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读书?
2009-08-25雷达
雷 达
本期话题:
谁在偷走我们的阅读
一份资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
这已经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但是请注意,在那可怜的不到五册的人均购书量中,有多少册是《铁路列车时刻表》?有多少册是《城市交通规则》?又有多少册是正在匆忙应对大中小考的学生们为我们分担的?一册?两册?还是三册?
毫无疑问,我们的阅读正在被人不知不觉地偷走。
也许在拿“书”用做“敲门砖”的人生阶段结束之后,对许多人来说,那是至今记忆惨痛的时光,从五六岁开始,童工般地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行走在早晨与黄昏灰暗的路灯之下,心中的欢乐和光明也一点点死去,于是再也不碰这种印成一册一册的东西。
可是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在这片空旷的田野上,怎能缺少一束温暖的阳光、缺少一片辽阔蔚蓝的天空?
找回我们的阅读吧!让阅读的泉水,重新灌溉我们的心灵。
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
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读书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凡是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是真正靠近了读书意义的人。
人生苦短,幸亏有了书,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才能把见闻扩大无数倍,有的甚至等于多活了几个人生。在书中流连忘返,善于汲取精华者,是珍视人生的本质与自由的人,是心灵的向上者。当然,人们读书的目的不可能是单一的,多样目的交叉并存。可是,当根本性的需求变得茫然的时候,就会出现阅读的危机。
3岁的时候,父亲因病故去,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有沉重的书了。小时候的我很孤独,常在书架间独来独往。虽然这些书我根本看不懂,但它们似乎给了我一种神秘的力量。
及至能读一点书时,记得首先翻开的是梁启超、鲁迅等人的书。那时当然不知好在哪里。直到渐老时才意识到,其实他们已经来到了我的灵魂,在悄悄开启我的心灵之门。
我把这样的读书统称为心灵的阅读,尽管有时也带有为写作而吸吮营养的急迫目的,但能读得进去,灵魂是投入的。
可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的读书生活也随之出现了危机:想读的书,永远没有时间读,不太想读的书,却占去了大量时间,而且永远也读不完。我好像在进行着一场永无尽头的长跑。有时会产生荒诞感:看似永远在读书,又好像永远没有读书;或者,不知我在读书,还是书在读我?我也想好好地读一批好书,把它们放到书桌最显眼的地方。可是一年了,两年了,除了翻过前言提要,还是顾不上细读。它们已摆了很久,好像对着我冷笑。
当然,这跟我的职业也有关系。我是习惯于对创作思潮和文学作品发言的人,可现在作品数量激增,动不动数以千计,即使选择很小部分,也是惊人的数字;更要命的是,真正经得起阅读的书没有几部,大部分书因为贫血和缺乏真切体验而不好看,却又不能不看。于是,我的读书姿态常常是:一卷在握,正襟危坐,每个细胞都很紧张,为的是在最短的时间抓出一些要领,形成一个评论的框架。所谓艺术的直觉,沉醉自失,含英咀华,都谈不上了。我读得专注,读得累,可就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不能不说是读书的异化。我把这种阅读叫做“实用阅读”或者“功利阅读”。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得不到阅读快感却又不停地大量读书的人,现在到底有多少,这个队伍是否还在扩大?但我知道,为了拿硕士、博士头衔和教授、研究员职称,天天硬着头皮读着并不爱读的书的人,不在少数。至于为了出“学术成果”,为了发“权威”,发“核心”,殚精竭虑,刻意把文章弄成一种标准模式的,天底下真不知有多少。这些文章大都不是为了让人看的,而是为了拿来“实用”的。也许这一切情有可原,但总得给心灵的阅读留出空间,让读书回到读书的本义上去:在精神原野上的自由驰骋。
现在,我很怀念这样的我:在书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地读着,不觉天已黄昏;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闭馆的电铃声响了,周围的人都走了,我满足地伸了一个懒腰;午睡时看书,书掉到地下了,我也沉沉睡去……所以,有一天,当我的一个学生问我,我们为什么读书时,我说:为了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