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酬是城市最重的体力活

2009-08-17韩浩月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萃类人场合

韩浩月

有的人是喜欢应酬的,他们中的领袖人物被称为是“派对动物”或“饭局组织者”。这类人通常意气风发、左右逢源,握手寒暄、嬉闹玩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这类人,我并无反感,相反会有不少欣赏之心。人有能力大小之说,能游刃有余于各种应酬之中,掌控场面,皆大欢喜,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一场饭局之中,少了这类灵魂人物,会冷清得多。

有多少崇尚热闹的人,就有多少喜欢清净的人。这些喜欢清净的人参加应酬,多是出于无奈,或是因为工作,或是因为感情,都不得不滞留于场合之中,做好绿叶的角色。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主角们说完一个笑话后配合发笑,不管那个笑话好不好笑;在“麦霸”一曲终结之后或热烈或象征性地鼓掌,不管唱歌的人唱得好听与否。

所以,经常在应酬的场合看到:埋头吃饭的人、无聊发呆的人、狂发短信的人、昏昏欲睡的人、频频往洗手间跑的人、打哈欠的人……为了抵制厌烦,或者不让自己的厌烦情绪流露出来,他们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循环体系中,等到一声锣响,应酬结束,再拖着疲惫的身心作鸟兽散。

应酬是属于城市的,它盘剥的不止是被工作榨取的剩余无几的体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损耗,心灵上的折磨。农村中的人情往来多少还带有一些真诚的色彩,而城市里的应酬则完全是虚假的狂欢,它被赋予联络感情的名义,实际却是建立在利益分配上的副产品。大家从应酬中各取所需,其中被分配最多的是虚荣,真正的利益是事先有过沟通或者默契的,应酬不过是一道加固程序而已。

据说,在日本,如果一个男人午夜12点前回家,会遭到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工作不顺,要失业了?在中国也越来越有这样的趋势:一个没有应酬的男人是失败的,哪怕你只是应酬的配角,这也说明你是被邀请的,你是在场的,你是可以参与利益分配的一个人——哪怕你得到的会少得可怜。很少人能有拒绝的勇气:你可以拒绝一次,拒绝两次,在你拒绝三次或者以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摒弃于圈子之外。当然你可以用“世人皆醉我独醒”来安慰自己,可醒着的时候更能感觉到痛的滋味。

所以,要学会找到应酬的乐趣,参与到应酬中去。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一直倡导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应酬无异于自绝于社会。应酬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在某个时刻你会发现人性归根结底是一样的,在应酬中可爱之人会流露出他的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会展现他的可爱之处。出于应酬这个平台的存在,一些平日难以打通的隔阂会变得一马平川,在那一刻你会找到朋友,在某一刻你会和某人有心灵相通的感觉。但千万不要对此得意忘形,应酬结束后,这个世界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你还是你,他还是他。

在职场上,拍着你领导的肩膀叫哥们儿是危险的。同样,在应酬的场合,短时间内对一个人产生知己的感觉也是危险的。

桓学然摘自《当代文萃》

猜你喜欢

文萃类人场合
类人生物大起底
一家三代订“文萃”
我与老伴交流看报心得
兄弟侄儿跟着我订报
明年要订《文萃报》
你的手指长度,决定了你的性格!
口头禅暴露性格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