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国文化艺术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009-08-12曾伟
曾 伟
曾伟,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曾在《译林》、《时尚》、《风采》、《高保真音响》、《视听技术》、《中国银幕》、《国际音乐交流》、《演艺圈》、《北京青年报》、《东方文化周刊》、《人民音乐》、《中国文化报》、《女友》等十数家报刊、杂志开设专栏,发表文学作品、翻译作品以及乐评等数百万字;1994年出版《发烧CD珍藏集》,为当时国内首批唱片评介书刊之一;1998年策划英国《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中文版的出版工作,并为主要译者之一。
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先后出版及译著《有声唱片的无声世界》、《罗斯特罗波维奇夫妇访谈录》、《伯恩斯坦众人谈》等书籍。
应《琴童》杂志之邀,撰文谈一谈有关中国表演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或者简单地说,即“受欢迎的程度”。其实,从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知道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走上国际演出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在国际表演舞台上演出。在这里,我想和《琴童》的读者讲三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
中国文化年轰动美国
2005年,中国文化部应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我随北京市代表团参加文化年活动中的“北京文化周”,在肯尼迪艺术中心为主会场举办为期一周的演出及展览活动。我们到了美国之后,看到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周围道路的灯杆上都悬挂着中国文化年的红色“刀旗”,艺术中心的西侧广场,排列着一个个红色的展厅,展示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手工艺术品,艺术中心北侧广场则是一组中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整个肯尼迪中心第一次完全变成了中国主题!
我主要的工作是为由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和东方歌舞团演员组成的民乐团做音乐会主持。因为民乐音乐会与交响乐音乐会不同,广州交响乐团也在肯尼迪中心的音乐厅演出,但是由于西方观众了解“交响乐”这种形式,就没有必要再去“解释”。我参加演出的这个乐团的编制是由二胡、笛子、扬琴、古筝、琵琶、葫芦丝等乐器组成。这个演奏团队的7名演员里有就读扬琴研究生的田超、就读古筝研究生的王燮、吹奏乐演奏家陈悦、还有东方歌舞团的二胡演奏家周维等。他们不但每天晚上要在肯尼迪中心演出,还参加了华盛顿一家知名的图书馆组织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为当地几所学校举办的专场演出,以及中国大使馆举办的招待音乐会。在文化周七天里演出了十场,在演出过程中,每一件乐器、每一首乐曲,我都向美国观众介绍,让他们了解每一件乐器的音色、个性,了解每一首作品的背景和大意。我们发现美国观众都特别喜欢中国民乐演奏的中国作品,像《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喜洋洋》、《茉莉花》等等,特别是当我们演奏起美国民歌《红河谷》的时候,全场观众起立随着节奏鼓掌。来看演出的观众扶老携幼,从五六岁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每次演出结束都不离开,和演员们热情地交流、合影。
在和美国观众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于中国音乐的了解其实非常少,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知道中国的古筝!当王燮演奏《战台风》时,他们对古筝那丰富的表现力感到吃惊!交流中我还发现,我们现在老是借鉴外国的演奏模式来处理自己的音乐作品,结果由于民族乐器本身的特点,和交响乐的表现力相差甚远,闹个“邯郸学步”,得不偿失。
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心
第二个故事是讲留学海外并且已经名列世界前茅的“上海四重奏”组。他们全都是到美国学习的留学生,第二小提琴家蒋逸文是从北京去的,演奏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是从上海去的亲哥俩——李宏刚、李伟刚,大提琴家是马新桦,她现在已经是中国爱乐乐团的大提琴首席,而美国大提琴家尼克后来加盟接替了马新桦。有意思的是,蒋逸文和李宏刚、李伟刚是同一天到达的美国,彼此并不认识,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才逐渐熟悉。这个日子上的巧合也颇有故事性吧。
来自纽约的上海四重奏,现在已经超出了其地域的局限,成为世界知名的弦乐四重奏组合。他们和世界著名的东京四重奏、巴托克四重奏等等经常同台演出,当代作曲家潘德列茨基今年还专门为他们写作了一首作品。他们每年在世界巡演数十场,但是每次音乐会的返场曲他们全部演奏中国作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音乐文化。
为了报效祖国对他们的培养,推广中国音乐作品,他们四人经过多次探索,最后由蒋逸文执笔,创作了一组中国作品的四重奏,包括《苗岭的早晨》、《五首云南民歌》、《二泉映月》、《庆丰收》、《浏阳河》、《瑶族舞曲》、《六首四川民歌》、《二首山东民歌》、《牧羊曲》等等,这一组作品演出后,受到了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美国著名的DEL0s唱片公司采用最先进的录音制作技术,专门为他们录制了这一组中国作品,并在美国圣诞节期间上市,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圣诞、新年档”激光唱片。通过他们的努力,很多外国人知道了中国的近代音乐作品,了解到了中国能够培养出这么优秀的音乐家。用西方人擅长的音乐表演形式,“洋为中用”,使得外国人对中国音乐有了更明晰的概念。四重奏中的大提琴手尼克是美国人,他说,参加四重奏之前,他根本没听过中国音乐,现在演奏中国作品,对他来说是个挑战,开始的时候挺难的,但通过演奏,他发现中国音乐有更丰富的情感内容,不像西方作品强调曲式结构,中国作品强调的是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什么时候忧郁、什么时候欢快,一下子就能听出来,“我现在真的爱演奏中国音乐了”。
上海四重奏经常回国演出,像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参加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今年5月份他们回国演出,先后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举办了专场音乐会,还特意找我安排给他们拍摄一组在北京胡同里的照片,蒋逸文说,我们要一组有典型的北京特征的图片,要展现北京的文化特色,要回到美国去宣传。
上海四重奏在国际上已经录制发行了十多张唱片,通过演出、录音、以及委约作品等多种方式,成为了目前国际上最棒的中国四重奏组!他们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报效祖国,回报母校和师长。很值得我们学习。
从小到大勤奋成才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琵琶演奏家赵聪。我认识赵聪纯属偶然,当时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民乐演出音乐会上,她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二年级学生。现在,她已经是国内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了。赵聪在民乐演奏领域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她打破了民乐演奏方式的传统框框。她研发的“背负式琵琶”还申报了国家专利,在音乐上她大胆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当代音乐推广到国际音乐舞台。赵聪先后在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演出,她说,所到之处的外国朋友非常喜欢中国民乐,特别是以“新民乐”形式演出的作品音乐会。赵聪说,“新民乐”应是站在古老民族音乐文化根基上,用现代音乐形式再现古典民族器乐作品的精髓与内涵,使更多人认知古典民族器乐作品的韵味与魅力。虽然现代音乐的配器概念是国外音乐的移植,但万变不离其宗,音乐的核心精神仍是我国古老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这种民族音乐精神是世界上任何音乐都无可替代的。“新民乐”的魅力最集中地体现于此。
在赵聪的博客上,有这样一段留言:“您的《聆听中国》受到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一位教授激赏。已来电表示可以合作。另一张已存入美国图书馆馆藏……”
这三个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中国音乐在国外所受到的关注和影响,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专业演奏家,还有音乐教育家。读过这三个故事,每个读者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学琴不是为了当明星,因为郎朗只有一个,赵聪也只有一个,但在音乐的广阔土地上却是大有可为的,为弘扬和推广中国音乐文化,也需要今天的琴童的共同努力。这样,中国音乐就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