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降b小调夜曲》的教学与演奏
2009-08-14王暕
王 暕
[摘 要]夜曲典雅、精致、富于歌唱性、感情细腻、充满诗意。肖邦虽不是这一体裁的创始人,但他却将夜曲发扬光大且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这首降b小调夜曲旋律平静、优美、情绪丰满亲切。在练习中,练习者应特别注意其柔美的触键以及对细节的精细处理,以期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肖邦 夜曲 触键 风格
平静流淌的、沉思的旋律,亲切温馨的情绪,充满了梦中朦朦胧胧的甜蜜欢快,把黄昏和夜的寂静以及由它产生出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统统给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Op.9.No.1)。这是一首非常好的教学与音乐会曲目。
夜曲是由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费尔德首创的,其特点是典雅、精致、富于歌唱性,低声部以和声风格组成伴奏织体,高声部则奏着优美抒情的旋律,感情细腻,充满诗意。但是,费尔德的夜曲在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抒情的狭小范围并带有一点多愁善感的情调。后来,肖邦发展了这个体裁。受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失去祖国、远离家乡和亲人的痛苦与孤寂,使肖邦给夜曲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并且融入了戏剧性的因素,让这一体裁发扬光大。“在费尔德那儿为了落到地面而以抛物线飞行的箭,在肖邦那儿却获得了翅膀,成了直冲蔚蓝天穹的凤凰。”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总结出了夜曲这一当时毫不起眼的钢琴小品,由于肖邦的缘故而达到了一个出人意外的艺术高峰。他一生创作了21首夜曲,内容多样,不仅有对大自然夜景的描绘,也有细腻的心理刻画,其中大多数为作曲家在夜深人静时的忧郁的沉思、伤感、柔情的表白、沉痛的倾诉、内心的惶恐不安以及火一样的激情。
这首降b小调夜曲是肖邦最初出版的夜曲。年轻的肖邦很赞赏费尔德作品中清澈透明的风格以及柔美的触键与高超的技巧,所以能明显的感觉到他深受费尔德的影响。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一开始就给人以美感,充满了戏剧性。中段八度音型段落潜藏着作者如火的欲望,极具诱惑力。这首夜曲比人们熟悉的降E大调夜曲内容更为深刻,但由于某种原因它被人们忽视了。该作品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手臂重量及柔软放松的手腕技术来平稳地表达如歌的旋律,还能使他们掌握中段八度不同层次的奏法,特别是八度内声部(大指)的突出,以及主旋律重复时使用的装饰性华彩句的流畅演奏。
乐曲的第一句,就像在梦里一样,是从远处轻轻飘来的、微妙的、灵巧的rubato。第一乐句在重复时便采用了装饰性华彩句,运用6对11的复节奏使音乐显得更加自由。
在练习时,应先分手练,找出右手旋律的走向;然后,再合手练习。左手是平稳而宁静的伴奏,右手有一定的伸缩和自由,可做缓急处理。总之它就像波浪一样进来了,有一种后浪推前浪的感觉。第二句的开始处(第5小节)左手的降D音要清晰的、柔美的奏出。它不是重音的意思,但是要感觉它很重要。
这里的中间部分,不要突出,应淡淡地奏出,要保持旋律线条的完整,使之一气呵成。第7小节是第二句的尾部,smorz应恰到好处。第8小节的4拍~6拍和乐曲开始处是同样的旋律,弹奏时应和第一次有不一样的东西。开始处是piano.这里是dim.不要弹成一个样子,第6拍上的装饰音应在拍子里。第11小节乐句重复时,第二次采用了装饰性华彩句,但这次与第一次不同,采用了12对18,也就是2对3的复节奏。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的复节奏,可以按但昭义先生《试论钢琴作品中复节奏的演奏》一文中讲的口诀,3/8仓七采七,其中的“仓”是两个节奏同步奏出的音,把三连音单独奏出的音用“七”,二连音单独演奏的音用“采”,通过口诀安排出的时间序列,找出各音的时间位置,待熟练之后,应根据总体的乐句处理,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创造的气氛中。15、16、17小节的大跳,准确性是重要的,但弹得不可太谨慎,不能有战战兢兢的感觉。左手和右手是呼应的,像拉锯一样,但两只手要相对独立,左手不要跟着右手走,右手要跟着左手走。
16、17小节中的装饰音是旋律性的,不能比后面的音弱。第一段就在热烈的激情中结束了。
第19节~69小节是乐曲的中段,它与前后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是在明朗的夏日,诗人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乐曲的色调甘美清纯,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同名大小调之间频繁变换的调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力度,反映出作者当时起伏不定的心情。旋律用八度奏出。通常,我们在演奏八度时经常突出上面的那个线条而忽视了下面的那条线。但在这儿第19、20小节连线在上面,而21小节、25小节等多处,连线在下面。那么这时,我们就应该突出下面的线条,也就是大指要突出并很连,这样就有了层次和音色的变化,它在色彩上要比前面暗一些。25小节的强音,不应有准备的出来,也就是不要做渐强,应该突然出现,要有惊奇的感觉。
33小节与25小节是同样的旋律,但这次在降B音上没有重音,不要和第一次弹成一个样子,应该自然一些。然后,同样的旋律在41小节又出现了,这次奏的又要和第一次出现时一样。51节~67小节为全曲的高潮,力度从fff到ppp,这是肖邦特殊的色彩。在这长大的16小节里,他非常大胆地只使用了一个和弦,一个踏板,让人感觉到像是在梦幻中的、遥远的、宏大的空间中。
70小节为再现段的开始,同样的旋律,但不一样的感觉。其中两个音符标有“>”记号。在这儿会感觉有一点犹豫,但很快又回到朦胧的梦中去了。在73小节中,装饰性的华彩句第三次出现,并且是全新的面孔,采用了6对20的复节奏。83小节的accel要做的很自然,小节的最后还要处理成rit.最后两小节应恢复原速,结束时要有内在的节奏感和脉搏,直到最后一个音。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对这首夜曲在教学和演奏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总结,要诠释好它,还需要更多地阅读有关肖邦的一些资料,要更深入地了解肖邦的时代,肖邦作品产生的背景,要熟悉波兰的民族文化、风俗、历史,通过分析、对比不同钢琴家的演奏录音来丰富自己,以期更能准确地表现出肖邦作品的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吕希安•布尔日斯,亚历山大•德内拉兹.音乐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