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大自然的“天书”

2009-08-16李婧超孙根年

地理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天书中学生环境

李婧超 孙根年

一、户外地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地理学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科学部门。它不同于其它学科之处在于其研究对象是地理表层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客观的地理环境,具有直观具体性。地理观察、调查、考察的方法就成为地理学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观察、考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得到有关自然界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是早期研究者对地理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这种观察自然的方法为日后的地理科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英国环境教育学者亚瑟·卢卡斯提出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并指出,环境教育即内容是关于环境的,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而教学则是在环境中进行的。

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发布的《课程指引7:环境教育》指出:“环境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自己的调查上,包括直接体验。实地学习在中小学具有重要作用。它提供机会,使环境成为学习的刺激因素,同时发展有关环境的意识与好奇心。”

孙根年教授在研究地理知识的获取途径方面,建立了地理教育途径三维结构模式,即“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关于”地理科学的教育和“为了”地理建设的教育。其中“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是一个认知世界、涉及地理认知的直接问题来源,也就是说获取地理知识应到地理环境中去,通过观察、体验,获取地理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中也有一条:“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这些教育模式或课程理念均为户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户外教育的进行势在必行。

二、户外地理教育的历史案例

地理学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古老的知识体系之一。“地理”一词最早见于我国殷周时期的《周易》:“俯以察于地理”;东汉时王允解释道:“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唐代孔颖达解释为:“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虽然古人对“地理”的理解和现在说法不尽相同,但“俯察”仍是地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在西方,“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的著作《地理学》,Geo表示地球、土地,graphe表示描述。也就是说,地理学是关于大地描述的科学,描述自然是以观察为基础的。由此看来,早先地理学家大多是旅行家,他们的游记也多是通过观察之后对自然、地球表层进行描述的地理志。

我国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一生中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观察祖国地质地貌,足迹遍及19个省、市、自治区,终于撰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科学家洪堡德,也非常注重实践,足迹遍及西欧、中亚和美洲。1799-1804年他对拉丁美洲进行考察旅行中,测量了安第斯山的高峰。探寻了亚马逊河的源头,还曾经攀登了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海拔6272米),采集标本达6万件,并且测定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数据。回国后,他整理出十本著作,其中包括著名的《新大陆热带区域旅行记》,这是关于拉丁美洲的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计算机技术、遥感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已广泛运用到地理科学的研究之中,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但是观察自然以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并没有过时。

我国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东生院士,被称为“黄土之父”。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对黄土高原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直到80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87岁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上。

三、户外教育与地理知识的获取

1环境感知获得直接经验

环境感知就是主体调动起所有的感觉器官对所处的环境感觉、认知的过程。王羲之《兰亭序》中曾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和“俯察”可谓是古代进行环境感知的基本模式。而今天,教师对中学生进行户外教育,结合中小学生“求新、求知、求乐”的特点,带领中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自然,除了让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仰观和俯察,还要调动起眼、耳、鼻、身等所有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

环境感知即获得直接经验,是学生亲自深入实地考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采用相应工具测量和记录,并感知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户外教育就是把活生生的地理事实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强的实感性、情境性和直观性。学生在调动起感觉器官考察、感受、经历事件的同时,搜集资料、比较事物的空间差异,在大脑中初步形成对所处环境的感性认识,也是中学生“亲身经历、留下印象”的过程。这些印象即感性的地理知识和直接经验。

2学习理论知识获取间接经验

对地理事物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因为直接经验是分散的、零星的、个别的和具体的,要想形成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系统条理、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中学生还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即从课本上或教师处获得间接经验。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既要接受直接经验、又要接受间接经验,既要获得感性知识、又要获得理性知识,既要亲自去发现知识、又要接受书本知识。可以说户外教育是获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首要环节,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是对感性知识的追问和慎思。是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也是“形成经验”的过程。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和终极关怀。中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会应用知识,能灵活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中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掌握了地理学科体系,学会了地理知识,对大自然这部天书已经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但是如何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呢?这就需要中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服务于社会。即“再实践”的过程。因为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很好的检验。

“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完整过程,是中学生读懂大自然这部天书的技术路线,户外教育是获取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验证的重要环节。所以说户外教育是让中学生读懂大自然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户外教育与环境审美的培养

1发现美、欣赏美

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只有深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才能够充分、深刻地感受到。户外教育正是让中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探究自然规律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美的有序性、守恒性以及和谐统一性,这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启迪和净化。

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美,但是对美的欣赏能力决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必要训练。户外教育就应担当起此功能,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注意渗透审美教育,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懂得每个人都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利,更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

2寓情于美、以美育德

大自然的情感融入在大自然的美中,一个人对待美的态度和行为恰好可以体现其道德素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使人们能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和善待自然。若希望自然界的美可以永恒,行动上必然以保护自然为宗旨和目的,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别人。这是自然界的美在人们德行上的映射,也是人们通过实际行动与大自然的和谐,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学生正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面对大自然,教师可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例证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土流失、沙尘暴、臭氧空洞、全球变暖等活生生的事例都是教师进行户外教育的反面资源,在观察、体验美的同时将正确的道德规范、健康的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情感并增强建立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天书中学生环境
天书
世情看淡即天书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环境清洁工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漫观环境
头牌崔天书
选秀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