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受降仪式
2009-08-17张哲
张 哲
1945年8月10日下午,日本政府向中苏美英四国发出乞降照会。14日,又表示接受中英美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宣言》的各项规定,无条件投降。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国内发表广播讲话,正式宣布投降。
这天清晨,登载着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武汉日报》、《新湖北日报》的“号外”在武汉三镇的街头巷尾到处散发。再也不是亡国奴了,武汉人民欢欣鼓舞,互相道喜,饮酒庆贺。当地人看到流亡到武汉的外地人,热泪盈眶地说:“现在好了,你们可以回去一家人团圆了。”
9月18日,是日军侵占东北三省14周年国耻纪念日。这一天,汉口中正路(现为解放大道)从循礼门至硚口的马路两旁,布满了岗哨。中山公园西北角的大草坪上,有一座平顶式的横列房屋,是为表彰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功绩而兴建的“张公祠”,受降仪式就定在这里举行。祠门上的房额“张公祠”三字被铲掉,换上了“受降堂”三个金字。堂厅正中悬挂着孙中山总理的遗像、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中正的像和中华民国国旗。
下午3时,中山公园一片寂静,戒备森严。两辆军用摩托车导引着一辆竖着白旗的黑色轿车驶了进来,停在草坪进口处的武装警卫兵面前,日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走下车来。他个子矮小,蓄着一撮东洋胡子,全身戎装,左手握着一把战刀,神气十分傲慢。身后跟着他的参谋长中山贞武及来福静岛、冈田芳政、清水勖之大佐。这时,守卫在受降堂台阶前的司令长官部少将副官处长蒋虎杰快步上前,从冈部直三郎手中把战刀夺了过来,带着他及4名幕僚走向“受降堂”。
堂厅正中摆着一长列会议桌,孙蔚如司令长官身着戎装,临时戴上了上将的领章(本人实是中将),作为国民党华中地区部受降官坐在正中,两侧坐着武汉地区总受降官王敬玫、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其他则是军职师长以上、文职市长、省市党部主任委员和厅长以上的官员及地方耆宿、民意代表、美军顾问等,共88人。
受降仪式由孙蔚如主持。冈部直三郎及幕僚4员走进堂厅,站在孙蔚如面前,脱帽敬礼。孙蔚如站起身来,宣读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六战作命甲第一号)”,内容是有关日军武装解除、车辆及一切军用物资移交与接收、日军投降官兵的处置等规定。宣读后,孙蔚如将此命令交与冈部直三郎签字。冈部直三郎表示,愿意遵照日本天皇旨意,无条件投降,随即,执笔签字:
“今谨收到
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六战作命甲第一号命令一份,当全部遵照执行,并立即转达所属及所代表各部队之各级官长士兵确实遵照。对于本命令及以后一切命令或指示,本官及所属与所代表各部队全体官兵,均负有完全势行之责任。
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945年)于中华民国汉口市”
接着,孙蔚如命令冈部直三郎立即按照指定的地点和各项规定,集中部队和军火、物资,听候收缴、点验,并告诉他,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司令部里,生活待遇不变。冈部直三郎听后连连点头。受降仪式结束后,冈部直三郎及其幕僚4名,仍由两辆军用摩托车警戒送归。9月30日,冈部被中国军方逮捕,囚禁于武汉大学。
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投降了,昔日的嚣张气焰变成了今日的丧魂落魄,武汉市民拥挤在大街上,燃放鞭炮,高呼口号,欢呼中华民族百年抗击外国侵略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责编 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