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练习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2009-08-11梁燕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所学过程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探讨的是个体、群体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上可以运用团队练习的方法。团队练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目的,在团队练习的设计上需考虑与所学知识的匹配性、任务的难度、任务的适用性等因素。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包括团队练习的主题、目的、时间的设计、人员的安排、任务的设计与完成等内容。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团队练习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behavior ,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研究的目的是应用组织学的知识改善组织的绩效。具体地讲,组织行为学关注如何改进生产、降低缺勤率、减少流动率、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增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正因为组织行为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团队练习的教学方法受益非浅。

1团队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目的

1.1加深学生对课程中理论、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行为科学的知识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有关人或人的心理行为的问题都需要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说明,而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上的必然产物。因此,组织行为学具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这些理论也是研究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必备。由于涉及的理论之广,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通过团队练习,教师把相关的理论设计在练习中,学生通过整个团队的准备、实践、总结的过程,可以加深对课程中理论、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1.2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在团队练习的设计中,教师会根据练习的目的而设计相应的背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学生不光要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要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会运用,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1.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最近一项对全美476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有7%的员工是在团队这种形式中工作的。按照这一比例,全美目前共有800万-900万人在团队方式下从事工作。这一调查还发现,这些公司有半数以上都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大幅度增加这种工作团队的组织方式。可以说,团队这种工作方式将成为一种趋势。而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90年代末,独生子女为多,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个性极强,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缺少团队合作精神。采用团队练习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只有大家积极合作,才能把任务完成得更好,通过团队练习,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设计团队练习需考虑的因素

如果想实现以上的教学目的,那么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认真设计团队练习的形式,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2.1团队练习的内容与所学知识的匹配性

在每章学习结束后,教师会针对本章学习的重点来设计团队练习,但一定要注意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是本章重点的运用。学生能够通过团队练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在团队建设一章中,主要介绍的内容是:什么是团队;影响团队的因素;使群体成为高绩效团队;团队组织的适用范围。根据以上内容,就可以设计一个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的练习。目的是让全班学生:体验作为团队共同完成一项具体任务;对这种体验进行分析,使学生对理论更加理解。

2.2任务的难度

在每次团队练习中,都有一个需要共同解决的任务或者共同回答的问题,都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通过共同配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任务难度要适中,任务不能太简单,这样团队练习的目的就达不到,任务又不能太难,太难会导致团队失去士气,调动不了积极性,因此一定要适中。

2.3任务的适用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贴近社会现实,结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习惯。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不断的有新思潮、新概念、新术语的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有开阔的眼界,能够跟随理论发展的潮流,在团队练习的设计过程中,应能充分体现组织行为学的以上特点,任务应具有适用性,来源于生活中的实例或典型的组织案例。

2.4教师的任务

在团队练习中,教师作为一名主持人,应协调好学生的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保持独立、适当参与,能够起到协调全班士气的作用,当各个小组的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具体工作做出评价,对本次团队练习进行总结。

3团队练习的具体设计

团队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要想在组织行为学这门课中得到很好的运用,除考虑以上因素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设计程序,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团队练习的主题

一般来讲,团队练习都安排在每章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团队练习的主题的确定一定要与本章的重点内容密切相关,通过主题的确定,使学生知道哪一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并且通过团队练习,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2团队练习的目的

每一次团队练习都要有其目的,目的是对主题的细化,也是对其具体问题的设计提出了方向,目的应简洁,容易理解。

3.3时间的设计

首先,每学期的课时是有限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已经把每一次团队练习的时间设定好,在实施中应严格去执行。其次,每次团队练习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适中,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这样,在最后的总结过程中体现不出各个小组的问题实际解决能力。

3.4人员的安排

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人员的安排,从人数上来讲,每组5-6人为好,根据管理学的理论,5-6人比较容易沟通协作;从具体安排上来讲,分组应注意随机性与公平性,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主观偏见,一般来讲,根据考核成绩登记表(俗称划名册),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与成绩从前到后来安排。

3.5任务的设计与完成

任务的设计是团队练习设计的重点,任务设计应具体、易懂,不会让学生误解。一般包括:任务执行的背景、参与者与角色、具体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各小组遵循以下步骤:首先解决问题、按照任务的要求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团体协作的过程,也是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的过程,然后,每组指定一名发言人,向全班报告他们的解决方案,最后,全班进行讨论结果,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点评,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团队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很有用,但其受客观环境的制约,需要各位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予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关培兰 .组织行为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梁燕燕(1979-),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现为湛江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所学过程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非所学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