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肯尼亚非常男女

2009-08-11王灵桂

今日文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剃光头部族新郎

王灵桂

肯尼亚虽然只有1500多万人口,但是却有42个部族,还有相当数量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多民族杂居的生活形成了肯尼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男人雕牙 女人拔牙

玛孔德人是生活在肯尼亚的一个少数部族。在玛孔德男人中保留着一种雕牙的传统习惯,妇女中也有部分人雕牙。雕牙是一项痛苦的事情,雕牙师用锋利的刀把牙齿的釉质层去掉,磨出一个个的沟槽。雕牙完成后,满嘴的牙齿也就被破坏得差不多了,许多人会得严重的牙病,有的甚至会导致牙齿脱落。但是,由于玛孔德人固执地认为牙齿只有经过雕刻后才可示人,所以这种陋习一直被人们保留至今。

根据部落的审美习惯,大部分玛孔德女人喜欢在鼻子和嘴唇之间的人中处扎一个孔,用来装唇饰坠。开始时,这个孔穿得很小,她们便在孔中插一个小木棍,使小孔慢慢扩大,直到形成一个直径四五厘米的洞。随着洞的形状固定下来,女人的嘴唇也就变成了畸形。按照玛孔德人的习惯,女人人中上的唇饰不能拿下来,因此许多女人往往为戴唇饰要拔掉一个上门牙。

像其他的非洲女人一样,玛孔德部族的女人也非常喜欢文身,但方式却更加残酷。她们文身时,先要用刀在身上划出图样,等伤口愈合后再用针刺,并涂上一种灰白色的炭。在玛孔德人看来,不文身的女人是不聪明和不坚强的,不会得到男人的喜爱。

女人剃光头 男人留长发

马萨依人是肯尼亚的游牧部族,他们除了骁勇善战、性格强悍外,还有一种女剃光头男留长发的怪习。

马萨依族的女人一般都剃光头,也不戴头巾,但是男人却梳着满头的小辫子,并且要用牛血和泥巴把头发糊住。据说这个部族的人认为头发是男人力量的象征,如果头发被剃,将是莫大的耻辱,为了保护这个象征,男孩子从8岁起就要用牛血泥巴保护头发。

这个民族的男男女女都戴用小珠子串成的项链,这种习俗并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还是年龄的标志。年龄越大,挂的珠子就越多。如果见到他们,不用问年龄大小,只要数数脖子上的珠子数目就可以知道了。

多 妻 多 屋

肯尼亚的泰塔族人实行一夫多妻制。男人的房子修建在院子的门口,他们喜欢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将房子隔成里外间,里面是卧室,外面供夜间关放羊或其它家禽。在院子的中间是主妇的茅屋,左右两侧分别是第二、第三位妻子。如果丈夫娶更多的妻子,茅屋就依照左右顺序依次增加下去。女人的房屋都是用茅草搭建的,屋内可以生火做饭,丈夫轮流到几个妻子的房中吃饭。第一位妻子是家中的主管,纳妾必须得到她的同意,在哪位妻子家过夜也由第一位妻子指定,丈夫只能深夜进去并在黎明前离开。

“倒 插 门”

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一带流行男子到女方家落户的上门婚俗,类似于我国的“倒插门”,但其仪式却比我国隆重多了。

男子“出嫁”时,人们要在月圆之夜举行隆重别致的送新郎仪式。仪式开始时,首先要有矫健的鼓手击鼓奏乐,欢送人群随即唱起传统的歌曲。在皎洁的月光下,欢乐的人们簇拥着腼腆的新郎在丛林小道上向新娘家走去。送亲的队伍由两个身穿鲜艳长裙的未婚姑娘引路,她俩手捧铺有碧绿棕榈叶子的铜盘子,上面摆放着象征吉祥如意的槟榔。新郎的父母紧紧跟在送亲队伍的最后,高高兴兴送儿子“出嫁”。

一路上,脚上系着铃铛的小男孩四处乱跑,他们像调皮的羚羊一样又蹦又跳。浓妆艳抹的女人们在送亲队伍中不时发出尖利悠长的舌音,男女老少一个个伸臂扭腰,载歌载舞。

当送亲队伍到达新娘家门口时,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新娘父母迎上前去,新郎的父母把装满槟榔的铜盘子恭敬地递上,双方鞠躬致礼。然后新郎被送到新房,此时房间里并没有新娘,但见床前挂一块幔帘,原来新娘由女伴们陪同坐在床上。新郎要见新娘还需通过“摸手关”。新郎端坐在帘子前,伸手到帘后寻找新娘的手,由于新娘和女伴们同时伸手,新郎往往一连几次摸错,引起宾客们的开怀大笑。当两位新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的时候,帘子拉开,送新郎的仪式才算完成。■

(于启凡荐自《作家文摘》)

猜你喜欢

剃光头部族新郎
新郎与新狼
一、卫拉特蒙古与天山北麓各部族
部落里的秘密
民族寓言与部族叙事——阿来创作简论
农家妹子娶新郎
天热别给孩子剃光头
“眼镜新郎”透过镜片看到你的心
我是新郎
《史集·部族志·斡亦剌传》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