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碱、盐”一章

2009-08-11杨秀峰

现代教育教研 2009年3期

杨秀峰

【摘要】“酸、碱、盐”一章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接触性;直观感知;理论感知;应用和创造

"Sour, alkali, salt"1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teaching" mode of design

Yang Xiùu-feēng

【Abstract】"Sour, alkali, salt" is an adoption"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teaching" mode, not only can encourage a student creation mightiness of seek knowledge desire, thus active obtain knowledge, and can full exertive the function of the student's intelligence potential and non- intelligence factor, from here development student science investigate of spirit with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Key words】Contact;Keep the impressions know;The theories know;Application and creation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针对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酸、碱、盐”一章可打破现有教材的先后顺序,可分如下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即

第一阶段:接触性阶段,又可视为入门阶段。由于“酸、碱、盐”一章主要是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和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且颜色状态不一,因而在入门阶段,为给后面的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学进度宜求快。可以给学生准备三酸、四碱、八盐、三种金属、两种氧化物和指示剂,用两个课时让学生真实地“摸”到实验,并认识物质的化学式,感知固体物质的颜色、溶解性及其对应水溶液的颜色,从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技能。此阶段主要是使学生产生对化学药品的亲近感,让他们会认并敢于接触化学药品,为下一步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做好心理准备和基础知识的铺垫。

第二阶段:直观感知阶段。“酸、碱、盐”一章,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种重要的酸推导出酸的通性,通过学习两种重要的碱推导出碱的通性,又通过学习三种重要的盐推导出盐的通性,然后,再总结出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因此,在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例如:学习稀硫酸的性质时,可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不仅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

第三阶段: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就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并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及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生不仅通过知识的内化,很好地理解了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而且还学会了探索化学知识的一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阶段:应用和创造阶段。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此时,就可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化的实践,即对物质进行鉴别和除杂。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创造的工作,如探寻一些物质的制备方法等。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当鉴别HCL和NaOH时,就可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然后进行检验。有几个学生居然找到了很多种方法,即(1)石蕊(2)酚酞(3)Na2CO3溶液(4)CuSO4溶液(5)FeCL3溶液(6)Zn(7)PH试纸(8)CuO等等。可见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潜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挖掘。

总之,“酸、碱、盐”一章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完全符合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既教给了学生有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因此,在“酸、碱、盐”一章的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收稿日期:2009-03-05

作者地址:山东省金乡县金乡镇一中2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