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墙饰面砖的施工技术与监控措施探析

2009-08-11王盛琳贺永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

王盛琳 贺永杰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外墙饰面材料不断得到应用,美化了城市景观。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程施工经验,对外墙饰面砖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监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外墙饰面;施工工艺;监控措施

1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的加快,建筑物外墙采用饰面砖装饰的越来越普遍,对城市的景观进行了美化。但在外墙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面砖饰面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质量通病,如外墙渗漏、墙面雨水污染、饰面砖铺贴空鼓甚至脱落等。针对这些问题,详细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从材料、设计、施工、管理各个方面通盘考虑,从多方面进行科学的严格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做好外墙饰面砖施工质量,笔者根据自身工程经验将有关该项施工工作的心得和经验与大家交流。

2 外墙面砖的施工工艺研究

外墙面砖的工艺步骤为基层处理→刷界面剂→基层抹灰→弹线→浸砖→粘贴→勾缝→清理→检查→修补。

基层处理:(1)结构施工时,外墙的垂直度、平整度应达到标准要求。刮糙之前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凿平,凹处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补平厚度较大时应分皮补平。当厚度或垂直度偏差超过30mm时,需采取钉钢丝网等技术补救措施。(2)抹灰前将砖墙面、混凝土面等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清除干净,不同界面处(如砖墙与混凝土墙交接处)要射钉牛眼钢丝网宽300mm。(3)对用钢模板施工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后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或采用界面剂处理表面,使之提高混凝土表面粘结强度。

界面剂:将界面剂以1∶4水灰比调成厚糊状充分搅拌均匀,放置 5~10min,界面剂变稠,再稍加点水调匀,然后用泥板涂抹在基层面上,待10~20min(视气温而定)后涂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制好的界面剂应在5~6h内用完。

基层抹灰:界面剂涂抹10~20min后,按要求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底层第一遍砂浆厚度以5mm为宜,抹后用木蟹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6~7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为7~10mm,随即用木长尺刮平,木蟹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粉第三遍时,方法同第二遍,直到把底层砂浆粉刷平整。

弹线排砖:在基层抹灰面上,先弹出垂直、水平控制线,再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排列图,弹出面砖控制线。(1)排砖要求:根据面砖排列图要求,水平、垂直缝宽分别控制在5~9mm和3~5mm。水平缝、窗台面一般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按照图纸要求留设分仓缝。墙面阴、阳角处第一块必须为整砖,如排砖不巧时,面砖容许切割,放在窗洞口两边,但切割后的面砖长度要求不小于45mm,窗洞两边不严格要求对称。试排成功后,在基层抹灰上弹出每块砖纵、横分格线,保证墙面砖粘贴后灰缝横平竖直。(2)安装塑钢窗、留置滴水线。面砖试排完成后,根据弹线,安装外墙塑钢窗。窗四周必须砂浆嵌实,并在窗下口做一个小圆角。突出墙面的窗台,需注意不要留置朝天缝,底面面砖要在外端向内一砖宽处留置滴水线。

浸砖:面砖吸水率应符合标准,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不小于 2h,晾干后(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粘贴:粘贴面砖时砂浆应饱满,并应一次成活,不宜多敲、移动,尤其砂浆收水后不能再纠偏挪动。粘贴面砖的砂浆宜采用1∶0.2∶2的混合砂浆(或用粘结剂),厚度7~10mm。粘贴用水泥的安定性、强度须经复试合格。粘贴时,先将面砖背面满批砂浆,根据面砖控制线贴到墙面,用小铲把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接牢固,并用靠尺将面砖在垂直及水平方向随时找平找方。同时,对留设有分仓缝的部分,必须使缝断至结构面层为止。

勾缝:用1∶1水泥砂浆进行面砖勾缝,分两次进行,头一遍勾缝厚度 7mm,第二遍按设计要求的色彩,配置彩色水泥砂浆勾成凹缝,凹进面砖深度约为3mm。

清理:面砖勾缝后,用废旧毛巾或棉纱将面砖表面擦洗干净,以免影响面砖的整体清洁、美观。

检查、修补:面砖铺贴好并待砂浆收干后,在降、拆脚手架之前,应对面砖逐块进行敲击检查,如发现起壳,应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

3 外墙面砖的施工考虑的因素分析

保温做法。可采用三种外墙外保温做法: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料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聚苯板玻纤网格布聚合物砂浆;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板。

贴砖结构体系。外保温贴面砖,其结构必须采用有网体系。有网体系加强层直接与基层墙体连接。通过塑料螺栓、镀锌钢丝网等,将面层砖负荷的作用力传递到稳定的基层墙体上,对保温层进行隔离保护。该加强层上贴砖比在实体墙上找平层贴砖,粘结强度更高。

饰面砖集中受热的处理。采取措施:饰面砖选用颜色浅、传热系数较低;专用粘结砂浆及专用勾缝剂除要求满足粘结强度和抗冻融等性能外,其柔韧性即压折比<3.0,以适应面砖在温度变形时形成的内应力;结合外墙面分格,对面砖进行分格,若无分格,面砖高度每小于16m,留设不小于 20mm 的伸缩缝,其位置考虑美观要求,并用硅酮胶嵌缝。

保温系统的防火。保温层材料必须为阻燃的;整个保温层必须严密封闭,尤其是窗洞口四周,还应保证保护层具有足够厚度;每隔两个楼层设由岩棉板条构成的隔火条带,以免火灾时,将全部保温层烧掉。

保温层的防结露。为防止室内湿气进入保温层,一是保温材料具有抗渗性,如胶粉聚苯颗粒做法,在胶粉聚苯砂浆中加入抗渗剂。二是设置隔汽层,对后粘贴聚苯板做法,在粘贴前做隔汽层,如涂刷防水层;对大模内置保温做法,可在外墙内侧设置隔汽层。

4 外墙面砖的施工的主要监控措施

基层处理的监控措施。在此阶段,必须做好如胀模、爆模的打凿,螺杆穿孔的冲孔封堵及其它预留孔的封堵,表面板皮垃圾的清理,拉毛,挂网施工等的监控工作。特别是螺杆穿孔的冲孔封堵,应仔细检查封堵密实情况,防止日后的渗水。拉毛施工时,采用聚合物水泥净浆的配合比为801胶:水=1:4,以增强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性能。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在此阶段,应控制好四大角和门窗口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或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坠绷铁丝吊垂直,然后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灰饼应牢固,两灰饼的间距控制在 2m 范围内。横线则以楼层为水平基准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或垛子为基准线控制。

弹线分格、排砖、饰面砖施工的监控措施。在此阶段,应复核弹线分格是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排砖放样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方确认做法后开始大面积的施工,因本工程实例有白、灰、绿色三种颜色面砖,所以日常加强检查饰面砖是否面砖颜色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表面平整、洁净,颜色一致,无变色、起碱、污痕,无显著的光泽受损处,无空鼓,非整砖的使用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阴阳角的压向是否正确,有无大小头、鼠尾等现象,粘结层的厚度要满足图纸要求。流水坡向是否正确,滴水线是否顺直。加强细部构造处理的质量控制,内窗台要高于外窗台 2cm 左右,外窗台向外坡度应≥20%,窗檐、鹰嘴坡度≥20%,滴水槽宽、深应≥1cm,屋面女儿墙要做泛水处理,分格缝的打胶是否到位。外墙面砖勾缝时,要先清缝并用水润湿,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好后要求凹进面砖外表面 2~3mm。勾缝砂浆宜稠一些,保证缝隙内料浆密实饱满,缝面平整光滑、无砂眼及裂缝。勾缝后要及时淋水养护。饰面砖粘贴必须牢。

外墙清洗阶段。勾完缝后没有及时擦净砂浆以及其他工种污染所致,可用棉丝蘸稀盐酸加 20%水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净。同时应加强成品保护。协调好各工种、各专业的施工顺序以免损坏面砖

参考文献

[1]李亮,关于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创优初探,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陈泽兵,外墙粘贴饰面砖质量控制研究,科技信息,2008.

[3]周津,外墙饰面砖脱落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广东建材,2008.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电力工程焊接施工工艺创新研究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优化TP347炉管施工工艺
柔模支护施工工艺中存在问题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