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教学训练装备是生长军官任职教育保障第一要素

2009-08-21洪庆根丁爱瑞马天翼张作前

继续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装备保障任职教育理念

洪庆根 丁爱瑞 马天翼 张作前

摘要:本文根据新形势下任职教育保障的特点规律,从岗位指向性、教学保障各要素关联性、当前装备保障滞后性和外军院校装备保障超前性四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教学训练装备是任职教育保障第一要素的理念。

关键词:任职教育;生长军官学员;装备保障;理念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我军武器装备正在经历着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军事训练改革的深化,官兵执掌武器装备的能力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基础;随着军队院校教育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逐步加大。这些都对任职教育教学训练装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使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对于生长军官任职教育而言,正在成为保障的第一要素。

一、从任职教育的特点规律看,凸显岗位指向性,对教学训练装备依赖度最大

从广义而言,军队院校中的各种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岗位指向性,都是为部队各类工作岗位输送合格的军事人才。就任职教育而言,具有明显的岗位指向性,表现为:入学培训和将来任职岗位直接挂钩,一般不再需要中间转化环节,毕(结)业后直接上岗工作。这种直接的岗位指向性,是任职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最本质特点。

任职教育的培养对象一般已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基础和理论功底,我们不能像学历教育那样突出强调打牢学科专业基础,追求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广博性和学术性,而应把培养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岗位合格人才上。也就是说,按照部队的训练需求解决人才技能、能力、素质的缺失和提高问题,力争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部队训练的重点是什么,我们的任职教育重点就解决什么。

任职教育岗位指向性强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实施应突出以问题为中心,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装备,而不是泛泛去打基础。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加速学员已有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阅历经验向实际工作能力、岗位任职能力的转化,推进学员一般的认识能力向特定领域的岗位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转化。

培养岗位合格人才,涉及到多方面的教学保障,但对教学训练装备的依赖程度最大。没有教学训练装备作支撑,任职教育就会“空对空”,成为“纸上谈兵”,培养岗位合格人才将成为一句空话。特别是生长军官任职教育而言,离开了教学训练装备,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二、从教学保障要素彼此关系看,凸显关联性,教学训练装备处于主导地位

任职教育保障体系涉及到教学训练装备、场地、器材、教材、实验室、经费等诸多要素。从实现任职教育目标来看,军事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训练装备训练来实现,而对场地、器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从各保障要素的关系看,教学训练装备、场地、器材、教材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从保障要素的建设来看,场地和器材建设只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就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解决,周期短、见效快;教材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装备的熟练掌握和拥有相关的装备资料;而教学训练装备由于其军事应用的特殊性,只能在军队装备建设体制下,按渠道进行保障,周期长、见效慢、价格高。由此可见,教学训练装备在任职教育保障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此外,只要有了装备,教员装备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有了物质基础。

如除通用训练场地外,专用场地一般是为教学训练装备服务的。教学训练场地建设首先要满足武器装备训练与教学的需要。由于教学训练场地一旦建成一般不能移动,所以从满足需要、厉行节约的原则出发,必须充分论证,既要满足目前教学训练装备安放和展开的需要,同时要有前瞻性,考虑新一代武器装备的发展,选好项目和场地。

三、从外军院校任职教育保障经验看,凸显超前性,教学训练装备建设先行

国外有人认为,在没有战争检验的情况下,衡量一个国家军人素质和军队的实力,只要到军事院校看一看,便可以得出结论。在和平年代,深化军事训练改革主要依赖于军事院校。美国人讲,现代战争首先从教室和实验室打响,教室、实验室、战场这三点一线的战争从未间断。甚至还有人断言,战争年代打部队,和平年代打院校。外军院校非常重视任职教育的教学保障工作,尤其是重视教学训练装备的建设,把最先进的装备首先用于军队院校教学,保证教学训练装备配备先于部队,标准高于部队,质量优于部队。

(一)投入巨额资金优先购置教学训练装备

以美军为例,在2003财政年度,院校教育经费占国防经费预算的6%。由于巨额资金的投入和最新科学技术的支持,美军院校拥有的教学训练装备、设施和场地一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而且明显优于其普通高等院校。

(二)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首先用于院校教学

俄军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将最先进的装备首先用于院校教学,部队有什么装备,院校就有什么装备,院校内有部队所有的列编装备。如AK-630速射炮、SA-N-3对空导弹、白杨系列洲际导弹等,在太平洋海军学院就都有实物,而且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

(三)重视院校教学训练装备与部队新装备相衔接

外军院校非常重视教学训练装备与部队新装备相衔接。以乌克兰军校为例,学校各专业都有较多的实践教学时间,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仪器仪表较为齐全,专业教学与部队实际装备结合较紧密。它们的坦克驾驶与维修专修室,将各种坦克的挂图放在墙上,并将主修坦克装备的每一部件分步拆卸的挂图挂在墙上,同时在教室的前、后以及两边放置许多对应坦克拆卸下来的关键部件,使学员学习快速而有效。在它们的通信装备专修室内,将现役通信装备从短波、超短波直至微波,每一种装备放置一套,一字排开,每一种装备上都贴有战技指标、作战使用环境,使人一目了然,并且可以现场练习操作与使用。在全期训练中,还有两次部队实习。这种实习不仅仅是部队生活的实习,而是装备的实际使用、维修与实战演练。

(四)把军队院校实验室作为军事演习的预演室和未来战争的实验平台

外军院校配备新式武器装备,除了保障任职培养之外,还把军队院校实验室,作为军事演习的预演室和未来战争的实验平台。美军依托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作战行动实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最具代表性的是海湾战争。战争开始前,美军利用其各种作战实验室,对“沙漠风暴”行动的作战方案和作战行动进行了多次实验,从而确定了作战方案,训练了参战部队。特别是海湾战争的最后一幕——“沙漠军刀”行动,以其精确预测战争进程而震惊世界军事理论界。“沙漠军刀”行动利用美国DBA公司开发的“军团战斗作战模拟系统”,对地面作战的战斗和指挥计划进行全程模拟和实兵检验,从而形成了俗称“四天计划”或“100小时战争”的作战方案,准确地

预测到伊军将把主力部队用于防御对科威特的攻击,并推测出迂回到伊军西侧的盟军装甲部队的攻击具有最大成功的可能。

四、从任职教育保障现状看,凸显滞后性,教学训练装备成为制约“瓶颈”

“十一五”以来,军队院校教学训练装备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教学、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为宗旨,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明确任务定位、加强系统建设、健全管理机制、规范保障模式,教学训练装备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教学训练装备数量不足、老旧、不配套,低水平维持,明显滞后于部队主战装备,成为制约任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教学训练装备的“瓶颈”制约,直接导致任职教育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所学装备型号与部队使用装备型号不一致

主要是部队现有装备多代并存、型号繁杂,而院校教学训练装备型号落后、新装备和主战装备少,培训缺乏针对性。

(二)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强

由于教学训练装备的保障不到位,院校人才培养只能按照专业组织教学,覆盖一定的岗位群,对于特定岗位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专业培训内容与本岗位任职需要不尽一致。

(三)教员对新装备不够熟悉

由于多数新装备没有配备军队院校,所以多数教员对新装备不够熟悉,有少数教员甚至没见过所教学的新装备。经调查统计,教员对培训岗位熟悉的占33%、比较熟悉和不熟悉的占67%。

五、突破瓶颈制约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教学训练装备超前建设的观念

毛泽东讲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宁可让人才等装备,决不能让装备等人才。这都是从人与武器的关系角度,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培养超前的必要性。院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从培养人才与保障条件关系的角度来看,应该做到“教学训练装备等学员,不能让学员等教学训练装备”。只有这样,院校今天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部队明天的需要。

(二)建立优先保障机制

建立教学训练装备优先保障机制,就是将教学训练装备建设纳入部队装备建设大体系,做到新装备优先配发院校,装备补充更新优先考虑院校,装备维修优先安排院校。同时,要通过组织教员参与新装备的论证、研制、试验、定型、引进和接装等全过程,同步研制教学训练装备,建立教学训练装备编配标准,规范新装备技术资料供应渠道,使教学训练装备与战斗、保障装备同步研制、同步定型、同步投入使用,实现教学训练装备规范、高效运作。

(三)走出共享共用路子

进一步拓展保障渠道、创新保障模式、改进保障方法、提高保障综合效益。依托院校、部队、装备科研机构和承制方,科学整合装备、技术等保障资源,建立装备教学联合保障基地;充分发挥不同院校主导装备优势,构建以自主保障为主、校外保障为辅的保障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作、集约高效的区域化、专业化、网络化保障格局,在院校与院校、院校与部队、院校与厂所之间,实现教学训练装备保障资源的共享共用。

(四)保持教学训练装备的动态更新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武器装备加速更新换代。为保证院校实践性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训练装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实现装备编制、配置、保障标准等的动态更新,装备技术状况及时升级,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参考文献:

[1]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2]张增印,军校管理发展研[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3]李雪松,外国军队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4]顾辉,洪庆根,世界海军名校[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5]王卫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2005

[6]林华,杨晓丹,李德军等,提升任职教育岗位合格培训能力问题研究[A],尹长志,第四届海军院校教育科研成果汇编[C]北京:海军司令部,2008

责任编辑姜雪

猜你喜欢

装备保障任职教育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谈装甲装备应急维修保障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军用机器人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我军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途径探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