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CHAIWAN”时代降临

2009-08-07胡石青

中国报道 2009年7期
关键词:台商制度化大陆

胡石青

5月份以来,两岸经济关系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两岸产业合作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LED(液晶显示器面板)、太阳能、中草药开发等具体产业接续展开交流互访,相关平台也陆续成形。同时,大陆赴台采购团络绎于途,预计半年内将有超过10个大陆团赴台采购。

仅仅一年多前,人们还只能在纸上谈论两岸直接“三通”的问题,仿佛也只是在为不可能的事情心中块垒。而现在,不仅是大陆专业人士不绝于途,就是每天赴台的大陆游客也一举突破4000人大关。回首前事,我们会发现,这一切变化来得是多么不易,但又是如此的正常。

世贸“特殊例外关系”

要看清楚两岸经济关系现在的发展,我们还是应该了解几十年来它的曲折发展历程。

两岸经济关系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香港为最主要的中转点得以逐渐恢复以后,在其后的30年时间里g都没有解决直接“三通”问题,而出现了所谓“单向”、“间接”的独特现象。这里的“单向”是指资金、人员只能由岛内向大陆移动,而物资也主要以岛内向大陆输出为主,反方向的移动则要受到各种严格的限制;所谓“间接”则是一切移动渠道都要绕经第三地。如果说这种形式最初形成可以部分归因于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话,那么,越往后就越被台湾当局用种种严苛规定所拘束,而无法获得及时纠正与发展了。

1996年李登辉当政时提出“戒急用忍”的两岸政策,并以严苛的法令将两岸经济交流模式固定下来,两岸经济关系失去了第一次突破旧格局的机会。2000年底和2001年初,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济关系又有了第二次的突破机会,但新上台的民进党当局却再次沿用了“戒急用忍”,两岸经贸关系成了世贸成员间的“特殊例外关系”。

尽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两岸经济往来却凭借先天的优势条件而稳步发展,其中大陆拥有广大的土地、人口与市场等资源优势,远非台湾岛内及世界其他地区所能比拟;而台湾则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与发展经验等方面占有领先优势。正因为如此,数以十万计的台商纷纷选中大陆作为延续发展,进而扩大规模、走向世界的最佳基地与跳板,将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带进大陆(即在资本账上台湾对大陆是逆差),再从岛内进口中间品及原料(即在贸易账上台湾对大陆享有巨额顺差),以大陆为制造基地,再销往大陆及欧美市场。在为大陆经济30年来的快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台商的投资行为也使两岸经贸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大陆方面的统计。近几年间,两岸经贸连续创下几项纪录:继2005年两岸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台湾对大陆出口突破1千亿美元之后,2007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突破1千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即对大陆出口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突破了40%,同年,大陆实际利用台商投资金额累计突破450亿美元。

金融风暴“洗牌”经济合作

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在臺湾上台,马英九当局提出了积极调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思维,但真正促成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性成长的却是世界经济大风暴。

2008年6月,两岸两会领导人十年来首次会面协商,签署了开放两岸节日包机与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的协议,但协议却并未带来即时的效应。大陆赴台游客人数在半年中平均每日不足500人,最高也只有1000出头,更不用说达到台湾当局每日3000人的开放限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彻底改变了这一切。9月,由美国次级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了全球经济大风暴,实体经济急剧衰退,台湾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出口市场大幅萎缩,2008年最后一季成了台湾经济几十年来遭遇的最可怕噩梦,在两岸经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台商首当其冲,也正是他们成为了两岸经贸关系急剧升温的发动者。

2008年12月,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但由于市场萎缩,两岸贸易正以40%以上的速度急剧减少中,因此相应的经济效益并未立即显现出来。2009年第一季,台湾经济较上年同期创下了10%以上的衰退纪录,多项经济指标也都是有纪录以来的最恶劣表现,马英九个人的民意满意度跟着掉到了不足30%。

与此同时,大陆经济在世界的地位正日益上升。大陆经济不仅今年首季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而且GDP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三,到2008年底拥有1.9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总量,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三分之二以美国政府债券等形式持有,对美元币值保持稳定的作用日益突出。新一届美国政府明显改变了做法,开始就其经济决策与大陆积极沟通协调。在此情形下,台湾马英九当局更加积极主动地通过海基会寻求大陆的经济支持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说,今年第一季两岸围绕着关于两岸经济交流正常化、制度化的问题还曾相互试探,通过各种途径放话讨价还价的话,那么4月份两岸两会签订三项协定,其中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与关于陆资赴台投资的联合声明,则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正从探询如何正常化走向实质性的制度建设阶段。

4月份两岸两会领导人协商还有另一层作用,那就是为两岸更紧密的经贸互动铺平了道路,5月份以后两岸出现空前热络的交流局面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危”中寻“机”

就两岸的眼光来说,去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有“危”,也是“机”,它去除了一些人的幻想,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旧格局的局限性,同时它也促成两岸更清楚地看到对方所能提供的发展机会,从而更积极地展开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第一个冲击便是打碎了第四季传统上的市场旺季。由于受传统习惯与文化的影响,欧美市场历年都是以第四季需求最大,并对以往两岸经济交流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去年第四季欧美需求大幅下降,造成大陆出口锐减,连带也使去年9月以后有长达半年以上的时间从台湾进口下滑速度连续超过了20%,甚至高达50%以上,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从2007年的40%以上跌到了今年第一季的30%。不少台商在大陆陷入外销困难、内销不易的两难困境,资金周转的压力迫使其从大陆沿海地区出走。据一些台商反映,在外销型台商集中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半年内就有超过一成的台商企业消失了。

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可怕的危机,也为早就面临调整转型的两岸经济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以加工出口业为主的台商企业本就利润微薄,生存不易,加上生产条件差,技术层次不高,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大陆经济的新环境,迫切需要提升技术,转变生产方式,不仅生产基地应向大陆内地转移,也应将市场重心转向大陆内需市场。而金融危机更造成全球财富大缩水,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理性消费开始重新流行,至少在短期内需求已不可能恢

复到危机前的高增长水平,两岸势必要重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途径。

日益繁荣的大陆消费市场提供了最佳的选择,两岸经济合作完全可以转向以大陆市场为核心,由台湾提供技术与管理,与大陆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以提高大陆民众生活水平为目的,共同获得持续发展增长的动力。由此不仅是高科技产业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包括文化创意、物流、金融服务业等产业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两岸拥有共同文化的特殊优势,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充沛的发展空间。

“CHAIWAN”

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前景,岛内媒体近来频频使用“CHAIWAN”一词,来形容两岸经济合力所具有的强大潜力。但如何将潜力转化为实力,却有待两岸完成经济合作制度化的建设。尽管近来两岸经贸交流十分热络,但应看到,这些交流多是由大陆协助台湾经济复苏的善意带来的,是在救台湾经济之急。虽然这些活动加深了两岸经济互动,但并不意味着两岸经济交流正常化,更与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没有直接关系。从后者来看,预计6月底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投资的意义更大,它将标志着两岸经济交流正常化的开始。但由于台湾当局仍对陆资投资项目采取正面表列管理方式,只開放了100项,离真正的正常化还很远。

而下半年将要提交两岸两会协商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定(ECFA)将是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从两岸有关部门及岛内人士的谈话可以看出,签订此协定并非一蹴而就,仅就民进党等反对势力正就所谓将此协定“提交岛内公民投票”鼓噪不休,已经可以看出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的过程会将遇到更多的障碍与干扰。

作为争取促进两岸早日建立互信的配套步骤,大陆方面先期采取实际措施协助台湾发展是有必要的,但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后,相关的双向、互惠还是应放在第一位并予以落实。因为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原则才是两岸经济交流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才能确保相关制度不会产生后遗症。

另一方面,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不应成为大陆单方面的追求,而应是两岸共同的目标,经济交流制度化应该成为两岸其他方面交流的范本,但没有其他方面的突破,未来即使经济交流制度化建立起来了也还是极有可能倒退与被破坏的。因此,我们在协商中还是要尽可能多地听取岛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变数,在经济交流制度化的过程中,即考虑到为更深层次的两岸关系正常化与制度化创造有利的局面。

半年来的两岸交流热络局面,已经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气氛,但要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还需要两岸共同作更大的努力。目前我们对未来至少可以抱有一份乐观的期待,即等到今年秋天台湾经济复苏之后,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就该有个眉目了。

猜你喜欢

台商制度化大陆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那些感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