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服务贸易模式四——自然人流动”

2009-08-25彭金超

湘潮(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利益冲突对策

彭金超

摘 要:GATS模式四--“自然人流动”是乌拉圭回合谈判里最艰难的一个,这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该问题上的激烈利益冲突决定的,双方在自然人、服务方式和各成员国具体承诺上存在巨大分歧,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采取多项应对政策。

关键词:自然人流动;利益冲突;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47-02

一、“自然人流动”的概念

乌拉圭回合启动了第一个多边的服务贸易谈判,并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GATS把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跨境交付,第二种模式是境外消费,第三种模式是商业存在,第四种模式是自然人流动。GATS第1条第2款(d)规定:“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以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一般来说,自然人流动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1、一成员方的自然人作为自营服务者,在其它成员方境内以自己的名义提供服务,例如大量菲律宾妇女以个人身份,受雇于中国香港地区从事女佣工作;2、受雇于一成员方服务提供者的自然人在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例如美国戴尔公司的外国员工来中国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另外,受雇于东道国公司的外国人在当地提供服务,如中国人受雇于微软在美国从事技术开发工作,是否属于自然人流动,还不确定,不过有些成员国的具体承诺中包括了这种形式。

与GATS下的其他服务贸易模式相比,自然人流动的谈判过程十分艰难,最终取得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规模不大,自由化程度低,而且很大程度上向发达国家的要求倾斜,因此自然人流动在现实中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人流动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利益冲突决定的。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各自利益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然人流动的实施能带来如下利益:1、发挥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但又缺乏资金和技术,因而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2、缓解就业压力。发展中国家大多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导致经济增长能力有限,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压力较大。3、出口创汇。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地位往往不佳,通过自然人国际流动,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4、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自然人回国之后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为他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动力,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自然人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本国人才的流失上,但可以说自然人流动对于发展中国家绝对是利大于弊。

对于发达国家,自然人流动能带来的利益主要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3],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加上本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存在对国外劳务服务的大量需求。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悉,美国每吸收一个墨西哥移民,就相当于对美国经济间接补贴4万美元。[4]但是,自然人流动给发达国家可能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1、冲击本地劳动力市场。大量外国自然人的涌入,会使劳动力价格下降,本地劳动者的收入减少、地位下降。而且,外来者会抢占廉租房、社会福利等社会资源,造成本地人生活水平下降。2、影响社会安全。放开对自然人流动的限制会增加不安全因素,不利于边境管理,带来犯罪率提高、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3、对外国自然人寻求移民带来更多问题的担忧。

三、双方利益冲突导致的分歧

双方的利益冲突表现在实实在在的规则制定上。

(一)对 “自然人流动”的解释

焦点主要集中在“自然人”应拥有的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坚持认为 “自然人”应包括具有各类技术水平的工人,亦即高级、中级和低级技术工人,发达国家则认为服务提供者通常仅指:公司内部的被调任人员、执行特别任务的个体服务提供者和专家、短期访问者或商务访问者等,从而将发展中国家占优势的低级技术工人排除在GATS自然人流动的范围外。

(二) 以“自然人存在”的方式提供服务时,外国自然人必须作为独立的服务提供者还是可以作为提供服务企业的雇员

发展中国主张自然人提供服务既包括以雇用关系为基础,也包括以合同为基础的单独的人员流动。而发达国家则认为 “自然人存在”应主要是公司内部人员的跨界流动,这样就强化了自然人流动同GATS模式三“商业存在”的关系,也就是说自然人提供的服务没有在事实上被当作独立存在的服务贸易形式,而仅作为“商业存在”的补充。这种解释对有更大能力实现商业存在的发达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可能依赖于在外国设立机构。

(三) 各成员国具体承诺上

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作了各种各样的限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1.对服务提供者的人数及在本国工作的期限和报酬的限制 [5]。

2.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资格(这道门槛限制我国人员获得市场准入机会。导致了我国劳务人员即使是得到工作签证,往往也只能高职低就。)、语言能力(例如,英国对来自我国的护士和护工,要求英语水平必须达到雅思6分或6. 5分以上。)[6]等限制。

3.要求提供的服务必须是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本国劳动市场不能提供的(经济需求测试)。

实际上,各国都对自然人流动做了不同的限制,不单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在这里的限制特别明显,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较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四、结语

国际上对自然人流动问题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这是由他们的利益分歧决定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采取多项应对政策,如: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磋商机制,加强政府谈判力度,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国自然人的国际竞争力;为出国服务者提供货币汇兑、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琴:《浅析我国国际劳务输出与GATS下的自然人流动的关系》,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年 第3期。

[2]菲律宾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有大约150万人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工作,每年汇回20多亿美元,相当于贸易出口的1/4。参见李伍荣、罗启发、胡德宝:《GATS框架下自然人流动自由化:发展中国家观点》,载《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3]据统计,1987年美国16-24岁就业人数为2340万,到上世纪末降至2000万。欧共体12国的人口1993年为3.21亿,估计2025年降至3.15亿,但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将由4310万增至6410万,其他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东欧各国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参见王铁山、冯宗宪:《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的管制:动因、变革与启示》,载《国际贸易》 2008年第10期。

[4]王铁山、冯宗宪:《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的管制:动因、变革与启示》,载《国际贸易》2008年第10期。

[5]例如,美国所作的承诺中规定每年进入美国的时装模特和专业人士不超过65 000名,参见张若思:《不难理解的难题--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的人员跨界流动》,载《国际贸易》2003年 第4期 。

[6]例如,英国对来自我国的护士和护工,要求英语水平必须达到雅思6分或6. 5分以上。参见徐琼:《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中外企业家》2006年第4期 。

责任编辑:丰军

猜你喜欢

利益冲突对策
博弈论下人工智能生成数据作品中利益冲突及破解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美日药物临床试验中重大利益冲突的界定和管理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香港怎么防裙带腐败
基于多维博弈的视角:探析“后郑汴一体化”发展问题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