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文言

2009-08-21广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词句文言写作技巧

何 广

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文言文,这就使文言文的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学们一听到要学这么多的文言文就怨声载道,说文言文看不懂,语言干巴巴没有味道,说21世纪的现代人类为何要学2500年前的古董文化等。

文言文是糟粕吗?不。新课程对教材选编的文言课文提出的要求是: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所选的文章不管是先秦诸子文学还是唐宋散文都是古代文学遗产的精华。那么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现实社会有哪些功能?一则文言文是研究历史的切实保证,这样就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二则还能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三则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除以上社会功能外,还应看到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二者一脉相承,文言文是“源”,现代语文是“流”,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我们学习文言文既有一定的社会必要性,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质。

但是学习文言文的目标和现实有着一个很大的差距,原因在哪里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人与目标是永不能交汇的平行线;有了兴趣,人与目标就会二合为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学会发现文言文的美,使文言文学习不只是干巴巴的字词句的解释记忆或文句翻译,而是体会美感。

一、体会诵读之美

诵读(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文言文虽然已经失去了“活”的语言环境,但它自身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反复读来读去,通过口、眼、手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入大脑,课文的内容与意旨,随之融化为自己的知识。很多的同学也知道多读对于学习文言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他们就是没能付诸行动,同学们还没有发现怎样在读中体会文言之美。

要想体会文言的诵读之美,就要发现文言文章的语言之美。文中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像王勃的《滕王阁序》全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四字句、二字句等,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且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这般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不仅如此,还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使人读之如尝佳肴。而《登泰山记》那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却又让人如品家常风味小吃。同学们可系统地品味这些文章,体会语言之美。

除了通过诵读体会文言的语言之美,同学们也可以进行文言运用,实行文言写作。根据以前所学所见的文言小故事,编写一则小故事;或者用文言文写读后感。这种训练的效果不错,许多同学写的很有特色。

二、理解赏情之美

文言文不仅是我国语言文库中的宝藏,更是我国真实人性美的闪耀之作。在那个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人们的思想非常纯朴,总是真实地表达自己心底深处的情感,他们有着一份比现代人更真切的关注生存环境的热情之心。纵观整个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中国文人的思想变化轨迹,发现人性的隐变。同学们更可以在其中体味这份浓情。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作屈原的《离骚》,这是屈原以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份忧国忧民之情,这份献身理想的痴情怎能不令人感动?更有唐代大家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用较多的抒情句,泣血带泪地表达对侄子遽逝的痛悼之情,那份骨肉真情催人泪下,更有着作者深深的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情感,种种肺腑之言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他们用语言文字表达了悲剧之美。类似这样的真情真意佳作,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是少有的。

同学们要吃透文章的意蕴,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让自己投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然后满怀激情来学习文章。采用速读、选读、精读等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提出问题激发情感共鸣,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提如下问题:作者认为没有必要羡慕长江的无穷,而感叹人生的短暂,应该如何做呢?可见作者怎样的人生观?这个问题恰当地把作者在逆境中却能做到乐观旷达的那份洒脱情怀表现出来,然后又适机地问道:你是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观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不断激活大家的生活体验的过程,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

这种对美情的赏析不仅会有利于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同时也会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情操和增加情感体验。大家若能陶醉于这份美感,就会有兴趣去揣摩这些字词句的字义句意,而理解作者的情感,也有助于字词句和上下文的意义联系,使学习文言字词不再是件苦差事,就会学得活,也能用得活。

三、掌握技巧之美

现在提倡大语文教育,所以话题作文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贴近生活的,利于自由抒发生活之感的作文样式,极大地推动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质量。但是写作技巧却还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作文书中找写作技巧,却忽略了我们朝夕相对的文言文,认为文言文只要能掌握字词句和思想情感就可以,没有写作借鉴之处,但是只要大家仔细品味文言文章,就可以体味其中大有妙处。

韩愈的打破常规,以生活琐事来写祭文。《古文观止》评柳宗元的《愚溪诗序》:“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这种托物兴辞、寓意深远之作具有很好的借鉴,特别适用于批判现实之作中。其中写愚溪八景,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是写建筑物说明文的绝佳借鉴之处。我们写记叙文常常是平淡如水、一条主线铺到底,缺少伏笔和照应,《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同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类似于这样的富有写作技巧的文言佳作颇多,平时若能注意这些方面,既能更深入体会文言之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故此,同学们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大家只有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努力创设一种“美”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

猜你喜欢

词句文言写作技巧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