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2009-08-24赵新梅
赵新梅
苏联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就等于撇下种子喂麻雀”。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建立积极的学科情感,从而失去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传授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从而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化学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不多,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从而诱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情感,内心产生强烈的反响、同情、激励、喜悦、惊奇等。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使得所注意的化学现象和记忆、理解的化学知识在这种状态下变得丰富,学习的效率更高。例如,在卤素一节中介绍氟的性质时,充满情感向学生讲述元素发现史:氟的制取是化学元素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参加的化学家人数最多、危险性最大的一次历程,前后经历了七十年,不少化学家为之损害了健康,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直至19世纪80年代,化学家用尽了各种方法,仍未成功,不是实验时经常爆炸,就是电极材料腐蚀严重。很多人退却了,而自学成才的法国青年莫瓦桑暗暗下决心要攻克这一难关。历经多年努力,他终于用低温电解法收集到梦寐以求的氟气,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令世人遗憾的是,获奖的第二年,莫瓦桑病逝,终年55岁。在去世前,这位科学家不得不承认:“氟夺走了我十年的生命!”上述悲壮的史实,既能强化学生对氟的异常化学活性的认识,又能深深地打动他们的心,影响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再如,讲到石灰石的性质时,将石灰石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与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融为一体,教师动情地背诵这首古诗,让学生根据诗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穿插介绍各地溶洞的秀丽景色,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总之,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情感会影响学生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积极情感。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教师寓情于教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关心、热情、信任的态度,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这种态度,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教师转化为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去实现教师的期望,用积极的情感面对学习。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在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耐心地开导、帮助他们,而是过多的苛求、指责学生,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和期望,就可能使学生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不听从的不良情感,甚至对其所教的学科也会产生厌烦心理。
有人说:“学生喜爱某一学科,还不如说更喜欢这一科的教师”。调查发现大多数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老师充满挚爱和尊敬,而少数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对教师有厌恶、抱怨的情绪,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科情感,因而教师要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感
璀璨夺目的金刚石,晶莹剔透的食盐立方体,黑色的磷铁矿和红棕色的赤铁矿,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等,能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争奇斗艳的物质形态美,并促发他们产生探求化学知识的积极情感。CH4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金刚石的空间网状结构,食盐晶体中阴阳离子交替排列,石墨结构中整齐迭合的“鳞片”等,则使学生感受到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序对称、简洁、多样、复杂和奇妙。用简单的化学用语来描述复杂的化学现象和工艺过程,在简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内涵。缜密的化学原理更闪烁着被人类利用的美好前景。元素周期律以及原子最外电子层结构跟元素性质的关系生动地说明着量变、质变规律;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水溶液中的离子积关系等等,则体现着对立统一的哲理,体现了化学内在美的独特魅力。从某种意义讲,化学变化是化学美之源。化学物质美只是化学变化美的终极表现。钻木取火、百炼成钢、烧石成灰(指生石灰)……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变化美。苏杭的湖光山色、桂林的如画山水、石林的突兀奇峰……这些大自然的杰出创作,无不假手化学变化的鬼斧神工。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极为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