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2009-08-24刘振强

党史文苑 2009年14期
关键词:伟大工程先进性广大党员

刘振强

[摘 要] 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基石,有利于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和主体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党员主体地位 实现路径

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十七大对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乃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实践意义

1.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前提、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标准。从党的建设的价值角度看,提出并强调党员主体地位正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党的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展开,是以人为本在党内生活中的集中体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党员主体地位,强调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即党的建设必须以党员为中心,把实现党员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其根本要求是广大党员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党员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和保障,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党员为主体展开。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对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努力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1]

2.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石。先进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永葆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体现于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方针政策、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能力、党员素质等诸多方面,而党员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其先进性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没有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并在其中发挥主体作用,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就缺乏物质依托,组织上的先进性就没有构成要素,实践上的先进性就没有行动的主体,总体的先进性也就难以具体体现。

3.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政党的宗旨是其建立、存在和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剥削阶级及其政党相反,共产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要想保持自己的性质,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决不能是一个只代表少数人利益的狭隘的宗派集团,而应该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她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要求就是党的根本要求,人民的根本意志就是党的根本意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细胞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根本要求,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3]因此,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实际上更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1.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前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4]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是一个民主性质的政党。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同盟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进行”。列宁也曾明确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5]中国共产党也一直为“造成一个又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而努力。但长期以来,在党的一些实际生活中,对党员只讲服从不讲权利、只讲领导权威不讲党内平等,在党的建设中也很少讲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党员长期处于被动的受管理、受教育的地位,是改造和提高的对象,而不是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创造性的进行活动的主体。这就使广大党员的主体性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实践中长期被压抑,造成党员主体缺位的现象和党内环境的不和谐、不民主。因此,能否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是直接关系到党内民主权利、党内团结统一能否实现的大问题。有了良好的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党内民主权利才能得到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尊重,各项决策才会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党的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

2.加强主体意识教育和主体能力培养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党员的主体意识指党员对自己是党的主人的理性思考,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主意识,亦即党员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是党员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的内在动力,集中反映了党员对待党的事业的忠诚程度和实践党的事业的先进程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意识能使党的各项建设和各种活动始终以党员为主体来展开,使党内事务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和党内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首先必须大力加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教育,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到,党员既是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主体中的一员,同时又是党的建设需要规范和制约的对象;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党员要增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人格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自己的政治使命;党员要增强主体意识的严肃性,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对党的事业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尽快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共产党人,从而不断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要切实加强党员主体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党员理论学习、政治表达、政务管理等能力,使党员能够从容参与党内活动,成为党组织中具有独立主体人格、强烈主体意识、较高主体素质和充满活力的有生力量。

3.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认真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等党员基本民主权利的正确行使和不受侵犯,努力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机制。要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切实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要建立健全党员主体的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正常行使监督权、批评权、检举权;要努力构建党员申辩权和控告权的保障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7-1.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7.

[4]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8.

[5]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1—192.

责任编辑 刘金旭

猜你喜欢

伟大工程先进性广大党员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读周恩来《过好“五关”》
篆刻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