文件政策的落实与稳定、领导者作用的发挥、队伍的组建、完善以及培养等方面综合入手,齐抓共管,不可顾此失彼,或者厚此薄彼,否则将会出现“短板”,制约教师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2)7号。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3]姜大庆、王志平、张洋:《普通高校军事课现状与对策》,自第四届全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竞赛论文。
责任编辑:刘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