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山炮台随想
2009-08-06徐京星
金山 2009年6期
徐京星
滚滚长江东去,一山障流而立。沿中国名城镇江顺流而下30公里处,江南名山——圌山便赫然在目。在我部营房区之中,有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圌山古炮台遗址。炮台是由黄沙、石灰、黄土及糯米汁浇筑夯实而成,非常坚固,可与钢筋混凝土媲美。我作为一名守卫在此的军人,每当从古炮台遗址前走过,岂止只是和它一次又一次地亲切重逢,更多的时候则是心潮起伏,遐思浮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们美好的山河尽在英军铁蹄的蹂躏之下。圌山炮台守军将士为了保卫国土、保卫镇江,在此进行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保卫战。1842年7月,英军9艘军舰驶进圌山关,遭到圌山炮台80余名守军的当头炮击,敌舰遭到重创,被迫退回三江营。至此,作为保卫镇江外围战的圌山炮台便成了镇江军民抗击外敌英勇顽强精神的象征。恩格斯曾这样高度评价:如果中国都如镇江人民一样英勇顽强抗击英军,英军肯定到不了南京。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贫穷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
弹指一挥间,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如今的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随着香港的回归,那段屈辱历史的痕迹已不复存在,汶川地震的万众一心,举办奥运的众志成城,这一切都在说明,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再是一只睡狮,而是屹立在东方的一条腾飞的巨龙。
突然,一个问题跃入我的脑际。过去,我们靠炮台守卫江防和海防,可炮台已成为了历史的遗迹;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守卫18000余海里的海岸线呢?我寻思着……我们一定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不能让历史重演,我们一定要立足岗位,牢记宗旨,不辱使命,不能让母亲哭泣,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繁荣富强和国防安全而奉献牺牲。做到时刻打得赢,永远不变质。
(作者单位:73855部队)