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一个石油工人的后传
2009-08-21郦晓
郦 晓
新闻提示上世纪70年代,渤海油田的石油工人李小加,可曾料想到自己日后在港交所的位高权重?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6月3日下午公布,委任李小加接替周文耀出任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将于今年10月16日履新,而现任总裁周文耀将于2010年1月15日退任。李小加是港交所历史上第一个非香港本土人士的行政总裁,也是第一位有内地背景的掌门人。业内人士认为,此番任命在加强香港和内地的关系、稳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打开了想象空间。
6月3日,备受关注的李小加跳槽一事尘埃落定。这位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将出任港交所下一任总裁。对他而言,这或许只是人生的又一次穿越。
幸福
李小加(Charles Li)196L年出生于北京。之后随父母迁往西北,“我生在北京,长在甘肃,没上过高中,初中毕业就去了石油技校,做了4年石油工人。”
他一度在渤海的海上石油钻塔工作。钻塔上一个小房间里挤了14个小伙子,李小加回顾说,那根本就算不上是钻塔,而是直直伸出海面又脏又破的钢架子。
不过,工作让他感到愉快,“做工人就意味着不用下乡,待遇也非常好,吃饭不要钱,一年能发两双皮鞋。”
枯燥的业余生活并不难打发,闲暇的时候,李小加抱着收音机自学英语。这个时期他逐渐对上大学有了某种期待,有时,他甚至到大学的门口,看着那些进进出出的人。
他的年龄段,刚刚同恢复高考的时间对应起来。有关高考,同许多“伤痕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不同,李小加说,“那个时候高考很容易。”1980年,他进入了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英语文学专业。
毕业后,李小加成为《中国日报》的一名记者,这同选择无关,是分配的结果,当然他也因此回到了北京。
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国人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出国留学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选择,就李小加来说,至少他不存在语言障碍。
于是李小加同结婚不久的爱人给美国的大学发信,内容较为“直接”,大意是:如果学校需要交申请费的话,就请不要回复了。这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没有钱。
这份申请材料引起了位于美国南部的阿拉巴马大学教授的注意,想见见这两个人。虽然这所大学之前并不在海外招生。最后,只有这所大学愿意提供两份奖学金。李小加读的是新闻专业,这是在1986年。
事后回忆最初的留学经历,李小加“发现”其实很苦,需要打工,具体来说就是洗盘子,很长时间见不到父母。但是他觉得很幸运。
李小加有自己的分析:当时国内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机会也少。所以到了美国后觉得一切都很好,自己也有充实、蒸蒸日上的感觉。现在的留学生不同了,郁闷,因为国内什么都有了。
到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发觉一个问题,如果他有意在新的环境里待下来,那么“外国人在美国做新闻记者连口饭也挣不出来”。
华尔街
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李小加决定转读法律专业,这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过程演绎得也很戏剧性。
他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却决定放弃。这引起了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爱德华的注意,于是打电话询问,“你被哈佛录取了,还是被耶鲁录取了?”李小加回答,基于经济理由,他将去印地安纳大学。爱德华让他第二天一早来哥伦比亚大学面谈一次,但是李小加表示,他得稍晚,因为他买不起机票。
最终李小加获得了帮助,进人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的哥伦比亚大学,无疑是具有世界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奥巴马1983年在这里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欧元之父”蒙代尔是这里的经济学教授,巴菲特则从金融系毕业。至少有一件事情,李小加在那个时期同样可以做到,那就是到附近的中央公园或者稍远的哈德逊河畔散步。
关于华尔街,李小加后来回忆最初的印象:去了华尔街没有什么感觉,当时只知道它是最有钱的人待的地方,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严肃的面孔,那么多人穿着西装在一起走动,“每一个走动的人似乎都在奔往某一个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谈笑,我当时觉得这个地方一定非常奇特。”
最初的时候,李小加语言上就很过硬,在哥大一次模拟法庭上,他的侃侃而谈吸引了达维律师事务所的注意。李小加强调,这里面有运气,因为主题是新闻自由,恰好这是他的硕士论文所涉及的。
达维(Davis Polk&Wardwell;)是一家全球性律师事务所,总部设在纽约。i927年,达维创造了最早的跨境金融产品之一,即美国存托凭证。之后他又进入了布朗伍德律师事务所。布朗伍德(Brown&Wood;)今天已成为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的一部分。盛德的承销业务、对冲基金业务非常突出。
1994年中国财政部发行债券,“我是海外律师,代表财政部,而美林是这次发行的主承销商,有了这样的渊源,我决定加入美林。”
美林在1993年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国证券公司。至少在1999年美林是全球最大股票和债券承销商。
海归
1999年起,李小加担任美林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兼总裁,负责中国业务的发展。这一时期恰逢中国大型企业兴起上市融资热潮,李小加是中国金融证券业对外开放的亲历者之一,同众多项目联系在一起,其中还包括1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全球发售。
2001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及香港上市成功。上市的主承销商是美林国际。16岁时,李小加服务的正是中海油的前身。
2003年3月,李小加加盟摩根大通任中国区主席。谈及理由时,除去尝试新机会之外,他认为摩根大通代表了投资银行一个比较传统的经营理念。
摩根大通同中国的渊源可追溯至1909年,JP摩根担任湖广铁路债券的承销商。而在上世纪20年代,大通银行在上海和天津开设了办事处。
1933年,基于《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摩根银行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JP摩根,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另一部分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即摩根士丹利。“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又允许混业经营,JP摩根又大规模返归投资银行业务。”2000年JP摩根、大通银行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合并为摩根大通。
2005年6月23曰,中海油报价185亿美元竞购优尼科石油公司,这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收购战。高盛和摩根大通是中海油交易中的项目顾问。几经反复后,8月2日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争,但是这一事件无疑影响深远。
实际上,对国内而言,投资银行业务是新生事物,因此投资银行家也努力做推广,有记者评价李小加,“艰涩难懂的金融话题在他口中变得如此通俗易懂,或许这正是投资银行家的魅力之一。”
2008年10月,李小加走入CCTV《对
话》节目。谈论的主题是“华尔街危机是如何孕育的?”李小加详细介绍了危机形成的全过程。当然,摩根大通属于这次金融危机中少数幸运的例外,并且并购了贝尔斯登。
近期他最为有名的言论是“夏利和法拉利”,有人问,金融危机是否意味中国经济可能会超越美国经济?他回答,“这就好比开夏利和法拉利,不能因为法拉利暂时熄火停在路边,开夏利的就可以停下来在旁边看热闹。”
新工作
港交所62岁的现任总裁周文耀明年4月底任期届满。
“总裁人选的遴选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但至于何时公布,目前没有时间表。”5月14日,港交所发言人刘涓涓在回应媒体询问时表示。同时期,有消息已经指向李小加。随后传出李小加将从摩根大通离职。
港交所的主营业务为:“拥有及经营香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以及其有关的结算所”。其2007至2009年的使命宣言是:“成为一个专注香港、中国内地以至亚洲其他地区的证券及衍生产品的主要国际市场”。
港交所于2000年6月、香港的证券及期货市场完成合并之后上市。是一家市场主导并向股东负责的机构。
香港证监会主席方正在接受媒体询问时指出,是否是香港本地人不是出任总裁的关键,“外国人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市场。”
熟悉其中人和事的香港媒体人罗绮萍评论:周文耀每年薪酬约L300万港元,这对许多人来说已是天价,但李小加在摩根大通年景好时,每年收入超过1亿元……“正如他自己所言,现在钱赚到了,是时候回馈社会了。抱着这种心态出任港交所行政总裁,已经成功了一半。”
有消息指出,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史美伦对李小加颇为认同,积极推荐。
5月22日传出消息,港交所董事会原则上已通过聘用李小加为下任总裁。因为市场已经传出港交所可能聘用李小加,为了避免给李小加带来不便,所以提早审议了聘任一事。接下来需要得到港府及证监会的拍板。
港交所董事会共有13名成员,除去总裁外,其中6名董事是香港政府委任,另有6名为股东选举得出。招聘过程中,其实已非正式地向港府“打了招呼”,最终获聘已经没有太多悬念。
也不是没有不同认识,其中经纪业界有声音说:李小加没有监管及交易所运作经验。李小加则表示他会向周文耀更多地学习和“补课”。
支持者则认为,内地市场对香港金融业日显重要,并且香港同上海等地有新型的竞合关系,李小加加盟港交所,以其对内地市场的熟悉程度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将有助于港交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月4日,头衔已经是“候任港交所行政总裁”的李小加在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就香港和上海两地争相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一话题评论:香港从来不怕竞争,香港今天得以成功亦是来自竞争……
我的新职位
不是政治任命
李小加袁朝晖
我要到今年10月份才上任,现在也不想自命不凡说有什么使命之类的话。因为毕竟我做香港交易所的总裁,现在看来还有一些短板,这些短板必须抓紧时间补充好,要是能在上任前补充好当然最好,但总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目前关心的就是尽快加强对香港市场的了解,在技术管理层面,特别是在整体交易技术平台层面认识要更加深化,在上任之前尽量做好各方面准备,使自己的短板有所弥补,这样去上任才能更大发挥作用。
金融本身就是中介业务,在中介业务中,证券交易所应该是最终所有市场参与者必须进入的平台。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更大、更高、更有潜能的平台。在我这个年龄上,你能够做的事情,应该是本身具备挑战性的。能够为时代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可以超越一些简单的、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薪酬。
港交所是香港上市公司,对于我的选择,公司有独立的董事会,董事会里有独立的董事组成招聘委员会,是社会招聘。所以说,我的任命不是政治任命,这是我自己的理解。这个职位里面对责任的描述、要求、薪酬,所有的东西都是公开披露在年报中的。在这个新岗位上,我可能会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监管,产生的影响可能稍微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