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哦,父亲

2009-08-21李欣欣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胳膊教导闺女

李欣欣

〈1〉

回到家父亲问我最近有没有发表文章,我笑着摇了摇头:“爸,您女儿已经是江郎才尽,才思枯竭了,哪里还会发表文章啊?”

父亲停下手中的活,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怎么会呢,我只认为我的闺女有江郎的才华,但是我不承认我的闺女会才尽!”在一旁的母亲笑了:“老李,你就是吹牛行!”父亲狠狠瞪了母亲一眼:“胡说!我的闺女我能不了解?”

我的祖父是名出色的医生,外祖父外祖母都是教师,曾祖父曾是国家干部。尽管到了父母辈已是家道败落了,但是从广义上讲,我还算是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开始懂事起,我便翻着祖父的医书看,其实那时候看不懂,只是翻看上面的图画而已。后来认字了,我便开始看父亲买来或借来的书籍,当年的书籍不像现在这么繁多,像《红楼梦》《基督山伯爵》《红岩》,这是我印象最深的几本书。儿时看书的时间将近占我一天中的2/3,可谓“手不释卷”了。母亲总是说:“看这个没有用,小孩子看大人的书没意思。”父亲却说:“别听你妈的,多看些书肯定是有好处的。听话,去看吧!”母亲听了父亲的话便不再说什么了,于是我又心安理得地去看我的书了。

由于过早地就接触了许多书籍,所以当时在同龄的孩子面前,我是最博识的一个,也是最稳重的一个。每每吃过饭,我便拿起书带上小马扎到卧室的小角落里看书,现在想起来确实是有种“猫起来”的感觉。我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对于今日能够在写作上一展才华,那些书籍是功不可没的,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有先见之明的父亲。

〈2〉

从我记事起父亲再也没打过我,每当我犯了错父亲总是让我站墙角面壁思过,自己找犯错的原因,然后再语重心长地教导一番。从小到大整整十八年了,父亲教导我的话从没有重复过。直到现在我只要一犯错,都有一种想要站墙角的冲动。

上高中了,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但是时间并没有冲淡我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偶尔回到家父亲还会像我儿时那样将我抱起来,试试我重了吗,然后再抱着我在客厅走几圈,最后总是累得几天都抬不起胳膊。母亲总是心疼地说:“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孩子都那么大了,你还抱她,你胳膊不疼谁胳膊疼?”父亲一边甩胳膊一边说:“趁现在我还有劲多抱抱孩子,要是年纪大了,想抱都抱不动了。”

父亲说这不是溺爱孩子,溺爱孩子也不是这样。的确如此,从小到大父亲对我的要求就很严格,“莫以恶小而为之”,即使一丁点儿错父亲也是语重心长地教导上半天,直到我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改正为止。父亲在学习上对我总是很大方,学习用品总是有求必应,但是每当我央求父亲买零食时,父亲总是皱起眉头。

提起零食,我不得不提及童年那段苦涩却又幸福的日子。那时刚分家,家里很穷,父亲也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最穷的时候竟穷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父亲不得不骑着那辆破烂的“凤凰”自行车下去五六十里地去收破烂,听母亲说父亲的手里敲着一面破锣张罗买卖,看上去分明像个耍猴的。父亲卖的破烂钱却都用来给我买了酸奶和山楂片。父亲当年的那个破锣至今还留着,看上去就像一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碗,却为女儿讨来了一生的盛宴。父亲说:“我闺女为什么写作好啊?”没等父亲说完,母亲抢过话来:“都是你的功劳啊!当年你都用钱给女儿买了酸奶,让我们两个喝西北风!”父亲听了,嘿嘿地笑了:“嗨,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咱闺女吗!”

〈3〉

时光如白驹过隙,人生就像一个洋葱,一片片剥开,总有一片让我泪流满面。我长大了,父亲却慢慢地老了。我不是一个好女儿,因为读高中的我在考分上已不再有骄人的成绩,我选择了写作,只是为了能让父亲高兴,或许就像贾平凹说得那样“写作动机不纯”,但这或许是我回报父亲最好的东西。父亲为我付出了一切,这是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

父亲说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去。我摇摇头:“我走了,那你和我妈咋办?”父亲说:“只要你生活好了,我们就是整天吃馍馍喝凉水都高兴!”父亲呵,日后,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天堂的我也要归来。无论我走得多远,永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男人有的平庸,有的出众,有的迂腐,有的前卫,有的暴躁,有的温和……但对子女大同小异的爱,使这些男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父亲!

(指导老师尤国军)

注:

文章入题简洁,不拖泥带水。

是父亲的鼓励与推动,使我从小就酷爱读书与写作。

本部分中,父亲对“我”思想上要求的严格与对“我”生活上的倾情关爱对照立意,强化并丰富了父爱的内涵。

取材典型,感人肺腑。

用情真意切的语言,既写出了父亲对爱女前途的殷殷期盼,又写出了“我”对慈父感恩图报的拳拳深情。

整 体 点 评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写了:“父亲”对女儿“我”学习上写作上的鼓励与推动;思想上对“我”的严格要求与生活上对“我”的舐犊深情;“父亲”对“我”人生未来的殷殷期盼与“我”对慈父感恩图报的拳拳孝心。文章取材典型,多有脍炙人口的佳句。文尾从“男人”共性与个性的哲理思辨中审视“父亲”,照应文题,升华了全文的主旨。

(点评老师马思昭)

猜你喜欢

胳膊教导闺女
胳膊举得高 从来不真敲
捡来的闺女,卖掉公司陪老爸走四方
我想要的教导
相见
招财耳
闺女是娘的小棉袄
撒谎
如鱼得水
老胳膊老腿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