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了,7.8先生

2009-08-12刘欣然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32期
关键词:金管局行长硬币

刘欣然

目前全世界在世的“央行行长”,只有格林斯潘以18年任期超过任志刚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宣布今年10月1日退休,结束长达16年的任期。尽管这一消息早在两年前已经传出,待到被证实,仍然在全球金融界引起反响。

任志刚在香港政界和金融界的地位从一个细节可以管窥,1997年朱镕基总理曾经在传媒镜头前竖起大拇指,称赞任志刚“办事能力比我还强”。

在香港“央行行长”的位置上,任志刚一干就是16年。期间经历过香港确立联系汇率制、金管局成立、1998年大战索罗斯、2008年又一轮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尽管有种种风浪,但是港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维系在7.8:1上,被外界称为“7.8先生”的任志刚功不可没。

目前全世界在世的“央行行长”只有格林斯潘以18年任期超过他。听说任志刚退休,格林斯潘不吝溢美之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央行行长。”“任志刚退休是一大损失,他是不能被代替的。”

任志刚白发萧萧,颇有风格。他自己却说:“我处理压力的能力很差,晚上总也睡不好。最多睡四五个小时,所以,我的头发这么白,精神这么差。”

值此百年难遇的经济危机,世人皆感叹如何才能找到另一个像任志刚这样的人才,带领香港走出危机。但是任志刚对金管局的未来仍充满信心,此前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如果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会影响整个机构的运作,那是机构的系统做得不好。”

朱镕基称赞:办事能力比我还强

任志刚的一天是这样的:早晨8点前到办公室,处理一些事务之后参加9点15分的晨会;从10点30分开始关注汇市市况,直到下午收市;下午4点以后,接听记者的咨询电话。如果晚上没有应酬,他便工作到很晚,甚至回家以后还要加班到11点。

任志刚是世界上少数只有学士学位的“央行行长”。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实际名称为‘金融管理专员,而金融管理局则是金融管理专员的办公室。

任志刚1971年加入香港政府,担任统计主任,1976年调任为经济主任。

加入政府之后,任志刚崭露头角,1982年,35岁的他就担任了助理金融事务司的要职,相当于现在香港的中央银行行长助理。作为华人,如此年轻就担任此职位,任志刚还是第一人。

此后不久,任志刚参与了港元联系汇率的制定。1983年,由于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谈判形势不明朗,汇率大幅波动,通货膨胀严重。这一年,香港公布了联系汇率制度。

任志刚职业生涯的核心就是港元兑美元7.8:1,在参与了港元与美元7.8固定联系汇率制度的制定后,他在1988年向港府提议设立金融管理局,并且在1993年金管局成立后出任局长至今,金管局四大职责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持港币汇率稳定。

外界一般猜想,任志刚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是1998年动用逾千亿元外汇基金入市,成功杀退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等大鳄。不过,无论是他自己与朋友闲谈,或在专栏《观点》内,都曾经提及最惊涛骇浪、最感受深刻的事件首推1988年政府引入新会计安排一事。

当时任金融司副司长的任志刚,为向英国政府解释政策安排,远赴伦敦,向包括英伦银行行长在内的英国政府财金高官轮流“面试”陈情。每忆述当年过关情景,任志刚依然兴奋莫名。

引入新会计安排当时令香港所有人士都摸不着头脑,但是这一举动让汇丰银行最终要在外汇基金管理局开设账户,汇丰此前在事实上担任香港央行角色,因此新会计安排变相将央行最后拆借人的功能从汇丰手上收回到政府手中。

紧接着,任志刚向香港政府建议成立金融管理局。1993年,经过4年酝酿之后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任志刚被任命为总裁。

1997年9月,香港金管局主办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年会,当年任志刚被《欧洲货币》杂志选为“全球最佳央行行长”,更加难得的是获得朱镕基总理的公开夸赞,任志刚一时风头无两。

但考验说来就来。

世纪豪赌大战索罗斯

1997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袭击泰元和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香港回归祖国后第二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1997年10月23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首次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狙击,他们大量直接抛售港币以兑换美元。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度飙升到300%,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1000多点。此一役,炒家们共抛售了400多亿港币,在证券市场获利数十亿港元。尝到了甜头的投资者1998年1月和5月如法炮制,西方舆论戏称,香港成了国际投机者的“自动提款机”。

1998年8月5日至7日,国际货币炒家发动了继1997年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度大规模冲击。来势比1997年10月更凶更狠。同时他们在香港股市大肆做空,港府很难只以“加息”一招应对。

任志刚说,“我觉得这样不行,就向当时的财经事务局局长许仕仁报告,许仕仁又向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报告,我们三人商量后决定入市。”

“当我们心意已决,便只剩下算术问题。我们掌握了有关数据,计算出每分钟大约需要几亿元来反操控,每天支持几小时左右。考虑到当时的外汇储备数目,我们发觉支持下去也不是问题,所以不太担心。”

任志刚说得轻描淡写,曾荫权的回忆或许更能反映这三人当时面对对冲基金“八国联军”的压力。

曾荫权说,当时他连续多个晚上失眠,睡着了也会做恶梦,有时坐在床边,想着想着就流下眼泪。

1998年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动手干预股市,与对冲基金的“世纪豪赌”开战。在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港府在期指市场获利约20亿港元,投机者的损失估计为12亿港元。

其中一个局内人后来说,原来政府只打算动用300亿在股市接货,入市最后一天接到1000亿货,“任总当日离开金管局,下车时脚都软了。”

港府所买股票此后盈利1000亿元,为香港人民大赚近一倍,4年后,盈富基金出售完毕。“胜者为王”,2002年9月19日任志刚在自己的《观点》专栏中写道,“曾荫权、许仕仁和我大可为4年前策划的如是行动松一口气了。”

“山寨王”

现实不是童话,围绕任志刚的也并非全部都是赞誉。

对任志刚的非议大约有三:一是薪酬过高;二是权力过大;三是作风奢华。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一直被视为“打工皇帝“,其薪酬水平被视作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的“标杆”。

2008年任志刚总薪酬1193.3万元,其中包括近5个月薪的奖金,比2007年增长15.4%,为全球“央行行长”之冠。

近1200万元的薪水,大约是美国联储局主席的7倍,是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及日本央行行长薪水的3倍。由于香港采用联系汇率,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影响力比前述4个央行行长小很多,任志刚的薪金可以说是非常之高。

负责监管任志刚的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成员多为银行高层及商界人士,而银行正是任志刚所监管的机构,存在严重利益冲突,未能有效监管任志刚。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金管局俨如一个独立王国,权力很大,而任志刚则被称为‘山寨王,即是一个不用向任何人交代和请示的当权者。

金管局2001年以37亿元购入甲级商厦国金中心2期55、56及77-88楼,总裁及两位副总裁占用88楼办公室,坐享无敌维港海景,并可使用私人专用电梯出入。因此,舆论斥责他“动用纳税人的血汗钱为自己建造尊贵享受”。

对当年大战索罗斯出手干预股市违背自由经济准则的争议也至今萦绕。本来国际上保守派机构“传统基金会”年复一年将香港评为“经济自由指数”最高的经济体之一,1998年之后,“传统基金会”正式取消了给予香港的荣誉,不再将香港认定为捍卫经济自由的堡垒。

任志刚自己是一个自由市场的信奉者,相信市场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做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虽然“赚了钱就是成功的”。任志刚坦言,狙击大鳄虽然成功,但对个人并非好的经历,真的希望没有发生。

在2002年9月19日的专栏中,任志刚这样写道:“我还是希望部分批评者至今已经接受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市场并非无懈可击,保证绝不失效的,市场一旦失效或者已有此迹象,当局都有责任作出适当行动恢复市场秩序,以免问题扩散对社会造成无法修补的破坏。”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港币中的硬币设计出自任志刚手笔。

1993年,中英双方商定,要发行一种立场中立的硬币,逐渐取代有英王头像的港元硬币。由于事关机密,这单活儿金管局不能外发。于是,任志刚决定自己动手。他先向政府新闻处要了几幅洋紫荆的照片,又请人写了一些硬币上要用的毛笔字,然后就在家里设计起来。没想到,他设计的硬币得到了中英两国的接纳。

现在,任志刚常一看到这几枚硬币,就开玩笑说,希望有一天能请设计师设计一套漂亮的硬币,取代现在这套简陋的“设计”。

猜你喜欢

金管局行长硬币
当时我就笑出了声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德拉吉:卸任欧洲央行行长
硬币巧入盘
港元下跌,金管局5度护盘
不翼而飞的硬币
老太婆打赌
香港金管局7月注资18次
硬币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