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涵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措施

2009-08-11朱宏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0期
关键词:构造物井点桥涵

朱宏涛

摘要:本文介绍了常用软基处治方法和施工措施。

关键词:桥涵;软土;地基;处理

1软土地基的基本概念

公路行业在交通部《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J002-87)中定义软土主要是由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并解释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含有机质的细粒土,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空隙比大于1.5;当天然空隙比小于1.5而大于1.0时成为淤泥质土”。软土地基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地基失稳,使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对构造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彻底报废。对于不同的工程而言,软土地基的软或硬都是相对的,与土质和工程性质分不开的。设计者和施工者都不应过分拘泥于软土的定义,只要构造物及其荷载在地基上可能出现有害、过大的变形与强度不足等问题,都应认真进行沉降和稳定验算,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置办法,特别是应进行现场的地质勘查与鉴别,决不能仅凭土名确定处治方案。一般来讲,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首先是通过调查,访问,查询资料等方法初步判别软土地基的位置和类别,再通过目测,载重试验估测软弱程度,最后实地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比较软土鉴别指标,确定软土地基的类型及软弱程度,进而根据工期,投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施工中也经常用贯入法测定其承载力,或者用碾压设备使土基承重,观察其沉陷情况进行判断。

2 软土地基的处置方法及施工实践中的心得

2.1 常用的软基处治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时,如果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泥炭、泥沼,工程处理较容易,因为它压缩性大,渗透性强,受荷后能够迅速固结,一般采取抛石挤淤,排水板,换填,强夯等方法后,效果比较明显;而对于淤泥质粘土、亚粘土、亚沙土组成的软基,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而对于松散沙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虽然不属于软土范畴,也应该按照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软土地基的处理治方法有很多,特别是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不管何种处治方法,在方案选择上要结合工程性质,工期和投资的要求;从技术角度,处治的结果都必须保证处治后的地基在强度和稳定性满足构造物及其荷载的使用性能。

2.2 砂垫层法、置换填土法及井点降水的使用、抛石挤淤法

2.2.1 砂(砾)垫层

砂(砾)垫层适用于软土层不厚,排水条件良好,且砂砾资源丰富、工期不紧的情况。砂(砾)垫层一般厚度为10-25CM,其基本原理是增加排水面,是软土地基在构造物荷载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提高软土层强度,满足稳定性要求。砂砾垫层施工时应选用洁净中、粗砂,含泥量≤5%,笔者通过实践发现5CM以下的天然级配砂砾排水固结效果很好,施工时要适当洒水压实,基础施工前要观察砂砾表层,若表层湿润无松散即可进行基础施工。

2.2.2 井点降水法

在地下水水位高的地区,排水给施工造成了很大难度,我们经过在福海至恰克尔图公路工程和库尔勒至尉犁县公路工程的工程实践比较不同的方法效果,认为井点降水法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降水方法。对于降水深度大,土质较差情况下,综合比较井点降水法比集水坑法降水效果好,工期短,投资少;缺点是桥涵多,工期紧时,要求的井点设备多,相应增大了投资。下面结合库尉公路桥涵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案作一介绍:库尔勒至尉犁县公路工程公路第二合同段地质属于湿陷性黄土,地下水位高,地面以下80-150CM即见地下水,该地质范围内,设计小桥涵7座,其中有一道3米涵洞由于初步设计时,地质勘查过粗,桥涵基础埋深均在地面3米以下,而且无软基处理方案。施工时软基处理方案定为换填软弱土,增设片石砼基础,根据该工程地质特点和工期要求,我们采用了环形布置的单层轻型井点设备,抽水设备为单级离心泵,按距基坑地面开挖线1.5米布置总长46米的集水总管,总管采用直径10cm的无缝钢管连接而成;井点管采用24根6米长、直径3.8cm的无缝钢管,井点管间距2米,地面以下埋深5米;井点管下端1.5m范围按梅花型设置直径1.5cm的滤孔,滤孔外围裹铜丝细滤网,细滤网外围裹塑料纱布粗滤网,粗滤网外用铁丝绑扎,最外边缠绕粗麻;抽水机采用离心泵、射流器、循环水箱组成。

井点降水法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

施工准备——安装井点系统——抽水——挖基——基础施工——井点系统拆除准备工作包括地表清理,施工放线,井点设备检查,水电检查,排水沟设置,尤其是井点设备要认真检查各部件衔接处是否严密。安装井点降水设备时,先挖出井点沟槽,再敷设总管,然后利用井点管边冲孔遍布设井点管,同时灌填经1cm筛子筛分的干净粗砂作为滤层;然后用弯头将总管、各井点管连接,最后安装抽水设备。接通水电后,试抽,检查系统漏水、漏气情况,重新调试设备直至完好。抽水应该连续,一气呵成,抽水时要注意观察周围地面的变化,出现情况及时调整抽水量;正常情况下,出水的规律为先大后小,先浊后清,抽出的水排放时尽量结合周围的排水系统。如果施工地点周围有重要建筑物,为防止建筑物沉降,可在其附近设置回灌井点。抽水进行过程中,应经常试挖基坑一点,以确定水位下降程度,当水位降至施工水位时,调整抽水马力,如果土质好,应采用机械化施工,尽快完成挖基工作。基础施工要快速,减少抽水时间,施工后马上回填。基础施工后,可拆除井点系统,拆除时防止接头处损伤,拆除后的井点管滤管要马上拆除清洗,不能用的滤网一定要更换,总管和井点管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经过施工实践,我们认为只要工期安排得当,井点降水法是处理构造物软基挖方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法,除了在工期和效益上的优点外,水位降低后,可以获得基础施工较高的质量。

2.2.3抛石挤淤

在拜城公路工程中有五公里的软基,该软土层较厚,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在修建涵洞地基处理时采用抛石挤淤法。挤淤施工用料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片石尺寸以大于30CM为宜。抛投的顺序延桥涵中轴线,由中间到两边,使淤泥向两旁挤出。片石挤淤稳定后,要铺设一层砂砾反滤层,再进行基础施工。抛石挤淤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但施工地点最好料源丰富,同时施工时尽量按次序排布,防止由于抛石厚度不一致,形成不均匀持力层。考虑到成本和料源时,也经常采用钢渣代替片石挤淤。

结语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总之,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稳定性,减少施工后的不均匀沉陷,所以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意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坚决以数据说话,认真测定基底的承载力,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同时一定要采集桥涵施工后的沉降数据,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构造物井点桥涵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涵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集水明排与深井井点联合降水工程应用
公路小桥涵设计及施工问题探讨
高速公路构造物的价值寿命匹配
电镀废水综合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
楚商电排站基坑降水井点的设计及其应用
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在给排水工程深基坑中应用
铁路桥涵EBS分解体系研究
盐田隧道出口井点降水施工实践
浅谈公路调治构造物的类型、养护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