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I love this game”谈起

2009-08-14苗智刚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教学

苗智刚

[摘 要]竞技运动从上世纪传入我国并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在100多年的发展中,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一定的差别。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看清竞技体育的实质,合理运用竞技体育的方法,科学地利用竞技体育的手段,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体育教育 竞技体育 体育教学

在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一个热爱篮球的国人都知道美国NBA篮球职业联赛电视转播中的一句广告语:“I love this game.”应该说,NBA影响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给中国观众带来多少欢欣和愉悦。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I love this game”这一句广告语时,我们不能不深入思考美国人对竞技运动的一种豁朗,来深入探讨竞技运动的发展以及我国现代体育教学中关于竞技运动教学何去何从的问题。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是这样定义的:“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体的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种以挖掘人的最大潜能为目的的运动形式。

竞技运动既是一种古老的、历史悠久的运动,又是一种年轻充满蓬勃生机的运动。说它古老,是因为它起源于远古时期;说它年轻,是因为真正含义的近现代竞技运动从产生到现在只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竞技运动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成为当代体育的一大热点,竞技运动在体育教学甚至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竞技运动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是竞技运动的灵魂,也是这一运动历经数千年沧桑而魅力不减的关键之所在,优胜劣汰,便是竞技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这就要求参加运动的人要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技能、心理水平、战术意识、团队精神,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竞技运动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体现个人的价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超越自我的精神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竞技运动教学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学校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手段。随着我国学校独生儿童比例的不断提高,合理运用竞技体育比赛模式,加强班集体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基本工作技能之一。

第三,学校体育教学中竞技运动技术教学,除了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外,对于培养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为体育产业培养人才(包括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消费者),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几年来,伴随着“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深入,针对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出现了许多不同观点。

(1)技术无用论。一些体育教师在现代教学中忽视了竞技运动的技术教学,认为学生不掌握技术或掌握错误的、技术动作,仍能在运动中乐此不疲。笔者认为,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从而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得乐趣,很难想象,一群传、垫、发球技术掌握不好,比赛总是间断的学生能感受到排球比赛的乐趣。

(2)技术教学论。同技术无用论相反,一些教师过分强调教学过程中运动技术的科学、合理、严谨,上体育课便意味着不停地练习技术动作,枯燥、呆板,致使很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3)摧残论。有的教师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引进竞技运动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摧残,如在长跑练习中,许多学生出现呕吐,晕厥,在跳山羊或跳马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出现伤害,等等。

(4)取消论。是建立在技术无用论和摧残论基础上的观点,认为像推铅球的技术,长跑中跑的技术等,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大作用,认为学生毕业后不会倾向滑步推铅球,不会跨栏跑,不会背越式跳高,一样可以工作和生活。

(5)不平等论。这一观点主要是认为在评价学生运动成绩上,用竞技运动中的标准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是不合理的。事实上,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智商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很少教育工作者对智育的考试评价做出置疑,甚至将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公平的吗?

(6)否定选拔功能,对于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的选择功能,许多教师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过于重视人的先天遗传素质,而对后天竞技技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考虑较少。然而,遗传素质好的不一定都想成为运动员,遗传条件不太理想的同样能成为优秀运动员。

面对学校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的,竞技运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惑。毕竟它是一种以损害人的健康为代价的运动形式,是属于少数人的运动,就目前来看,我们对竞技运动的理解较为单一,一提到竞技运动,首先反应的是那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职业竞技运动,但如果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其理解为高水平的竞技和一般大众的娱乐竞技两个层面。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有极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竞技运动是体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学校体育具有传递竞技运动文化的功能和任务。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排斥竞技运动,但必须要有选择,不能把竞技运动项目原封不动地搬到教材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加以改造,在这点上,邻国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体育教学大纲仍然也是使用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体系,但日本的学者将竞技运动项目改造成了“亚竞技运动项目”和“反向的竞技运动项目”。对近代竞技运动采用不同的措施:(1)保留那些大众喜闻乐见的,便于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2)对近代竞技运动进行反思,改变竞争的根本性质,创造一种新的比赛,如此改造过的竞技运动进一步适合了青少年健身的需要,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借鉴。

其实,不论对竞技运动持何种观点与态度,笔者认为,首先要全面看问题,既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像有些专家建议的那样,对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有利的方面要肯定,对不利的方面加以改造,使之符合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让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今后的体育教学,应该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摆脱多年来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的误区,在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地运用竞技运动教学,创造性地发挥竞技运动的作用,使更多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社会体育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谭晓缨.构建我国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6).

[6]夏尧远.竞技体育价值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3).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教学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