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法制环境的几点思考

2009-08-17

关键词:法制环境法制化非公有制

郭 佳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完善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便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和迫切的任务。本文从司法、执法、市场法制环境建设等几个等方面,对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提出几点建议,以期给相关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提供参考,引起更多的同志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关注。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法制环境

0 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开封市为例,2008年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该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根据有关报表显示,前十一月,全市非公经济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600亿,达到622亿元,同比增长46.8%;完成总产值632亿元,上缴税金95555万元,利润总额5784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3.6%、55.6%和57.6%。预计到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可完成总产值690亿元,实缴税金10.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6%、44.2%和42.9%,年底预计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6.8%,比去年增加2.1个百分点,扛起开封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一大批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推进了市场繁荣。

1 法制环境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

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在市场交易中,作为交易主体的供方和需求方,如果能够自主决策、公平竞争、自主负责,则市场交易才会有效率,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求方,都能够实现自身效应的最大化,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资源的配置才会有效率。这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必须是一个秩序经济和规范经济,从法制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法制经济。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自身的发展壮大除自身的努力外,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的行政执法逐步规范,非公有制法制环境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对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立法方面的不完善。一是在我国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和权益保护的法律还相当零散,缺少一个以稳定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有关维权的制度也不成系统,缺乏统一性。有些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冲突,缺乏权威性,甚至出现“依法侵权”的现象。二是对公、私财产的法律保护不一致。

2.2 司法方面存在不公正。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公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民有、私有财产无所谓的思想影响的存在,在执法中也难以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金融方面,公有制企业欠银行的钱到期未还,会找出各种原因和理由,甚至会有领导同志出来说话;而非公有制企业欠银行的钱,就可能被定成“诈骗罪”。

2.3 政府侵权时有发生,非公有制企业感到无能为力。一是一些握有实权的部门不依法办事,工作人员缺乏依法行政的理念,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法,而是权。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政府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市场经济是不允许随意改变规则的,随意改变规则是对财产权的最大侵犯。三是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行政现象时有发生。受利益驱动,个别地方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与民争利”,运用行政特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侵犯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4 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一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不懂法、违规操作的现象。二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不信法的意识。由于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产生了对政策的依赖心理和对法律权威的不恰当理解,有的认为法律是统治的工具而不是维权的武器,因此对法律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当其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更愿意上访而不愿意诉讼,更愿意找党委和政府而不愿意找法院,更愿意找媒体曝光,而不愿意找律师咨询。这就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3 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建议

3.1 加快对私人产权保护的法律立法。加快对私人产权保护的法律立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丧失了这个

前提,无论怎样大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我国目前面临的私人产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当务之急是修改完善宪法,把私人财产的保护写进宪法,从根本大法上明确一切合法的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要尽快通过、颁布实施《物权法》,使私人财产权利的保护有法可依。

3.2 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改革现行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调整模式,尽快规范和理顺企业立法,结合有关法律的修订,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统一置于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内,按企业组织形式进行规范和调整,缩小所有制上的差别,确保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制定相应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以限制公权的随意使用,规范执法行为。

3.3 实现政府职能设置、办事程序的法制化。要使非公有制企业得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赖于公平司法和执法。要真正实现公平的司法和执法,首要的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这就必须要求政府职能实现法律化设置,依法变动,保障政府职能设置的法制化和相对稳定性;要实现政府办事程序的法律化,杜绝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和个人性等现象的发生;要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制化,避免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封锁信息等现象的发生。

3.4 实现司法、执法和监督制度的法制化。要形成法制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实现司法过程、执法过程和监督制度的法制化,也就是说,司法行为、执法行为和监督行为本身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执法程序、监督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组成、监督程序等方面的法制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5 加强市场法制环境建设。企业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体,有些素质较差的非公有制企业主就会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必然会带来外部的不经济,就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从而带来市场经济运行的无序化。因此,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必须实现规范和保护相结合,既要从法律公平、公正的高度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彻底清理市场壁垒,实现一视同仁。

3.6 营造重视法制化建设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和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法制化环境建设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尊重企业家、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法律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法制环境法制化非公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法制环境、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商业信用模式——来自我国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加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股票融资市场——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业综述
用法制化带动和促进正规化——论邓小平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