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抓整治 科学谋发展
2009-08-20钱志培
钱志培
在高强度的整治下,苏州市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并在国内较早地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5个县级市和吴中区率先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市。
苏州是中国制造业大市,一向被看作中国发展外资经济的风向标,国际产业转移和全方位开放成为它做大做强的推动力。近几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环保优先,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四大行动计划”,同时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比上年降低18.76%和16.11%,排放总量分别削减4.7%和5.24%,全年235个减排项目进展顺利。153个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削减量1.82万吨,占全年计划的55.4%;82个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削减量2.49万吨 ,占全年计划的38.6%。
政府政策推动 企业自觉行动
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既是国家的刚性政策,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苏州作为江苏省率先提出环保优先的地级市,在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率先形成了广大企业自觉行动的局面。同时,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下设减排办公室,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污减排的合力氛围。
近年来,苏州市环保局及6区县级市环保局在全面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做到污染减排目标与年度目标同步下达,减排项目与减排任务同步签署,减排任务与生产建设同步推进,减排目标与年度工作目标同步考核。苏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徐建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一要下手打出源头控制的治污“组合拳”,在全社会形成“违法排污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二要加大力度对陈旧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改造,动员企业自觉投入到减排革命中去。
强化源头控制 实现结构减排
对于苏州市民来说,“污染减排”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记者从苏州市6区县级市企业采点采访过程中直观了这个地区的“减排战役”,一张张“军令状” 签下了、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启动了、一家家治理无望的重污染企业关闭了、一个个变废为宝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试点产生了……常熟市环保局副局长黄振华、法制宣教科科长陈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重点介绍了常熟市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工业成功经验。常熟市通过政策减排关闭,封杀了一批高污染产业,技术减排助推了一批再生资源等循环产业的发展,工程减排二氧化硫削减量全部实现,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得到提高。
涉及到减排攻坚战役长效机制的展开,谈到“苏州采取了何种切实有效措施”时,苏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徐建明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近几年来,着重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个方面重点,并在苏州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污染物总量。苏州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在宏观操作上全面贯彻环保优先方针。实施“结构减排”进一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把排污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于产业政策允许类项目的总量平衡、实施“减二增一”,鼓励类产业实施“减一增一”。统计资料显示,在苏州市化工行业整治行动中目前已关闭化工企业450家,大量的污染排放从源头上得到了消除。
实施项目减排 实现永久减排
牢牢抓住减排项目立项、建设、推进、验收环节、让污染总量削减在操作中得到支撑。如火力发电厂的脱硫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或扩建项目、重污染企业的治理项目等。2009年计划安排COD项目139次,计划削减2.62万吨,SO2项目22次,计划削减2.36万吨,截止今年4月底,已完成COD减排项目125次,SO2减排项目15次。目前,苏州市按照《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上积极培育循环经济试点和清洁生产典型,涌现出格兰富水泵(苏州)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污染物零排放的典型企业;在区域层面上,重点抓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工作,目前这两个区都已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在社会层面上,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为抓手,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