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中国运征军墓地
2009-08-21戈叔亚
戈叔亚
近日,流落缅甸几十年的9名中国远征军老兵组团回到祖国探亲,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一些老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等地。
应香港凤凰卫视的邀请,我于4月21日~30日再次来到了印度的蓝姆迦(Ramgarh)和利多(Ledo)。
蓝姆迦位于印度内地加尔各答以西560多公里的恰尔肯德邦(Jharkhand);利多位于印度东北角的阿萨姆邦(Assam)的印度、缅甸边境。这两个在印度默默无闻的小镇,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蓝姆迦是中国驻印军的训练中心。二战时期,共有3万多名中国官兵在这里接受美国最新式的装备和现代化的系统训练,组成了击败日军的生力军——新一军和新六军。
秘密训练基地
4月21日23时50分,我和凤凰卫视摄制组的成员从昆明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到达了印度东部最大的城市加尔各答,印度和中国的时差是两个半小时,而飞机飞行的时间正好也是两个半小时。所以说,我们是在同一个时间起飞,又在同一个时间到达1400多公里以外的目的地。
昆明机场的大牌fAn写着加尔各答“CALCUTTA”,结果到达这里却写着“KALKOKA”。这两个外史词都是加尔各答的意思,不过前者是英国人使用的,后者是印度人自己使用的。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差别是什么,也许英国人的“CALCUTTA”里面含有一点殖民主义的味道。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伟大而又满目疮痍的城市了,一切都感到亲切熟悉。舱门一开,那种充满粘连性和鱼腥味的热浪就扑面而来。
中国驻印军蓝姆迦训练基地和史迪威公路的起点——印度阿萨姆邦的利多小镇,是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两个最神秘莫测的地点,国内人士很少触及,战后这两个地方怀况的报道非常少。去年我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陈志文来考察时,由于时间太紧,再加上有各种阻碍,我们考察的收获并不是很多。
蓝姆迦在二战时期是一个秘密的军事训练基地,战后特别是印度独立以后,印度军队接管了这里所有的军事设施,对内对外一律不开放。本来就讳莫如深的蓝姆迦军事基地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本来对此有所了解的我希望能够借助印度朋友的帮助使采访顺利一些,但是神通广大的印度商界朋友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办法来,无奈地耸耸肩膀表示无能为力。看来我们只好再次找老实巴交的华侨牙医陈振茫一家帮助了。
去年医生母子带着我,由一位知情的当地司机开车,找到一个大门破破烂烂的军营停了下来,司机以寻找中国军人墓地为由进入军营,没想到居然说服了卫兵,我们就这样开车大摇大摆地进去了!
如果重演这出并不高明的把戏,我是没有一点信心。
探访军营失败
22日晚上,我们前往火车站出发去兰契市。蓝姆迦就在兰契西北40公里。坐了一夜的火车,在4月23日早上我们赶到了兰契,它是恰尔肯德邦(Jharkhand)的首府。
我们住在“capital Hill Hotel(首都山)”酒店。牙医陈振茫的儿子陈梅仙开车来宾馆看我们。去年就是他和母亲带着我们去蓝姆迦的,老朋友再次见面很高兴。小陈看起来大约30岁出头,地地道道的中国江南英俊小生的模样,却不会说中文了。本来在邮件上,小陈一再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在大选的这一天来,因为这一天印度全国警察都非常紧张,生怕遇到恐怖分子的破坏。但是我们偏偏就是这一天来到兰契!
由于无法考察,我们只好在这里呆上一两天。兰契大街上人车牛多的出奇,大家顶着40℃的异常高温,若无其事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等了两天,我们再也呆不住了,就在25日约了小陈和他的母亲刘阿姨,风尘仆仆赶往蓝姆迦。
由于印度朋友一再告诫我们,前往蓝姆迦沿途都是军营,是严禁采访和拍摄的,所以我们并没有敢停下来大张旗鼓地拍摄。途中军营一个接一个,几乎就没有中断过。有的军营大门口摆放着坦克大炮重兵把守,气氛非常紧张。一次我实在忍不住要停下来拍摄,被刘阿姨阻止了。她说士兵肯定会过来扣留我们的。本来印度朋友给我们介绍了熟悉蓝姆迦营地的本地人,但是他们说,我们来得不巧,现在是大选,恰逢印度的一位将军来视察营地,否则他们是可以带着我们进入一个军营的。
蓝姆迦墓地记
和探访军营不成功正好相反,我们两次去探访中国驻印军墓地都很成功。在蓝姆迦小镇的一处郊区,我们的车拐上了一条土路的岔道,路牌上面写着“The Military Areas(军事地区)”显示有一个墓地(Cemetery)。
岔道通向荒凉的灌木丘陵地带,四处空旷。行走了5~6公里后,远远地看见一个有围墙的庭院,大约有两个足球场的面积,孤零零地矗立着。这就是我们千里来寻的中国远征军墓地。
墓地铁门紧锁,门楣上是由何应钦题写的“中华民国驻印军公墓”几个大字,左右两边是一副对联:
抗日远征饮丹心捐躯异域正义腾英
灵有慰千秋颂
救国自卫洒碧血埋骨他乡浩气存忠
魂得安万世钦
院内庄严肃穆,保护的较好。中央是纪念碑,上面写着“英灵赫奕”。两边有253座墓地。其中少部分刻有墓志铭,书写着死者的名字、籍贯和部队番号。后面是灵堂,还有水井和门卫的房间。
墓碑上记录着烈士们的所在单位,有驻印军独立战场营、炮兵五团、炮兵三团、炮兵四团、驻印军总指挥部副官处、重炮十二团、三十师、新一军司令部、三十八师、军委会外事局等。有许多坟墓没有墓志铭,死亡原因也没有记录,死亡时间都是在1943年~1945年间。我们估计,这些烈士可能是水土不服、患各种疾病或者事故死亡的,而不是战斗牺牲的。
在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养子揭钧先生提供给我的战争照片中,有一张是炮五团第二补给连上士黄六溪,结果我们在这里真正看到了这位烈士的墓地。拿老照片和实地对照,墓地一模一样,只是老照片里的这片墓地是在旷野中,没有围墙和庭园。
我两次都是早上6点从兰契出发,赶到这里恰是中午最热的时刻。我们在墓地里呆了很长的时间,仔细观看着每一个烈士的墓,阅读每一块墓碑上的文字。我们把手轻轻放在了被晒得滚烫的墓碑上,试图接收烈士们从地下传递出来的信息。我曾拜访过居住在昆明的驻印军老兵董钢,他告诉我,当年他随着部队曾经到过这里扫墓。他说那时的确没有庭院和围墙,墓地就是在一片空旷稀疏的灌木荒地上。
实在热得耐不住了,我跑到灵堂里休息,把一些卢比分发给了守墓人阿蒙,表达我们对他的谢意。阿蒙和我是第二次见面,显得格外的亲切,他把我们给他的大票子和小陈医生换成了小票子,说是要平均分给守墓的每一个人。
而凤凰台的曲韵、小樊和小韩仍然顶着酷热拍摄,我看他们快被烤得要昏过去了。
守墓人是附近农村里的几个农民,其中为我们开门的是一位壮实的中年汉子,他说墓地是台湾派人来组织当地人修缮的。现在台湾每月发给他1600卢比(台320元人民币)的工资看执
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第一次远征缅甸时,战斗和撤退死亡人员达到5万人,1943年~1945年收复缅北战役中,驻印军阵亡的将士在1.5万~2万人之间。另外,在收复云南的战役中,中国远征军死亡的将士也有2万多人。几个数字加在一起接近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