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日志

2009-08-21

收藏·拍卖 2009年8期
关键词:画派卢梭印象派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系列

故宫博物院自2008年起,开始在武英殿书画馆举办“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系列,该系列展从故宫博物院数以万计的书画藏品中精选经典之作,力图通过有限的展品,展示出不同时代的书画风格和特点,标示出它们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今年举办的三期书画展主要呈现晋唐宋元时期、明代和清代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令世人瞩目的精品,如我刊曾报道过的第四期(4月15日—6月15日)中有宋代《王诜渔村小雪图卷》、《赵估芙蓉锦鸡图轴》;现在正在举行酌第五期(6月25日—8月25日)中有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唐代《欧阳询行书张翰帖》(附赵佶跋)等;而九月份即将开展的第六期(9月3日—11月1日)则将展出东晋《王献之行书中秋帖(传)》,唐代《李白草书上阳台帖》、宋代《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等。

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书画艺术构建体系、创造经典的重要时期。晋代以王羲之、顾恺之为书画代表。隋唐画名家有展子虔、阎立本、韩混等。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所确立的汉字结体用笔规范沿用至今。五代两宋绘画更趋成熟完备,这与皇家设置画院,奖掖人才的措施以及文人士大夫阶层对艺术创作的广泛参与有很大关系。宋元的文人书家,强调在“守法”的前提下表现“书卷之气”,“宋四家”和鲜于枢、赵孟颓皆为代表人物。“元四家”高张“文人画”旗帜,提倡抒写性情,不求形似。

明代是中国书画史上承上启下、流派纷呈的重要阶段。其书法绘画继承了宋元传统,在创作理论和表现技法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艺术群体,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明早期书法以“三宋”草书和“二沈”的“台阁体”楷书为代表:绘画则以戴进、林良等人粗犷纵肆的“浙派”、“院体”风格主导画坛。明中期以后,吴门(苏州)地区成为书画创作的中心,吴宽、王宠等人在书法上摆脱“台阁体”束缚,“吴门四家”以清雅淡丽为主的文人画风代替了宫廷“院画”;而陈淳和徐渭在写意花鸟画方面的创新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与笔墨内涵。明晚期董其昌完善了书画创作理论,成为文人书画的集大成者,对当时及清代影响颇广:同时,“松江派”的赵左、沈士充,杭州的蓝瑛、陈洪绶,均能领袖一时,自具风貌,为明末社会动荡中的艺坛增添了抹亮色。

清代书画在传承与创新中形成繁荣局面。清初王铎、傅山等书家承袭明末书风,以雄奇迭宕的挥写表露孤傲愤世的遗民心态,“康熙四家”清劲秀润的书风则承续着董其昌的遗韵;绘画上“四王吴恽”以摹古集大成而居画坛主流,“四僧”、“金陵八家”及“黄山画派”等则以自然为师而开辟山水新境界。清中期盛行崇古立新之风,刘墉、翁方纲等力追晋唐而带来帖学繁荣,邓石如、伊秉绶等则以金石文字入书而渐开碑学之风,宫廷绘画以西画技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扬州画派”又以张扬的个性为画坛注入活力。晚清书坛碑学愈盛,以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最负盛名;“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则以雅俗共赏的画风拉开近代绘画之帷幕。

从柯罗到莫奈——风景画的新鲜视角

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莫奈曾说:“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达载的印象。”

这些印象派画家的想法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为了捕捉大自然转瞬即逝的美丽,法国印象派画家沿袭了在西欧已经繁荣近一个世纪的户外绘画的传统。伦敦国立博物馆此次展出馆藏的19世纪印象画派最主要画家的9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法国印象派画家作品,也有早期外光派(Plein-air)画家作品,涵盖的艺术家有柯罗,莫奈(ClaudeOscar Monet),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西奥多·卢梭(Th odore Rousseau),毕沙罗,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Charles-FrancoisDaubigny)等,生动呈现了1874年第一批印象派的户外风景画的发展史。

巴比松画派的作品是此次展览的一个重点。巴比松画派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为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枫丹白露森林(Fontainebleau Forest)附近的巴比松村,1840年后这些画家的作品被合称为“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西奥多·卢梭、柯罗、让一弗朗索瓦·米勒和杜比尼,其中卢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终老。巴比松画派受到17世纪荷兰画派及英国画家康斯塔伯(JohnConstable,1776-1837)的启发,作品中有种纯净与自然的风格,追求光线和气氛的极致表现,并直接在户外写生,再将作品带回画室完成,这种忠于表现眼前自然环境的信念与在户外写生的做法,影响到后来的印象主义,成为印象派的先驱,而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歌颂,更反映出发展中的城市居民对于大自然的向往。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让雨果大发感慨:“一片森林就是一个城市,在所有的森林当中,枫丹白露森林就是一座丰碑。”

展览展出纳西斯·维吉尔(Narcisse-Virgilio)创作于1850—1860年之间的《森林里的晴天》(SunnyDays in the Forest),细腻地刻画了春天的天空和茂盛的树叶:同时还展出西奥多·卢梭的创作于1830年的《圣文森特山谷》(The valley of SaintVincent),在该作品中,卢梭用长的、流畅的笔触捕捉到狂野的大自然的景象,从中可以感受到画家是如何捕捉他们当地风景的特色,并且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呈现。最值得关注的是柯罗大约创作于1858年的《一天的四段时光》(The Four Times ofthe Day)。柯罗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了这四幅画,把他的想象与他在意大利的个人经历结合在了一起。

欧仁·布丹的海滨作品和柯罗的晚期作品反映出这些艺术家开始探寻新技巧时对正在兴起的印象派画家的影响。

展览还特别呈现了由莫奈以及和他一同逃难到伦敦的杜比尼画笔下的伦敦。莫奈绘于1871年的《威斯敏斯特下的泰晤士河》通过对刚建成的议会大厦和威斯敏斯特铁桥的描绘,捕捉到一种特别的静谧感。而在杜比尼绘于1871-i873年间的In StPauls from the Surrey Side中,人们可以深切感觉到工业社会阴沉天空的凝重,特别是杜比尼画布上驶过黑修士桥的火车所冒出的黑色浓烟更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时,莫奈和杜比尼都是在很小的木板或者纸上描绘他们的油画草稿,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这些草稿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堆积如山,但从来没有得到人们的欣赏,直到很久之后,这些草稿的价值才被人们发掘。通过展览,人们可以从柯罗到莫奈的作品中感受到这些珍贵艺术品被人们重新发掘和重新审视的过程。

猜你喜欢

画派卢梭印象派
人生的最高哲学
名家/[法国]毕沙罗
大师的弯腰
立体画派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拍卖
卢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
卢梭的绝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