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其改革
2009-08-17谭绍义
谭绍义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目标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高专 高等数学教学 改革
0 引言
目前高职数学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材不规范,生源素质总体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这些因素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面对这些问题,本人认为围绕高职数学教学目标,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几年来我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担任《微积分》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由于学生的总体水平不高,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低,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去引导启发他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淡化形式、注重实用,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接受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对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我有如下的几点思考:
1高职高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的不足
1.1.1 教材内容没有层次差别,无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所用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忽略了高职教学的特点。近几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职高专的数学教材,虽比过去的教材有较大优化和提高,但与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的需要仍有一定距离。高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而高职院校所用教材都是统一的,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更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渠道的多样性。 1.1.2 教材偏重逻辑性,忽略应用性。现行高职数学教材普遍偏重知识,强调结构严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等不够重视。相关的数学背景介绍不多,例题多是“故事性问题”的例题。这样的教材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2 教学方式的落后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只能当被动的听众,师生间的互动性差。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及时将自己的疑问传递给授课教师;教师无法实时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为学生解惑,授课效果不佳。
1.3 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教学强调学生应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这使得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职前实训上,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较少。据了解,目前我省高职基础理论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0%左右。由于教育部对数学教学课时没有明确要求,且数学课没有考级压力,数学课的教学课时不断被减少,部分专业的数学课时不足总课时的5%, 有些专业甚至停止开设数学课。
1.4 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学考试模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形式单一。数学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例题、习题的翻版,是纯粹的数学题。考试无法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核。
1.5 学生数学基础差 存在恐惧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普通高考中考分较低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历次数学考试及升学考试中数学的失败,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基础差和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发挥,数学学习阻力加大。特别是初中毕业生更为严重。
2 高职数学教育思想的转变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和提高能力的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使原本初等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的高等数学教育更不同于普通高校数学系学生的高等数学教育,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3 取舍与整合高职数学教学的内容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因此,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等特色。为了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做了一些取舍和重新整合。
如将微积分部分的基本内容分成两大块,一是数学概念与应用,二是微积分理论与计算。数学概念与应用主要侧重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实际背景,突出数学概念的图形与数值特性,同时介绍数学的应用,借以培养学生的定量化思维方式,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与简单的数学建模能力。微积分计算与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不加证明地引入数学理论的重要结论,突出对结论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借用能力;在内容编排顺序的处理上,将函数理论作为基础进行复习讲授,把极限未定式与两个重要极限合为一小节,定积分和不定积分融合为一章,先讲不定积分的基本运算,而定积分的运算则通过不定积分来解决,这样既突出重点,又便于理解和撑握。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将数学的应用贯穿始终,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素质。
4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4.1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一般说来,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常常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所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每堂课开始时即向学生讲清楚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下课之前留出5分钟做小结,指出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应掌握程度的最高要求与最低要求。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甚至还要教学生课后如何看数学书,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2 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向来以抽象著称,有机会学习高等数学的都不是“常人”,是“精英”。而职业教育使这种“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是企业未来的“高级蓝领”。所以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教学,不在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多高,对数学公式、定理的论证多么完美,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会应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繁琐的理论直观化、图形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可为什么人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以直代曲。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认为是一平面,一条弯曲度很小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直线。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懂得用这一数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结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3 尝试口头报告式作业方式 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增加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入理解和对知识与方法整理的报告形式。例如讲完积分的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区别与联系体现在哪里?“微分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共性?你能举出周围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微分法”的应用吗?给学生几天准备的时间,下次上课由学生自愿上讲台作口头分析,报告其研究结果,教师当场点评并给出成绩。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整理、归纳和组织,加深理解,并从其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锻炼学生表述自我思路的口头表达能力。
5 高职数学考核形式的改革
长期以来,数学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时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例题的翻版,是纯粹的数学题。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地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一些思维灵活,但计算不严谨的学生往往在这种规范的试题中失分较多。显然这种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目前,由于高职院校采取“宽进”方式吸引学生入学以缓解生源不足的矛盾,因而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这种考试形式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片“红灯”和逐年增加的不及格率,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声中无可奈何,使学生在消极被动的应付考试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与日俱增。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考试不同于高考中的数学考试,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限时完成的规范化试卷是不可能准确地评价出这种质量的,那么,如何比较全面而又较准确地进行评价呢?
为了适应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能力考核的要求,配合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可以借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方式,对数学的考核方式进行探索。
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 (占20%),包括平时作业、提出问题、上课发言、数学实验成绩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占30%),这部分考核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由组合,三人一组,教师事先设计好题目(例如按揭贷款月供的计算等),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学生可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占50%),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按传统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
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改变考试成绩表上一片“红灯”和不及格率逐年增加的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克服恐惧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尽管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存在许多困难,改革是方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上新台阶,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2]杨禄源.数学概念教学浅谈[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3(1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田.教育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