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和效益角度谈专业实训教学改革
2009-08-25邢向荣
邢向荣
摘 要:专业实习教育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专业实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角度,依托建立专业模拟实验室,校外现场实习和校内实习基地,构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改革专业实训教学,提高专业实习的有效性,实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成本与效益;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82-02
专业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管理实践,对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作一探讨,以期对专业实习乃至专业教学有所裨益。
一、宏观把握专业实训教学的成本核算,长远考虑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从办学成本上看,要办好一个专业,需要社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才能使专业良性发展,但制约和限制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因素很多,中职愈演愈烈的有偿招生成本开支、学校的财力状况、专业实训设备的大资金投入、实习基地缺少、实习经费紧张等多种原因。使不少职业学校偏重于设置专业投入少的文科专业,缩减工科类专业的实训内容。有的学校以软件模拟实验代替实习,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专业实习,这将对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专业的良性稳固发展。
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在进行专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时,要从宏观上进行思考,学校投入和发展应站在为国家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上思考。学校发展的利益一旦与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有冲突时要有限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不能禁锢与学校这一小团体的利益。根据学校的财力,做好各专业实训设备投入的长远规划,可以制定三年中职实训教学的计划,穿插安排教学见习、校内实训、企业培训和产品初加工等措施来减少专业实训教学成本。
原则上来说,低年级开展到企业的教学见习,可以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企业的教学见习,稳定专业思想,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状况。校内实训一般可安排在入学的第二至第四学期进行。可考虑专业实训耗材的多次重复使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承接产品初加工任务,减低实习成本。企业培训及应岗就业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适合市场需求的一技之长,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打好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微观把握专业实训教学,精打细算
建立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服务于学生实践环节,保证中等职校实现以实际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计划的落实,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的真实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能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在数量和人才规格方面满足企业对新增人才的需求。
1.创建仿真技术模拟实验室,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实习手段
计算机在中职学校教学的普及和仿真技术的日益提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校的实习教学,开始由传统的实习内容向新技术新工艺实习内容的转变,如数控专业实训投入很大,要想按照传统的实习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工位和充足的材料消耗显然是不现实的。很多中职学校很难做到每一位或两位使用一个实验台,要使特别抽象教学知识真正落到实处,困难很大。气动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这些技术教学,既能解决学生对实际应用知识的欠缺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为学校节省大量资金。
不少学校采取多种办法来降低实习消耗,比如高消耗性实习课题不开或尽量少开、或者减少学生实习时间和实习工位,或者在材料的重复利用上做文章,或者尽可能把学生实习内容与某个企业生产结合在一起等等,其实应用仿真软件是有效解决在中职学校实习教学难题目的方法之一。仿真技术引入中职学校的实习教学,能有效衔接理论和实践,打破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实习教学,同时也是节能降耗的一种新手段。
2.充分利用校内实习资源,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校内实习是指与学生校外实习或者顶岗实习相对应的,学生在学校内部实习车间或者实训基地中进行的实习(训)课程。校内实习一定要注意小班化,保证实训内容指导的有效性。
要做好实习教学的前期准备如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计划、实习目的、场地准备、师资配备、计划的编写模式、实习主要内容评价和实习教案的编写等,研究实习的必要性分析指标体系和实习计划的编写模式以及实习内容的评价指标。其次要做好过程研究,即实习全过程的实施步骤,包括实习动员、实习要求、实习操作步骤分析、场地安全技术指标、注意事项,实习流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的运用,实习交接任务分析,日实习结束汇总等。要完善实习监控体系,建立有效实习监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提出事前预防、过程监督及事后分析等观点。建立实习评价机制,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公正地对一次实习项目进行评价,提出分级评价、分层评价和成果展示、学生及企业用人反馈评价等观点,并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值指标体系。
3.组织校外实习,努力创建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外生产实习是整个实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实习的有效延伸和必要扩展,是学生顶岗前训练和接触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的一步。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也打破了职业类学校传统的封闭性,向原有教学管理提出挑战。因此良好的校外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与效益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是学生感知企业文化,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完善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途径。
为让实习任务全面、有序、顺利、良好的完成,给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学校必须创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网络体系。通过构建学校、用人单位、实习生骨干、家长、社会为一体的实习生管理联动体系,实现对实习生实习情况有效的监控,形成各方面对实习生管理的整体合力。
要聘请企业管理者、技术员、师傅到校传授企业的情况、信息、用人机制、所需人才,使学生对企业、社会有个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实习单位时,各实习单位也应加强岗前培训,实习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建立有序的、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加强实习档案管理。层层设定责任人,使实习指导师工作形成网状结构,使整个实习指导师的工作遵循“分层次,有主管,有督察,有考核”。
重视校外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校外实习学生面向社会,活动范围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学生在实习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重点是生产安全和个人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并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校外实习基地要把实习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有些专业项目在实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的情况,明确安全责任。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特色,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成的实习教学体系。至于三者的先后顺序,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安排。
参考文献:
[1] 许英.德国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效益分析[J],职教论坛.2003,(7)59~61.
[2] 李伟,邰桂香.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7,(7)23~24.
[3] 李心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59.
责任编辑:肖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