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母语,再谈国际
2009-08-21
环球时报 2009-08-21
爱地人
容祖儿
香港歌手容祖儿最近推出了普通话专辑《很忙》。《很忙》既有粤语原唱的普通话改版,又由电视剧片尾曲,还有广告歌及“舞林大会”的宣传歌,很难由此看到一个统一的音乐概念。容祖儿一直被看成是香港乐坛近十年来“新生代”的代表歌手。但容祖儿也有她的尴尬之处,就是不能像她的前辈那样,以自己最擅长的粤语歌曲来打动内地及台湾歌迷的心。
上世纪70年代末堪称粤语歌手盛世,甚至还因为音乐本身的魅力,让许多香港以外地区的歌迷,热衷学起了粤语。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两岸三地一体化浪潮的到来,香港流行乐坛因为想要追求市场更大化,让许多习惯粤语的歌手,被迫加大了普通话唱片的力度。而放弃习惯语言的最大弊病,就是许多香港流行音乐作品失去粤语歌的特殊语言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粤语流行乐的衰退。因为很多粤语歌手是放弃他们的专长来和台湾及内地的歌手比普通话,谁胜谁败不言而喻。
紧随粤语歌没落的,是21世纪到来的国际化浪潮。由于处处以国际化为指标,整个华语流行乐也很快陷入了盲目跟风的状况。蓝调、嘻哈、电音舞曲和混搭,这中间即使能够听到“中国风”的元素,但更多的也只是点缀,可有可无。可以说,近几年流行的许多作品,如果抹去演唱单听伴奏,它们真的和欧美作品难以区分。这其中很大原因正是在于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华语乐坛失去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把握,从而让歌曲只变成了音乐技术和形式的感官刺激,而不能通过真正形象又亲切的母语,来发挥音乐作品中独特的地域特色魅力。而这样的国际一体化结果,也就只能因为母语文化的失势,而变成了国际雷同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