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重视认识能力培养
2009-08-25李建军
李建军
[摘要]写作活动中,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必须同时具备,而在写作实践中,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于文章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故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分析认识能力,并将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认识能力:表达能力
作文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认识能力,二是表达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然而两者中显然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于文章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文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章法、结构,如果对事物没有一定的分析认识能力,文章必然空洞无物,写不出什么见解来,也就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对于初中毕业起点的中职学生,这个问题较为突出,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可忽视。
然而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偏重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认识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每逢作文,教师对文体的具体要求。对写作方法的运用常有比较具体的指导,而对如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获得正确认识的指导不够重视。常有这种情况,教师从生活中发现了某个问题,或根据现实社会的某些现象来以此命题,并提供布局谋篇的范例,而学生还没有从自己的生活中意识到这个命题的意义,只感受到事物的表象,并未看到其本质,故而还不知道应该从哪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这样对他们来说,似乎作文的过程就仅仅是运用表达方法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作文命题有时往往习惯从掌握某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上去安排训练,于是,一部分学生就容易出现轻认识而重技巧的现象,不少学生认为作文就是“胡吹”,就把自己未曾经历的,不曾认真思考的某件“事”,某个“现象”列于文章,并且认为自己写不好文章是因为没有才气、不会说,是由于表达能力太差所造成的,而没有意识到认识水平是表达能力的桎梏。
事实上,青少年正处在思维发展、世界观形成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增多,一方面,实际生活向他们提出了许多亟待思考的问题,比如网络问题、与父母沟通的问题,生活文化潮流问题等等;另一方面,他们独立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比如他们认为青少年学生应当有追求个性的自由、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希望得到尊重等等。但这种活跃的状况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就中职学生的现状看,思路狭窄,认识问题肤浅或有偏差,这与他们应有的发展很不相称。究其原因,认识能力不高是主要问题,较普遍的毛病是不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极大地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基本能力,这不但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知识、经验、思想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早年,叶圣陶先生在谈及作文教学时就曾说:“通过写作关,大概需要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没有质料如何能写?质料有了还要求其好,不好的质料当然写不成好文章……写文章是运用语言来写的,因而语言方面也需下工夫。正确、明白、有条有理,首尾贯通,大概是起码的要求。”叶老这段话,不仅强调了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双重任务,而且将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放在了首要地位,尤其强调不但要有质料,而且必须是好的质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阅读方向延伸认知范围
空洞的大脑是不可能产生思想的,有限的文化知识和生活阅历难以擦出思想的火花。所以,充实大脑、储存信息是磨练思想的基本方式,不能将学生的认知范围局限在教科书以内。在网络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电视剧、游戏占据了学生的许多课余时间,自由、随意的想像多了,而理性的思考少了,常导致他们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分析判断。所以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但常常看到中职学生喜爱读的书大多是武侠、言情、科幻类,学生只被这类作品中离奇、惊险的情节所吸引,而较少注意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思想和社会生活现象,对此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读书要有选择,随着青少年年龄的不断增长,应当引导他们转变阅读方向,走向成熟阅读,使青少年学生直面有深度的作品。除了优秀的小说,现代文化学者的散文作品是很值得学生去品读的。有一位学者在谈读书的意义时曾说:“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阅读是一种知识的储备和积累的重要方法,青少年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思想的熏陶,获得自己不曾有的经历,增加对社会历史的了解,加深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这种积累最终由量变达到质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左右着他们对社会、对事物的判断。阅读丰富了知识,陶冶了精神,提高了认识,那么在写作时,面对话题就不会茫然。
二、强化审题环节,启发深入思考
作文课不但要教给学生写作的章法,面对话题或题目,还要重视审题这一教学环节,审题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过程。可采用讨论的方式,先对话题或题目进行讨论,明辨是非,学生在讨论中梳理了思想认识,然后把讨论中自己所阐述的思想观点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重新整理思路付诸文字,使对事物的认识清晰而有条理。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时,首先对此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先明确“什么是责任”、“责任的意义”、“我的责任是什么?”学生用口语表述不同行业、不同角色人的社会责任和责任的意义,为下面的写作提供好的“质料”。在讨论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认识运用文字和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来。这样的讨论加深提高了认识,写作时整理了思路。通过这种思维与语言反复过滤整理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好的效果。
阅读教学更是“冰冻三尺”式的儒养和积累。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凝聚着人类深邃的思想智慧、生活哲理,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感受生活,熏陶思想,陶冶情操。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阅读,让学生懂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的曲折,认识社会的多变,分辨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有了丰富的思想,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认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并通过作文将自己的思想展示出来。比如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如果只是一般的导读,学生的理解认识就仅停留在“简单朴素就是美”这个层面上,而如果在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朴素也是美”,从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美”感受伟人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世界,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进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阅读体会,并进行写作练习。
作文审题及阅读教学过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也是提炼作文“质料”的过程。不断积累好的“质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对提高作文整体水平至关重要。有思想、对事物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有“质料”,才能谈得上较好的表达写作,才能写出有好文章。同时将认识能力训练与表达能力训练相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以认识能力的提高带动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