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猪流感A型H1N1
2009-08-14匡玉芳
猪流感英文为Swine Influenza,简称(SI)(也称为swine flu,hog flu和pig flu)是猪的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特异、急性、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烧、衰竭及迅速康复为疾病特征,除少数病例因严重病毒性肺炎可能死亡外,一般呼吸道的损伤发展很快,而后迅速转愈。
1918年8月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西部的农场观察到猪只中出现了一种流行病,它在很多临床和病理学方面与人的流感相似。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直到1922年美国农业部畜牧局猪病防治处监察员Dorset等首先鉴定了此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流行于人的流感与其吻合,在人身上看到的病症和症候与发生在猪的相同的,并对这种猪的新病首先用了流感(“flu”)这个词来命名,认为这是猪的一种新的流行病,是由人传染给猪的。随后人们对猪流感给予了足够的注意。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病变、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病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在猪、人、禽和很多家养及野生禽类中发现了很多抗原特性不同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的成员。带囊膜的病毒直径为80~120纳米,可呈球形,丝状或不规划状。病毒子表面覆盖为“纤突”的结构蛋白。这些蛋白分为两种,即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血凝素能使病毒子吸附到细胞上并引起红细胞凝集,神经氨酸酶能使凝集到红细胞上的病毒洗脱下来,也可以让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这些结构蛋白是重要的表面抗原。由一种血凝素刺激而产生的抗体能够防止含有相同血凝素流感病毒的再感。神经氨酸酶抗原也能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它们在预防感染中不重要。这两种重要抗原的抗原性特征是划分病毒亚型的基础,A型流感病毒的命名系统也以此为基础(A型H1N1我国改为甲型H1N1)。
病毒颗粒髓芯外包裹着类脂或脂肪酸的双层结构,H和N纤突嵌入其中。在类脂双层结构的下面还有一蛋白分子基质层包着髓芯。髓芯内是含核糖核酸(RNA)的螺旋形分子复合体,结合着核蛋白和多聚酶(启动病毒复制的酶)。带有病毒遗传信息的RNA可分出不同长度的八个节段。感染后体内形成的抗核糖核酸蛋白(RNPs)和基质层蛋白抗体对A、B和C型流感病毒具有典型特异性。由于不同A型流感毒株混合感染时,能够产生遗传重组体,这种RNA节段的重组性在流感病毒所发生的主要抗原和生物学变异当中很重要,迄今(至1980年),在所有A型流感病毒中已证实存在13种血凝素和9种神经氨酸酶。所以H和N抗原的抗原性分析已成为比较流感病毒和确定其亲缘关系常用的方法。而分析RNA节段和病毒蛋白又为流感病毒的比较提供了更敏感的手段。该病能防能控,不必恐慌。■
(匡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