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必过快复苏
2009-08-07
2009上半年,中国经济如期止跌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存在过快复苏,呈现出非正常态势。代表实体经济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只有6.6%,扣除建筑产业快速增长和拉动的因素,代表中国竞争力的制造业增长实际不足4%;第三产业增长高达8.3%。这与危机前的增长结构相比,有明显的服务经济泡沫。
图快,有可能造就一些假数据
各类数字还带有明显的硬伤。例一:最近落马的某高管交代,“什么统计数字,全是我说了算”;例二,江南某镇农民工的就业数字实际上多是培训待岗的数字;例三,高校毕业生高“就业率”,可信度唯有天知;例四,地方统计数字如果是真,何必打折缩水,如果是假,何必作为打折缩水的基数?不了解实数真情,就无法预测下次可能的群体性事件,误国误事。
中国本来可以在危机中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法制化改革,现在又不顾一切保增长,为今后的改革增加了难度,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实质上放慢了。
过快复苏并不一定会带来好处
中国经济正常发展足以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超日赶美,不必肿脸充肥、揠苗助长。且非正常“过快复苏”引起了国际上对中国不利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油价飞涨、物价回高,中国海外高科技产品采购、资源能源进口、中企在海外并购、市场经济地位与贸易争端解决等谈判难度加大。
中国忍痛开足马力为世界带来的利好刺激却未得到良性回报。一些经济体刚缓过劲来,就会翻脸遏制中国发展。中国企业本来可以收获的好处是以平价购买海外品牌或按国民待遇参与国际竞争,现在也因中国拉动了复苏反而面对漫天要价了。海外华商更是因为中外非正常复苏两面为难。
境外反华势力更因西方经济止跌而提前“复苏”。金融危机发生后,“疆独”、“藏独”、“台独”和其他反华势力本来因资金短缺老实多了。现在各国危机刚刚止跌,他们就“不差钱”了。可以预见,西方经济复苏得越快,反华势力将越猖獗,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形势本可以应当因经济危机而转好、本应因正常复苏而巩固,结果在国内各种虚胖的复苏激起的民怨增多、外部的反华势力顺势煽动的夹击下,居然比2008年奥运会期间还要严重。
实际上,中国的竞争对手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在同样危机下的其他主要经济体。危机不是中国制造的,中国何必比制造者更急于摆脱危机?这和考生一样,对手不是难题,而是在难题下的其他考生。运动员拿金牌,对手不一定是纪录,而是其他参赛者。不要忘了“谁是我们真正的对手”。
慢慢复苏更有助于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有望回复至2.5%,但复苏将是缓慢且乏力的,且复苏也无助于降低失业率。这表明世界经济也是非正常复苏。中国外需将明显不足。上半年中国出口下降21.8%,企业实现利润还在继续下降,财政增收增支的压力还很大,产能过剩还较突出,巩固复苏任务还相当艰巨。国内外非正常复苏会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让中国企业本来微薄的国际利润还要大打折扣。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国内需求,扶助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上,忍受正常发展所带来的缓慢复苏之痛,让国内经济恢复抵抗力,让世界经济正常经历一阵衰退后正常止跌回升。患者初烧,岂有立马消炎之理?即使快愈,焉能躲得过下次?
2008年9月爆发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开了8次有影响的首脑会议。中国是唯一能够参加全部8次峰会的国家。中国经济未来的升势任何力量也挡不住。中国不怕危机,也不怕复苏,就怕非正常复苏。▲(作者是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