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的中国海防

2009-08-19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9年3期
关键词:海军

赵 蕾

[热点点击]

近期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引起了全球的忧虑。在亚丁湾和索马里附近海域,无法无天的海盗肆无忌惮地劫持过往船只、扣押人质、索要赎金,严重威胁了航经此处的船舶和人员安全。

2008年12月26日,由“武汉”号和“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必要时与有关国家的护航舰艇开展合作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此次我国依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派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各国一起维护海上国际通道的航运安全,是保卫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正义合法之举,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意义重大。这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经过60年量的累积,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

此行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英国《泰晤士报》在以《北京派出海军打击海盗,结束500年传统》为题的文章中说:“这是中国政策一次重大、历史性突破!这是世界海军史上的新纪元!”

[知识链接]

一、近代中国海防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2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壮烈牺牲。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人们撰写了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攻北洋舰队的基地威海卫。结果,北洋舰队被打得全军覆没。此事件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二、现代中国海防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3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4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5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启发与思考]

1840年,英国率先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紧闭的国门。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国无防,门户洞开。

翻阅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我们会惊奇而又痛苦地发现,中国先后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达八十余次,列强人侵战舰达一千八百余艘,列强入侵兵力将近五十万。较大的侵略战争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近代可谓“有海无军,有海无防”。

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资本主义的侵略,却彻底阻断了中西文化的交往,使中国错过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机会,最终拉大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导致了近代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国防掀开了新的一页,100多年来中华民族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结束了。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也取得了质的飞跃。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一些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据在于洋务运动()

A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人中国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3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其决定因素在于()

A海军兵种增多B国家实力增强

C海军士气高涨D海军战斗力提升

4在建国50周年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在这次阅兵式上,至少可以看到哪些兵种的方队()

①陆军②海军③航天部队④导弹部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選择题

5活动与探究:

某校九年级学生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与思考》为课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

第一步:收集资料

同学们选取了下面三则资料来反映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步:分析资料

同学们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特征的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但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②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下。

③保卫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彰显了大国实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第三步:制作完成表格

他们把探究过程与讨论结果整理成了如下表格。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第四步:总结活动心得

结合不同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特征,请你就如何巩固和提高我国国际地位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D

二、5第三步:制作完成表格A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B②C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D①E.2008年F③

第四步:总结活动心得略。

猜你喜欢

海军
参观海军纪念馆
飞扬的浪花
福尔摩斯 海军协议(一)
中国海军新型潜艇
福尔摩斯·海军协议(下)
福尔摩斯·海军协议(上)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