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中的视觉幻象探析
2009-08-17苏娜
苏 娜
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传播的方式。而“图”是视觉的物化形态,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
视觉幻象又称视错觉,是特定条件下人们对某些客观事物产生的不真实知觉,这有别于我们常说的幻觉。幻觉是一种虚幻表象,是个体在异常心理和生理条件下发生的异常知觉,而视觉幻象是受众群体对某个对象均会产生某种特殊知觉的现象。
从本质上讲视觉幻象是人类视觉系统正常加工外界图形信息的结果,其中视觉系统中的光学成分、网膜成分、皮层成分、认知成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视觉幻象的产生,究其原因,首先是眼动产生的刺激取样误差,其次是神经的抑制作用,再者从认知的常识性误用和深度加工理论也可以解释,此外日常文化生活经验也是产生视觉幻象的原因之一。
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新意的视觉语言不可或缺。视觉幻象就是一种绝佳的创意思维表现方式。其生动、非常理的表现,能够让深受惯性思维和思维定式折磨的设计师冲破常规思维牢笼,开辟新的创意空间。同时视觉幻象更关注受众者的感官问题,能更准确到位地传达信息,这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视觉幻象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有机运用,不仅能够满足受众追求艺术性和新奇性的需要,也能扩展视觉传达创作的艺术空间和思维空间。
现代艺术与视觉幻象
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各种运动主张和表达思想不同,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创作中却对视觉幻象一致热衷,他们都喜欢使用视觉幻象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们相信视觉幻象会给受众带来惊诧的感官刺激,而“诧异是最伟大的新动力”
。
立体画派就很擅长使用视觉幻象手法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被现代诗人阿波利奈尔形容为“完全新的艺术”,其新异之处在于展现的“第四维”空间,一种超越欧几里德经典三维空间的空间思维。这种令人诧异的方法,据说是“更本质”地表现一个物体的方法。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更是强调,受理性控制和受逻辑支配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只有梦幻与现实合一才绝对地真实。他们的绘画中,展现的是一个玄妙而又奇异的世界:玛格里特的玄静、达利的梦魇、恩斯特的狰狞、米罗的稚气……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大量运用图底反转关系,这对后来的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视觉幻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普艺术(OpArt)大放异彩。该派艺术家重视对色彩、光学、物理学、数学等科学原理的探讨,常用的手法有黑白对比或补色对比的几何纹样按照数列关系进行错位、重复,造成错觉的空间感和变化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变幻莫测的视幻效果,对设计领域影响至今。无论是欧美或日本的建筑装饰、都市规划、家具设计、娱乐玩具、橱窗布置、广告宣传、纺织品印染,甚至芭蕾舞、电视观赏等多种设计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普艺术的影子。
然而欧普艺术盛行时间并不长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作为一种纯艺术而过于理性化的表现方式也许是主要根由。
但它为什么在设计领域中还会得以延续?
我们知道,设计思维综合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而欧普艺术在理性方面的体现能很好地满足设计需求。如企业形象设计中欧普艺术的新视角和理性化正好符合企业形象设计严谨性和理性需求,同时又能带来新奇感。
历届奥运会海报对欧普艺术似乎也情有独钟,多届奥运会海报部运用了欧普艺术的创作手法。它们对欧普艺术形式感的钟爱正是因为欧普艺术所达到的效果很符合奥运会精神中所要体现的速度感、运动感、活力感。
强烈的眩晕效果和无限的空间感觉是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海报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来自纽约的设计师莱曼运用欧普艺术手法,借助一根根带有律动感的平行线条营造出流动的画面效果。奥运五环标志在黑白衬托下非常醒目,并精妙地成为数字“68”的一部分,这届奥运会海报的独特设计,加上强烈的印地安文化特征,让它成为历届奥运会中最具特色的奥运海报之一。
1988年汉城奥运会海报更是把欧普艺术的光环效果发挥到极致,五环和发射形的线条组成了光芒四射的效果,寓意奥林匹克照亮全世界,手持奥运火炬的运动员象征着人类在五环的照耀下奔向幸福和繁荣。
概念图形设计与视觉幻象
视觉幻象的视觉语言形式有利于准确到位地传达信息,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也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是设计者预期的。也可能是难以预料的,而这种偶然性也正是视觉幻象的魅力所在。
概念图形设计中也经常采用视幻现象的表现手法,不仅能把毫不相关的元素组合成新元素并赋予新意义,在视觉上也会带来奇特感观。这种灵活性和独特性体现出设计师独有的思维特性和模式,更直观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漫画家出身的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就很善于运用视幻觉效果进行创作,他的作品紧扣主题、赋予幻想、形式简洁,常常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表现出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感。除了福田繁雄,冈特·兰堡,霍格尔马蒂斯、金特-凯泽等国际著名设计大师,也都钟爱视幻觉的艺术表现方式。
平面广告与视觉幻象
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出现新的视觉刺激和精神因素,他们带来的冲击同样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
当今的设计师喜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添加以达达主义为主要形式的随意性、偶然性、自发性元素,与多种艺术形式混搭,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播给大众。他们认为,这样更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更富有人情味,也蕴含对过去的缅怀。
LEGO的广告作品中,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埃舍尔的创作手法为广告作品注入了新活力和新想象空间,使得埃舍尔的表现手法更加贴近大众,把原本过于理性化、复杂的创作方式转化成简单、随意的方式,让大众不仅感到新奇而且更容易接受。
文丘里(Robert Venturi)曾说“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以非传统的方法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法组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改变环境,甚至搞老一套的东西也能取得新的效果。”
耐克运动品牌的海报,重新演绎了欧普艺术的形式感,“新艺术”元素与欧普艺术手法的融合混搭,正是时下最流行的。欧普艺术原有的几何图形的周期性构成,在这里被替换成具象的形象,然而光幻的效果依然不减。这种西方的创作手法与中国元素的有机结合,更加加深了视觉震撼效果。
新时期视幻现象表现手法的运用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视觉幻象的运用虽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旧家伙,只要加入新元素并赋予新特点,就会进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知觉和错觉》科学出版社2004.3
[2]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11引述于现代诗人阿波利奈尔(Apollimaire)
[3]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11
[4]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1864—1987新世纪出版社,1998,第1版
[5]薛恩伦擎道增等著后现代主义建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