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竞争中的创新

2009-08-12巴晓芳

新闻前哨 2009年6期
关键词:时评观点栏目

巴晓芳

[摘要]“对话型评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时评式样。这种评论不同于单个作者单篇文章的传统形式,是多个作者或嘉宾同时上场对话,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多重的新闻解读,从而将评论的话题引向纵深。

[关键词]对话型评论竞争创新解读

“对话型评论”的异军突起

近年来,一种“对话型”的新闻评论形态在电视等媒体异军突起。这种评论。突破了单个作者单篇文章表达一种观点的传统形式,而是多个作者同时上场。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由此提供给受众的,是多角度的视野、多重的解读、宽广的思维和兼容的理念。从而将评论的话题引向纵深。这种评论,电视、报纸和网络上都有,栏目名称五花八门。但都是以多人对话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里姑称之为“对话型评论”。

1电视:

中央电视台这种评论栏目最多,如《今日观察》、《今日关注》、《海峡两岸》、《对话》、《新闻1+1》、《实话实说》等。这些栏目,都是定期推出一个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对话。就大众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热点进行评论。主持人固定,有的栏目嘉宾也相对稳定。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一虎一席谈》、《时事辩论会》也属于这种对话型评论节目。

一些省市电视台也有此类对话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北京议事厅》、《非常故事汇》、《五星夜话》,湖北卫视的《天生我财》。省市电视台的一些评论选题范围有所侧重,可看做专题性对话评论,尤以财经类话题居多。

电视上的对话除了主持人和嘉宾,有的还有网友“跟场”参加讨论。

2报纸:

《人民日报》没有固定对话栏目,但经常就某一话题进行对话讨论。也算是一种对话型评论。

《南方周末》也有不定期对话评论,如今年“两会”,就推出整版对话型评论《正方反方激辩国是——“两会”十大辩论》。

《湖北日报》2006年改版后出现了经济版的《点题琢磨》;名专栏《大家谈》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式样:《对论》。

《点题琢磨》是湖北日报经济版上的时评专栏,以“聚焦经济热点,服务经济生活”为理念,选取经济领域里的鲜活话题,进行多种视角、多个层面的评析。围绕每一期《琢磨》的选题。有多位作者同台说话,表达各自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所选择的话题进行评析。既有相互补充、印证,也有彼此攻防、诘难,使意见充分表达。问题越辩越明。

《对论》是湖北日报言论专栏《大家谈》新出现的品种。以前《大家谈》刊发的文章,都是一期一篇。一篇文章当然是一个作者,表达一种观点。《对论》出现,打破了这种惯例:一期栏目同时刊发两位作者的文章,两篇文章分别表达正反两种观点。“公婆”同时上场对话,互相举证辩论,让场下的裁判(读者)从他们的互相辩论中判断是非曲直。比过去单篇独论、自说白话的新闻效果。自是另辟蹊径。别有成功之处。

作为主流化转型的措施之一,《楚天都市报》今年起开辟了“楚天时评”版,以单篇评论为主,也有少量将不同观点放在一起。让不同意见得以表达的文章,也属“对话型评论”。

3网络:

网络上的“对话型评论”则更加丰富、开放和复杂。表现形式主要有在线聊天和网友跟帖。聊天具有节日性质,有主持人和时间、话题的限制。网友跟帖动辄几十条、几百条,甚至成千上万,时间上也有无限延长性。跟帖也不一定有再次回应,是一种非对称性的对话。

对话型评论的创新特色

同传统的时事评论比较,对话型评论有着明显的创新特色。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集体上场

传统的时事评论作者一般是一个人,而对话型评论则有两个以上作者,多的可达十数人。有的对话节目。嘉宾没有亲自到现场,而是通过视屏参与讨论,央视《海峡两岸》这种模式最多。

央视《今日观察》、凤凰《锵锵三人行》,主持人加上嘉宾都是三人。湖北日报的《点题琢磨》作者有时也是多人。《一虎一席谈》人数最多,辩论双方大多六人以上。加上发言的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的可达数十人之多。从而将评论由一人发言变为集体讨论。由一个人的声音变为百家争鸣,这是对话型评论最明显的表现特征。

由于参与对话的人多,评论的作者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集体。作品也就成了主持人、主讲嘉宾(作者)以及现场发言观众的集体创作。

随着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重大新闻现象越来越多,人们需要了解和解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媒体应满足受众这种需求。及时释疑解惑。如果依靠以往那样写时评。显然难以胜任。于是,对话型评论应运而生,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一起讨论分析,为受众提供参考意见,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时评需求。

多人参与也是发展新闻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建设的有益尝试。对话中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倾听和发言。体现的是一种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讨论中提出的一些建议、思路。是人们行使参与权和表达权的深化。在一些对话和讨论中,有的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要害,有的提供反腐倡廉线索,对政府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就是行使的监督权。

2专家出面

传统的时事评论作者,大多为媒体工作人员。少数也有特约作者。传统时评作者虽然也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但主要是杂家,广博有余而专精不足,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话型评论的作者除了媒体工作人员外。评论的主力是参与对话的嘉宾。如央视《今日关注》、《今日观察》、凤凰《锵锵三人行》等。这些嘉宾都是主持人根据讨论的话题内容定向邀请而来,典型的借助外脑。他们或是专业造诣精深的专家。或是思考深刻的学者,或是政府有关方面的官员,或是观察敏锐的资深评论员。以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所处的位置。针对他们所熟悉的领域来评论时事,由他们来梳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剖析热点问题的前因后果,解读有关政策法规,展望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大都是高屋建瓴,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央视《海峡两岸》的对话嘉宾,多数是邀请台湾的学者或资深评论员通过视屏进行讨论,由掌握信息资料更多的台湾学者来评论有关台湾的话题,当然有说服力。

这种高水平的对话。不但表达了观点,还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提供了准确的资料,输送了丰富的学养。既具有知识性,还具有思想性。给读者和观众开阔了眼界,贡献了知识,提供了方法,有时候甚至能给人以开启茅塞、醍醐灌顶的效果。一些精彩节目甚至可使受众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境界。

3“草根”登台

普通大众走向媒体发言,这也是对话型评论的一大特色。如央视《今日观察》,凤凰台《时事辩论会》,主持

人随时将一些网友的观点反馈到节目当中,间接参与了节目的对话。凤凰《一虎一席谈》、央视《实话实说》(此节目有时也有一定的时评特点)等有观众现场参与的节目。普通大众更是直接参与对话,表达观点。这在过去的时事评论节目中是不可想象的。

草根的参与,不仅是作为参与对话者的身份。为“群众办报”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参与平台。因为媒体的其他新闻式样好像不大适合为草根表达意见提供讲台。草根在其他栏目载体中不一定有什么作为。而对话性评论,所谈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草根既关心。也熟悉,有的还有相当深刻的见解。因而,草根的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还改变和丰富了媒体的议程设置,时评议题当然是由媒体确定的,即使是对话型评论,也有事先的议程设置。当然,主持人在议程设置前会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会在圈子内寻求参谋意见。但是,一旦有草根参与,由于他们从现实生活中走来,具有某种生活的原汁原味,往往会发出更底层的诉求,带来更鲜活的信息。表达更另类的想法,更别致的思路。从而使得对话也更为生活活泼。

4多元观点

过去的时评,一个人写文章。当然是一个观点立场。特别是针对一些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往往以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形式表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通常代表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对话型评论则不同,有些话题,参与对话的各方观点大体接近,讨论时互相补充,如《今日观察》、《锵锵三人行》。主持人和嘉宾对话题都是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总的来说大同小异,相互之间具有启发性和补充性,使探讨的问题更为明晰。政策的解释更充分,论据更丰满,结论更确凿,也更容易形成共识。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解读型”的对话。

有的话题,涉及的问题新,即使专家也没有成熟的意见,没有深思熟虑的建议。如对我国海军到索马里海域护航,对公开官员财产,以及对股市的前景预测等问题。嘉宾的看法还带有几分不确定性,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比较慎重和一定保留。这是一种“探究性”的对话。

有的栏目的参与者观点完全是相反,如《一虎~席谈》、《时事辩论会》,湖北日报的《对论》、《点题琢磨》,都是两种相反观点的激烈交锋。这种正反两方的辩论,有时候演变为“正反合”的结果——在不断的辩论中。某一方或对自己原来的观点做了修改,或参考对方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论点,因而使争论的问题更趋近于真理。这是一种“辩论型”的对话。

由一人发言变为集体讨论,由一个人的声音变为百家争鸣,多元观点,打破了一言堂的约束,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官方的、民间的;高层的、底层的;城市的、农村的,方方面面的观点都可以表达,体现了时代的多元特性,成为一种公共辩论,这也是反映了当前思想活跃的一个特点。

对话型评论中,主持人通常没有预设立场,对话结束时。也不一定有结论。

5多角观察

评论以说理见长,所谓以理服人是也。单篇评论当然可以把道理说清楚,而对话型评论所提供的多视角观察,多重解读,则可以帮助受众兼听、多看、深思,更增强了说服力,更容易接近所论事实的真相。形成共识的可能性也最大。

对话性评论每一期节目同时有多位嘉宾、作者以及现场观众登场,同时交流对话。分别表达各自的观点。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既有相互补充、印证、答疑,也有彼此辩论、攻防、诘难,不同的观点意见在对话中得到充分表达。多种声音。不同的看法,从高低远近多个角度观察事物,从不同群体的不同立场分析问题,事情越说越清,真理越辩越明。

如此一来。也为场内外的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一个多重解读事物、多角度观察问题、进而做出自己判断的空间。横看成岭侧成峰,读者和观众可以从他们的互相辩论中判断是非曲直,从不同的意见、彼此对立的观点中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看法。这比只听到单一的结论更能做到兼听则明,避免偏听偏信。可以更深人一层看清事物,更接近真理。这种多角观察,比单篇时评应该别具一种效果。

6传受互动

传统的评论,大多站在编辑部的立场,向读者和观众发言,是典型的单向度传播,媒体和受众的关系是“你说”和“我听”的关系,受众是被动的,无法干预传者。对话型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单一的传受模式,实现了部分的对向传播与互动。

如央视《今日观察》和风凰台《时事辩论会》,在现场对话中,主持人不时将场外网友的发言推向屏幕并读出来,使该受众一变为传者参与对话。网友意见中,有的是对讨论话题表示自己的立场,有的是对嘉宾的观点表示支持或反对。听到网友意见后,主持人与嘉宾立即予以反应。有时候参考采纳网友的意见,有的则对网友的看法予以反驳。

传播过程的传受互动是媒体和受众共同的任务,媒体尤其要负主导责任。有了传受互动,就会提高受众的参与兴趣,更贴近了受众,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自然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7打破沉闷

报纸讲究可读性,电视追求观赏性,这“两性”。一直是时事评论的软肋。传统的时评。哪怕论点、论据、论证诸要素俱全,逻辑严密,有理有据,作为言论文章或许无可挑剔。但从可读性观赏性这一要求看,却不一定符合。絮絮叨叨讲道理的时评文章。看久了确实有点沉闷。

如今,对话型评论兴起,扭转了长期一成不变的时评说理的模式,打破了一个人自说自话的沉闷局面,使人们耳目一新:现场对话,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栏目还把许多观众拉进对话现场,使讨论更具有生活气息。有的证据充分,说理透辟;有的引经据典,雄辩滔滔;有的天马行空。高谈阔论。既有逻辑严谨的论证。也有新鲜生动的事例,还有灵活机智的评述。风趣幽默的调侃,风格多种多样。并且将传统时评的“过去时”,变成了现场讨论的“现在进行时”,拉近了同受众的距离。有的“辩论型对话”节目,如《一虎一席谈》,双方立场相互对立。争论起来针锋相对,旗帜鲜明,甚至火药味十足,场面十分精彩。《锵锵三人行》的对话,似乎是一种信马由缰的漫谈,纵贯今古,打通中外,资料性也强,充满了趣味和机智。这些栏目所以有较高的收视率。较强的观赏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

“观点竞争”是媒介竞争的一个方面军。“对话型评论”作为媒体争夺受众的新式武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传播效果看。对话型评论有效地强化了新闻的舆论引导、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如对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进行解读、分析,帮助人们看清形势,鼓舞信心:将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拿出来讨论。让社会大众充分认识某些问题的利弊所在,寻求共识;将媒体变成了课堂。受众在这里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有益的知识,还可以学会观察、思考和判断。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对话类评论,比较而言,网络的时空开放性太大,言论或有自发的交集。但无“节目”意义的对话。报纸版面有限。此类栏目不多。广播因受众较少而影响不大。只有电视最适合这种节目。目前电视上这种栏目也最多,而且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有些节目比较粗糙,嘉宾见解平平。有些对话。少数嘉宾和现场观众缺乏应有的风度,这些应该引起栏目主持者的注意。

猜你喜欢

时评观点栏目
时评的一般思路
关于栏目的要求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栏目主持人语
观点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