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斯托克,梦开始醒的地方
2009-08-21
贺文玄
“伍德斯托克40周年”纪念音乐会日前在美国隆重举办,依然的人山人海,依然的欢呼雀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西方青年反叛意识膨胀、“左倾”思想占支配地位的年代。在美国,没完没了的越战夺去许多人的生命,美国经济也一度陷入低谷。青年人开始厌倦战争,厌倦传统和权威,他们渴望解放,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1968年,肇始于法国、蔓延全欧洲的“五月风暴”,和1969年发生在纽约的“石墙事件”,更让这种叛逆冲动达到难以抑制的沸点附近,美国青年人只需一个点起熊熊烈火的烟头,而这个烟头正是伍德斯托克音乐会。
为期3天的音乐会,32名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充分展现了才艺。许多歌都是即兴创作、改编的,却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就在漫天大雨、满地泥泞中,几十万身着喇叭裤、脚踩松糕鞋的年轻男女始则载歌载舞,继而狂呼纵欢,烂醉如泥者有之,身无寸缕者有之,毒品、酒精、纵欲……一切在那个激进年代里被认为最时尚、最先锋、最“反传统”、最符合“垮掉的一代”标签的行为,都可以在短短3天里,在伍德斯托克寻到。
可以说,伍德斯托克是“垮掉的一代”梦开始的地方——还有什么比一场史无前例的狂欢、一次叛逆者的大集会、大示威,更能体现他们的存在和价值?自由、和平、反战、绿色……喊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喊了,全美国、全世界都听到了。
然而,正所谓月亏则盈,水满则溢。梦开始的地方,也正是梦开始醒的地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是嬉皮士运动的高峰,却也是这一潮流开始退潮的转折点。伍德斯托克音乐会一方面把嬉皮士的声音放到最大,却也让他们的虚弱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公众眼里。
异想天开的计划、杂乱的组织、糟糕的公关,音乐会期间场外当地人的愤怒和音乐会后的一片狼藉,都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现实:“嬉皮士”们可以很容易地喊出“我们不要这些”,但当他们想要些什么时,却很难做到。
在伍德斯托克,嬉皮士推崇的纵欲主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但这样的狂欢不仅让许多旁观者侧目,也让不少狂欢者在狂欢之余感到兴味索然:所谓自由,难道仅仅是这些?所谓“个人的价值”,难道就是在泥水中和不相识的人打滚72小时?
伍德斯托克让许多名字和歌曲不朽,却未能让嬉皮士精神同样不朽。此后不久,嬉皮士开始迅速边缘化,“美国梦”的追求和雅皮士的生活方式,重新成为美国青年的主流奋斗目标。“伍德斯托克40周年”虽然树起纪念当年音乐会的丰碑,虽然台上唱着当年的歌谣,台下扭着当年的舞步,但昔日的牛仔裤、松糕鞋已经变成了聚会常见的T恤、牛仔。在40年后的伍德斯托克,唱出的第一支歌是“星条旗永不落”,主唱是一个严重视力障碍患者,演绎的是今天耳熟能详的“美国梦神话”,是奥巴马式的“我能”,而不是“伍德斯托克精神”。
伍德斯托克之盛,成为“垮掉的一代”嬉皮士之梦开始的地方和梦开始醒的地方。40年过去,当今天的人们,借伍德斯托克之型、托“美国梦”之实之际,当财富泡沫破灭纷纷、华尔街“蓝血”神话不再之时,人们会否想到当年“伍德斯托克之梦”的背景?会否在浅斟低唱之际扪心自问,今天的梦开始了么?开始醒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